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3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包括有雾化装置主体和可装配式设置于雾化装置主体的雾化芯;雾化装置主体具有储液腔、出气口及第一组装位,储液腔对应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供液端,供液端密封有可刺破或可撕除或可拆卸的密封部;雾化芯具有进液位,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并,刺破或撕除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如此,端密封有密封部,方便仓储及运输,而将雾化芯装配于组装口处时,刺破或撕除或拆卸的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如此,避免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导致液体外溢,同时,避免储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利于液体存放保质,确保使用口感。确保使用口感。确保使用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主要但不局限应用于电子烟、医疗雾化器械等。

技术介绍

[0002]以电子烟为例,其主要包括有油杯组件和雾化装置,在油杯组件内具有用来容纳烟油的烟油腔,雾化装置安装在油杯组件上;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容易导致液体外溢,尤其是生产产品地区与终端产品销售地区距离远、气候相差大时,往往会出现注体漏出的现象,给商家、消费者均带来负面影响。且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影响保质期及产品性能。
[0003]后来,也出现了油杯组件和雾化装置装配式设置的产品,其利用弹性件及密封片将油杯组件的出液端封住,组装吸嘴时,向下推开密封片使液体与雾化装置连通。该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对油杯组件形成密封,但是,对于气压变化大的情形而言,仍存在弹性件变形、密封片被推开的现象,液体外漏难以避免。还有,该种产品结构,较为复杂,依赖于弹性件对密封片形成抵压,受限于弹性件的疲劳性,导致产品可靠性不理想。
[0004]以及,目前全球常用的电子烟雾化芯有两种:1.棉花芯外绕发热丝或发热片。 2、多孔陶瓷底部加发热片或印刷发热电路。以上两种结构都会出现渗(漏)液、炸液、冷凝的情况。因为:1、渗出来用于雾化的液体没有专门的容纳结构导致当有多余渗出来的液体时容易外流;2、发热面积太小造成加热不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位置引起炸液,且,做不了大功率雾化,影响雾化效率。3、加热不均导致高温位置的雾气温度过高,当高温的雾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气道壁时容易凝结成液体黏结在气道壁上。当渗(漏)液、炸液、冷凝到了一定量时,这些液体便会外泄影响外观、影响使用,更有可能直接进入用户口腔,影响产品体验感,特别是棉花芯外绕发热丝或发热片的结构容易烧糊,造成有异味;多孔陶瓷芯强度不好,极易掉渣、掉灰,细小粉末有可能随烟雾吸入人体肺部,给人体肺部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0005]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避免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导致液体外溢,同时,避免储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利于液体存放保质,确保使用口感。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包括有雾化装置主体和可装配式设置于雾化装置主体的雾化芯;其中:
[0009]所述雾化装置主体具有储液腔、出气口及第一组装位,所述储液腔对应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供液端,所述供液端密封有可刺破或可撕除或可拆卸的密封部;
[0010]所述雾化芯具有进液位,所述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并,刺破或撕除或拆卸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软胶接头,所述软胶接头内具有供液通道,且软胶接头成型时一体连接有软胶膜封住该供液通道;当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时,刺破软胶膜打开供液通道以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有可拆卸式组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具有上壳和组装于上壳下端的连接座,所述储液腔、出气口设置于上壳,所述软胶接头组装于连接座,所述第一组装位形成于软胶接头下侧;所述上壳具有第二组装位;
[0013]所述第二模块具有前述的雾化芯;
[0014]所述第三模块具有下壳和装设于下壳内的电源、控制板,所述第三模块装配于第二组装位,且,包围式遮住第二模块。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过液孔连通储液腔与供液端。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具有一体连接的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的上端连接成一体,内壳的通道作为出气道与出气口连通,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环绕式储液腔,所述连接座装设于储液腔下端。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芯的进液位向上凸设有导液柱,组装雾化芯时,导液柱伸入供液通道内;
[0018]或者,所述雾化芯的进液位向上凸设有导液柱,组装雾化芯时,导液柱刺破软胶膜挤入供液通道内,导液柱的外侧面与供液通道内侧面密封接触。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具有连通过液孔的第一筒部,所述软胶接头具有第二筒部伸入第一筒部内。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胶接头的下端延伸有环形壁以用于围设形成第一组装位,所述雾化芯的周侧密封接触于环形壁的内侧。
[00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芯包括有杯体和锁液板;所述杯体具有底壁和连接于底壁周侧的周侧壁,所述底壁和周侧壁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上端开口;所述锁液板为多孔材料,其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上端开口处或者周侧壁设置有进液位,所述进液位将液体送入锁液板或/和容纳腔内;所述杯体的周侧密封接触于环形壁的内侧。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胶接头一体连接有雾化芯固定胶件,所述雾化芯固定胶件的底部设置有雾化芯固定位,所述雾化芯紧嵌于雾化芯固定位;所述雾化芯固定胶件通过连接臂可上下翻折式连接于软胶接头;第一状态时,所述雾化芯固定胶件向上翻折定位于胶接头下侧;第二状态时,所述雾化芯固定胶件向下翻折从胶接头下侧脱出;第三状态时,所述雾化芯固定胶件向下翻折从胶接头下侧脱出,剪断连接臂,雾化芯从雾化芯固定胶件上取出并装入第一组装位。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供液端密封有可刺破或可撕除的密封部,方便仓储及运输,而将雾化芯装配于组装口处时,刺破或撕除的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如此,避免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或者温度变化变化引起储液腔与外界空气产生压力差导致液体外溢,同时,完全杜绝了储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
气中的水分,有利于液体存放保质,确保使用口感;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
[0024]其次是,设置软胶接头成型时一体连接有软胶膜封住该供液通道,当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时,刺破软胶膜打开供液通道以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制作简单,确保雾化芯组装密封性,同时,装配操作简捷方便,实用性强;
[0025]再者是,整个雾化装置设计为三个可装配式的模块,结构设计巧妙,后续消费者装配时操作简单,组装定位稳固,密封性好,产品更加可靠;
[0026]以及,对雾化芯改进设计,通过杯体和锁液板的结合,使其兼具锁液、吸附多余渗出来的液体、容纳多余渗出来的液体、容纳冷凝液、加热均匀等多种功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漏液、炸液、加热不均、异味等问题。
[002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雾化装置主体和可装配式设置于雾化装置主体的雾化芯;其中:所述雾化装置主体具有储液腔、出气口及第一组装位,所述储液腔对应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供液端,所述供液端密封有可刺破或可撕除或可拆卸的密封部;所述雾化芯具有进液位,所述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并,刺破或撕除或拆卸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软胶接头,所述软胶接头内具有供液通道,且软胶接头成型时一体连接有软胶膜封住该供液通道;当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时,刺破软胶膜打开供液通道以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有可拆卸式组装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具有上壳和组装于上壳下端的连接座,所述储液腔、出气口设置于上壳,所述软胶接头组装于连接座,所述第一组装位形成于软胶接头下侧;所述上壳具有第二组装位;所述第二模块具有前述的雾化芯;所述第三模块具有下壳和装设于下壳内的电源、控制板,所述第三模块装配于第二组装位,且,包围式遮住第二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过液孔连通储液腔与供液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具有一体连接的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的上端连接成一体,内壳的通道作为出气道与出气口连通,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环绕式储液腔,所述连接座装设于储液腔下端。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