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NMOSLDO的buffer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07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动态偏置电路以及电流负反馈环路三个电路组合在一起,在功率管栅极处单独设置一个电流负反馈环路,其可以第一时间对功率管栅极电压进行调节,并且创新的使用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和电流动态偏置电路为功率管栅极充电,使得在保证低静态电流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优化瞬态响应。够最大程度优化瞬态响应。够最大程度优化瞬态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容LDO电路
,尤其涉及高瞬态响应的用于NMOS LDO的buffer 电路。

技术介绍

[0002]LDO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含误差放大器OP,功率调整管MP,反馈电阻R1,R2,参考电压Vref等。运放通过负反馈连接使得输出电压维持在Vref。但常用的无容LDO电路,较难满足瞬态响应,为减小输出电压纹波多采用高带宽放大器,以提高环路增益,从而使得输出电压恢复较快,而这便要求较大的静态电流,即难以实现低功耗,而且提高了频率补偿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其目的在于解决在保证低功耗的基础上,无片外电容LDO在负载电流快速变化时,输出电压无法快速恢复,并且频率补偿较为困难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该电路的偏置电压VBP由第六PMOS管M11栅极接入,第六PMOS管M11的源极连接到电源VDD,第六PMOS管M11的漏极与第六NMOS管M10的漏极连接,第六NMOS管M10的源极接地GND,第六NMOS管M10的栅极和第六NMOS管M10的漏极连接,第六NMOS管M10的栅极与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连接,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与电源VDD、输出端口VOUT、第二端口V1D2、电流动态偏置电路、电流负反馈环路和地GND连接,电流动态偏置电路与电源VDD、输出端口VOUT、电容C1、电流负反馈环路和地GND连接,其中电流动态偏置电路的第七NMOS管MP栅极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 的另一端接地GND;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和电流动态偏置电路用于为第七NMOS管MP 栅极充电,电流负反馈环路用于第一时间对第七NMOS管MP栅极电压进行调节。
[0007]进一步的,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包括第四PMOS管M5、第五PMOS管M6、第三NMOS 管M7、第四NMOS管M8、第五NMOS管M9和第六NMOS管M10,第五NMOS管M9的栅极和第六 NMOS管M10的栅极相连,第五NMOS管M9和第六NMOS管M10的源极并联到地GND,第五NMOS 管M9的漏极与第三NMOS管M7的源极和第四NMOS管M8的源极连接,第三NMOS管M7的栅极与第二端口V1D2连接,第三NMOS管M7的漏极与第五PMOS管M6的漏极连接,第五PMOS管M6的栅极和第五PMOS管M6的漏极连接,第四PMOS管M5的栅极接到第五PMOS管M6的栅极,第四PMOS管M5和第五PMOS管M6的源极并联到电源VDD,第四PMOS管M5的漏极IB2接到第七NMOS管MP的栅极,第四NMOS管M8的栅极接到输出端口VOUT,第四NMOS管M8的漏极接电源VDD。
[0008]进一步的,电流动态偏置电路包括第七NMOS管MP、第八NMOS管MPP、第二PMOS管M3 和第三PMOS管M4,第七NMOS管MP的栅极与第八NMOS管MPP的栅极相连,第七NMOS管MP 的源
极与第八NMOS管MPP的源极接输出端口VOUT,第七NMOS管MP的漏极接电源VDD,第八 NMOS管MPP的漏极与第二PMOS管M3的漏极连接,第二PMOS管M3的栅极与漏极相连,第三 PMOS管M4的栅极接第二PMOS管M3的栅极,第二PMOS管M3和第三PMOS管M4的源极同时接电源VDD,第三PMOS管M4的漏极IB1接到第七NMOS管MP的栅极。
[0009]进一步的,电流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一PMOS管M0、第一NMOS管M1和第二NMOS管M2,第一PMOS管M0的栅极通过第一端口VIN与误差放大器OP模块3连接,第一PMOS管M0的源极接输出端口VOUT,第一PMOS管M0的漏极与第一NMOS管M1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管M1的漏极与第一N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栅极与第一NMOS管M1栅极相连,第一NMOS管M1和第二NMOS管M2的源极同时接地GND,第二NMOS管M2的漏极与第七NMOS管 MP的栅极相连。
[0010]进一步的,第一PMOS管M0的W/L=10um/300nm,m=1;第一NMOS管M1的W/L=2um/350nm, m=10;第二NMOS管M2的W/L=2um/350nm,m=2;第二PMOS管M3的W/L=10um/300nm,m=3;第三PMOS管M4的W/L=10um/300nm,m=1;第四PMOS管M5的W/L=5um/3um,m=5;第五PMOS 管M6的W/L=5um/3um,m=1;第三NMOS管M7的W/L=20um/1um,m=2;第四NMOS管M8的 W/L=20um/1um,m=2;第五NMOS管M9的W/L=8um/5um,m=2;第六NMOS管M10的W/L=8um/5um, m=1;第七NMOS管MP的W/L=100um/350nm,m=100。
[0011]进一步的,电容C1的电容值为50pF。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将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动态偏置电路以及电流负反馈环路三个电路组合在一起,为了提高瞬态响应,在功率管栅极处单独设置一个电流负反馈环路,其可以第一时间对功率管栅极电压进行调节,并且创新的使用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和电流动态偏置电路为功率管栅极充电,使得在保证低静态电流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优化瞬态响应。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基本LDO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LDO电路整体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高瞬态响应的buffer电路;
[0017]图4为sigmoid电流函数;
[0018]图5为buffer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0019]图6为静态电流仿真结果;
[0020]图7为恢复时间和输出电压下冲仿真;
[0021]图中标注:1、带隙电压源BG

V模块,2、带隙电流源BG

I模块,3、误差放大器OP模块,4、 NBUF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更详细的说明本技术。
[0023]本技术基于TSMC 130工艺设计了一种高瞬态响应的低功耗无容LDO,其以NMOS 作为功率管,内部包括带隙基准电压源,电流源,误差放大器,Buffer电路。
[0024]图2为使用本技术的buffer电路的LDO架构,NBUF模块为本技术的电路,
具体连接方式为:
[0025]带隙电压源BG

V模块1的VDD端口、带隙电流源BG

I模块2的VDD端口、误差放大器 OP模块3的VDD端口和NBUF模块4的电源VDD并联连接;
[0026]带隙电压源BG...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的偏置电压(VBP)由第六PMOS管(M11)栅极接入,第六PMOS管(M11)的源极连接到电源(VDD),第六PMOS管(M11)的漏极与第六NMOS管(M10)的漏极连接,第六NMOS管(M10)的源极接地(GND),第六NMOS管(M10)的栅极和第六NMOS管(M10)的漏极连接,第六NMOS管(M10)的栅极与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连接,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与电源(VDD)、输出端口(VOUT)、第二端口(V1D2)、电流动态偏置电路、电流负反馈环路和地(GND)连接,电流动态偏置电路与电源(VDD)、输出端口(VOUT)、电容(C1)、电流负反馈环路和地(GND)连接,其中电流动态偏置电路的第七NMOS管(MP)栅极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和电流动态偏置电路用于为第七NMOS管(MP)栅极充电,电流负反馈环路用于对第七NMOS管(MP)栅极电压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sigmoid函数型电流产生电路包括第四PMOS管(M5)、第五PMOS管(M6)、第三NMOS管(M7)、第四NMOS管(M8)、第五NMOS管(M9)和第六NMOS管(M10),第五NMOS管(M9)的栅极和第六NMOS管(M10)的栅极相连,第五NMOS管(M9)和第六NMOS管(M10)的源极并联到地(GND),第五NMOS管(M9)的漏极与第三NMOS管(M7)的源极和第四NMOS管(M8)的源极连接,第三NMOS管(M7)的栅极与第二端口(V1D2)连接,第三NMOS管(M7)的漏极与第五PMOS管(M6)的漏极连接,第五PMOS管(M6)的栅极和第五PMOS管(M6)的漏极连接,第四PMOS管(M5)的栅极接到第五PMOS管(M6)的栅极,第四PMOS管(M5)和第五PMOS管(M6)的源极并联到电源(VDD),第四PMOS管(M5)的漏极(IB2)接到第七NMOS管(MP)的栅极,第四NMOS管(M8)的栅极接到输出端口(VOUT),第四NMOS管(M8)的漏极接电源(VD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NMOS LDO的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流动态偏置电路包括第七NMOS管(MP)、第八NMOS管(MPP)、第二PMOS管(M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晓宁孙益沅张圣才李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