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34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8
提供能够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碰撞能量吸收装置(10)安装于车辆,吸收碰撞能量,其中,具备加压构件(30)、吸收构件(40)及引导所述加压构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21c),在所述吸收构件形成有供由所述引导部引导而移动的所述加压构件进入的孔(43),在碰撞时,所述加压构件由所述引导部引导,通过该加压构件的前端部一边剪切形成于所述吸收构件的所述孔的内壁一边向所述孔进入而吸收碰撞能量。内壁一边向所述孔进入而吸收碰撞能量。内壁一边向所述孔进入而吸收碰撞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尤其涉及能够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不提高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而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为目的,通过在矩形的钢制筒体(外筒)的内表面设置截面帽形的加强板而具有形成于与该内表面之间的比矩形的钢制筒体小径的中空部(内筒)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碰撞吸能盒)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1

631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在碰撞能量吸收装置中,渴望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20段),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中,存在无法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这一课题。图17是专利文献1的图14,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的载荷位移曲线。
[0004]参照图17可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中,无法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参照图17中的本专利技术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安装于车辆,吸收碰撞能量,其中,具备加压构件、吸收构件及引导所述加压构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在所述吸收构件形成有供由所述引导部引导而移动的所述加压构件进入的孔,在碰撞时,所述加压构件由所述引导部引导,通过该加压构件的前端部一边剪切形成于所述吸收构件的所述孔的内壁一边向所述孔进入而吸收碰撞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还具备调芯构件,所述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调芯构件与所述加压构件之间,所述加压构件的直径被设定为比所述孔的直径大,以使得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吸收构件中的所述孔的周围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所述引导部是设置于所述调芯构件的引导棒,在所述加压构件形成有供所述引导棒嵌合的引导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所述引导部是设置于所述加压构件的引导棒,在所述调芯构件形成有供所述引导棒嵌合的引导孔。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松浩一黑住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