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13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在老化过程中在其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温度差不会急剧增加,由此防止了由于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的热膨胀率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对PDP的破坏。该PDP包括:透明的前衬底;与该前衬底相平行设置的后衬底;由设置在该前衬底和后衬底之间的阻挡肋所限定的发光单元;在整个发光单元上延伸的设置成一排的寻址电极;覆盖该寻址电极的后介电层;维持电极对,其中每个维持电极对包括X电极和Y电极,它们延伸,与寻址电极相交叉并且相互平行;覆盖该维持电极对的前介电层;设置在发光单元中的荧光层;以及在发光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短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长连接端子的Y电极,另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长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短连接端子的Y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显示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该前面板和后面板在由虚(virtual)第一边界限定的区域内彼此重叠。虚第二边界存在于该第一边界内,并且该第二边界划分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在该显示区域中,设置了发光单元,在每个发光单元上设置的寻址电极(未示出)和Y电极之间的寻址放电确定该发光单元是否发光。在其上发生寻址放电的发光单元由X电极和Y电极之间的维持放电而发光。已制造的PDP经过预定的老化过程。在该老化过程中,在PDP上的所有发光单元发光持续预定时间。通过该老化过程稳定了该发光单元的发光特性,即形成保护层的MgO膜被激发,稳定了放电气体的放电特性,并且可以除去荧光层中所包括的杂质。传统PDP的老化过程如下所示。设置在前面板左侧连接部分上的所有Y电极的连接端子由左侧导电网格(mesh)覆盖,通过按压件按压该左侧导电网格,该按压件包括与Y电极的连接端子相对的弹性件。此外,设置在前面板右侧连接部分上的所有X电极的连接端子由右侧导电网格所覆盖,通过按压件按压该右侧导电网格,该按压件包括与X电极的连接端子相对的弹性件。由此,Y电极的连接端子通过左侧导电网格相互电连接,X电极的连接端子通过右侧导电网格相互电连接。当将电压VY和VX施加至处于上述状态的左侧导电网格和右侧导电网格时,在所有发光单元的X电极和Y电极之间发生放电,并且进行老化过程。可是,如果如上所述所有发光单元同时进行老化过程,那么由于等离子体放电所产生的热量会使该显示区域的温度上升。由于在周边区域上没有设置发光单元,该周边区域的温度不会上升,并且显示区域的热量不会迅速传递到该周边区域,因此在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存在温度差。如果该温度差变大,由于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的热膨胀率之间的差异就可能使PDP损坏。最近,为了提高PDP的发光亮度,增加了放电气体中所包括的Xe的量,可是,当Xe的量变大时,上述问题变得更糟。因此,迫切需要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在该等离子体显示板中,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在老化过程中不会迅速增加,防止了由于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的热膨胀率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对PDP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其容易制造和实现,并且提高了效率,还仍具有热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其包括透明的前衬底、与该前衬底相平行设置的后衬底、由设置在该前衬底和后衬底之间的阻挡肋所限定的发光单元、在整个发光单元上延伸的设置成一排的寻址电极、覆盖该寻址电极的后介电层、维持电极对、覆盖该维持电极对的前介电层、设置在发光单元中的荧光层、在发光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其中每个维持电极对包括X电极和Y电极,它们延伸,与寻址电极相交叉并且相互平行。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短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长连接端子的Y电极,另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长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短连接端子的Y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包括具有短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长连接端子的Y电极的维持电极对与包括具有长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短连接端子的Y电极的维持电极对交替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包括具有短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长连接端子的Y电极的维持电极对形成组1,包括具有长连接端子的X电极以及具有短连接端子的Y电极的维持电极对形成组2,组1和组2交替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X电极的长连接端子比X电极的短连接端子长5mm~20mm(毫米),Y电极的长连接端子比Y电极的短连接端子长5mm~20mm(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寻址电极设置在后衬底和后介电层之间,阻挡肋设置在后介电层上,维持电极对设置在前衬底和前介电层之间,保护层覆盖该前介电层。附图说明结合附图考虑,参考下列详细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完全的评价及其许多优点将会显而易见,同时也会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图1是示出传统等离子显示板(PDP)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在老化过程中施加在X电极和Y电极上的电压的波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PDP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PDP的显示区域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以及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图1所示的传统等离子显示板(PDP)包括前面板6和后面板5。前面板6和后面板5在由虚(virtual)第一边界7a所限定的区域内彼此重叠。虚第二边界7b存在于第一边界7a内,并且该第二边界7b划分显示区域7d和周边区域7c。在该显示区域7d中,设置了发光单元,设置在每个发光单元上的寻址电极(未示出)和Y电极之间的寻址放电确定该发光单元是否发光。在其上发生寻址放电的发光单元通过X电极和Y电极之间的维持放电而发光。已制造的PDP经过预定的老化过程。在该老化过程中,在PDP上的所有发光单元发光持续预定时间。通过该老化过程稳定了该发光单元的发光特性,即形成保护层的MgO膜被激发,稳定了放电气体的放电特性,并且可以除去荧光层中所包括的杂质。图1示出传统PDP的老化过程。设置在前面板左侧连接部分6a上的所有Y电极的连接端子1由左侧导电网格(mesh)3a覆盖,通过按压件4按压该左侧导电网格3a,该按压件4包括与Y电极的连接端子1相对的弹性件4a。此外,设置在前面板6右侧连接部分6b上的所有X电极的连接端子2由右侧导电网格3b所覆盖,通过按压件4按压该右侧导电网格3b,该按压件4包括与X电极的连接端子2相对的弹性件4a。由此,Y电极的连接端子1通过左侧导电网格3a相互电连接,X电极的连接端子2通过右侧导电网格3b相互电连接。当将如图2所示的电压VY和VX施加至处于上述状态的左侧导电网格3a和右侧导电网格3b时,在所有发光单元的X电极和Y电极之间发生放电,并且进行老化过程。在图2中,V表示电压,T表示时间,Vg表示在老化过程中施加的电压。可是,如果如上所述所有发光单元同时进行老化过程,那么由于等离子体放电所产生的热量会使该显示区域7d的温度上升。由于在周边区域7c上没有设置发光单元,该周边区域7c的温度不会上升,并且显示区域7d的热量不会迅速传递到该周边区域7c,因此在显示区域7d和周边区域7c之间存在温度差。如果该温度差变大,由于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的热膨胀率之间的差异就可能使PDP损坏。最近,为了提高PDP的发光亮度,增加了放电气体中所包括的Xe的量,可是,当Xe的量变大时,上述问题变得更糟。因此,迫切需要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参考图3至图5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进行描述。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PDP,该PDP包括前面板16和后面板15。前面板16和后面板15在由虚(vitrual)第一边界17a所限定的区域内彼此重叠。虚第二边界17b存在于第一边界17a内,并且该第二边界17b对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17d和周边区域17c进行划分。此后将要描述的寻址电极的连接端子设置在第一边界17a的外部上的上部连接部分15a和/或下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透明的前衬底;与所述前衬底平行设置的后衬底;由设置在所述前衬底和所述后衬底之间的阻挡肋所限定的发光单元;在整个所述发光单元上延伸的设置成一排的寻址电极;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后介 电层;维持电极对,其中每个所述维持电极对包括X电极和Y电极,它们延伸,与所述寻址电极相交叉并且相互平行;覆盖所述维持电极对的前介电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中的荧光层;以及在所述发光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 其中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短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具有长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另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长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具有短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4-16 26203/04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透明的前衬底;与所述前衬底平行设置的后衬底;由设置在所述前衬底和所述后衬底之间的阻挡肋所限定的发光单元;在整个所述发光单元上延伸的设置成一排的寻址电极;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后介电层;维持电极对,其中每个所述维持电极对包括X电极和Y电极,它们延伸,与所述寻址电极相交叉并且相互平行;覆盖所述维持电极对的前介电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中的荧光层;以及在所述发光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其中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短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具有长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另一些维持电极对包括具有长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具有短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包括含短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含长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的所述维持电极对与包括含长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含短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的所述维持电极对交替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包括含短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含长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的所述维持电极对形成第一组,包括含长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含短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的所述维持电极对形成第二组,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替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X电极的所述长连接端子比所述X电极的所述短连接端子长5毫米至20毫米,所述Y电极的所述长连接端子比所述Y电极的所述短连接端子长5毫米至20毫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寻址电极设置在所述后衬底和所述后介电层之间,所述阻挡肋设置在所述后介电层上,所述维持电极对设置在所述前衬底和所述前介电层之间,保护层覆盖所述前介电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包括含短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含长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的所述维持电极对与包括含长连接端子的所述X电极以及含短连接端子的所述Y电极的所述维持电极对以一定图形排列成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分别包括彼此朝着对方突出的导电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由不会与从荧光体向所述前衬底发出的光相干涉的某种导电透明材料构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某个X电极的连接端子比相邻的X电极的连接端子相对更长或更短,并且某个Y电极的连接端子比相邻的Y电极的连接端子相对更长或更短。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长和短连接端子排列形成具有适于某些维持电极对长度的一定图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长和短连接端子是不规则地设置的,并且不是使每个所述长连接端子与彼此相邻的所述短连接端子交替。1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前衬底;与所述前衬底相对排列的后衬底;由排列在所述前衬底和所述后衬底之间的阻挡肋所限定的发光单元;在整个所述发光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宰翊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