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03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防胀厢体包括底板组件、顶板组件及设置于底板组件和所述组件之间的主体部,主体部上安装有厢门组件;主体部包括多个厢板,同一平面内相邻两个厢板之间通过防胀加强梁连接;防胀加强梁的一侧设有与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内凹陷的梯形插槽结构,另一侧设有与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外凸出的插接凸起结构;防胀加强梁一侧的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梯形插槽结构相适配的凸起,防胀加强梁另一侧的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插接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制造和组装;而且强度高、可有效避免出现厢体变形或胀裂现象。可有效避免出现厢体变形或胀裂现象。可有效避免出现厢体变形或胀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


[0001]本技术属于厢式运输车
,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厢式运输车的插接板式厢体通常由顶板、主体部、底板和安装在主体部上的厢门组成;其中主体部由左厢板、右厢板、前厢板组成,每个厢板包括多个插接板通过凹凸结构(插接板上的凹槽和插接板上的凸起)依次插接形成;这种插接板式厢体虽然容易制造、便于组装且可降低成本;但是两个插接板凹凸连接处的强度较低;当运输车辆处于满载或装载异形、坚硬、散装货物时,特别是在运输程中受道路状况引起的巨大颠簸或者转弯离心力较大情况时,厢体侧向受力导致厢体结构强度受损,当超过厢体结构强度及疲劳极限,随即引发厢体变形甚至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不仅便于制造和组装;而且强度高、可有效避免出现厢体变形或胀裂现象。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所述防胀厢体包括底板组件、顶板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安装有厢门组件;所述主体部包括多个厢板,同一平面内相邻两个所述厢板之间通过防胀加强梁连接;
[0005]所述防胀加强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内凹陷的梯形插槽结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外凸出的插接凸起结构;所述防胀加强梁一侧的所述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所述梯形插槽结构相适配插接的凸起,所述防胀加强梁另一侧的所述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所述插接凸起结构相适配插接的凹槽。
[0006]进一步,所述防胀加强梁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防胀板和第二防胀板,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厢板厚度相适配;
[0007]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之间夹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所述第二隔断、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围成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插接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断上,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围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梯形插槽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断上。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防胀板为弧面板,所述第一防胀板为平面板;由所述第二防胀板沿插接方向的两端向中部、所述第二防胀板与所述第一防胀板的距离逐渐缩增大。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防胀板沿插接方向的两端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抵接凸台,所述第一防胀板沿插接方向的两端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凸起。
[0010]进一步,所述梯形插槽结构的槽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部连接;所述插接凸起结构呈中空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防胀板、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和所述梯形插槽结构的一槽侧壁围成的空腔内设置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二防胀板、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和所述梯形插槽结构的另一槽侧壁围成的空腔内设置第二加强筋板;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板。
[0012]进一步,位于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厢板之间设置有F型连接板;一所述厢板插装在所述F型连接板的开口内,另一所述厢板与所述F型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板和多个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的F型连接板;所述F型连接板的开口朝下,所述厢板和所述防胀加强梁的顶端均插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F型连接板的开口内。
[0014]进一步,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多个U型连接板;所述厢板和所述防胀加强梁的底端均插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U型连接板的开口内。
[0015]进一步,所述防胀厢体的拐角处分别设有弧形挡板。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的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其主体部包括多个厢板,同一平面内相邻两个厢板之间通过防胀加强梁连接;防胀加强梁的一侧设有与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内凹陷的梯形插槽结构,另一侧设有与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外凸出的插接凸起结构;防胀加强梁一侧的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梯形插槽结构相适配的凸起,防胀加强梁另一侧的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插接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凹槽。
[0018]其中,利用防胀加强梁梯形插槽结构和插接凸起结构实现相邻两个厢板之间的快速便携插接;且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与厢板厚度相适配,那么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个槽侧壁不仅可对厢板的插接起到导向作用,还起到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厢板沿厚度方向上的变形和胀裂,提高了两厢板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个厢体的强度。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便于制造和组装;而且强度高、可有效避免出现厢体变形或胀裂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22]图3是图2中主体部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4是图2中防胀加强梁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厢板与防胀加强梁连接位置的剖视图;
[0025]图6是防胀加强梁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部分主体部与底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8是相邻厢板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0028]图中:1

底板组件,11

底板,12

U型连接板,2

顶板组件,21

顶板,3

主体部,31

厢板,311

凸起,312

凹槽,32

防胀加强梁,321

第一防胀板,3211

限位凸起,322

第二防胀板,3221

抵接凸台,323

第一隔断,324

第二隔断,325

第一安装槽,326

梯形插槽结构,327

第二安装槽,328

插接凸起结构,4

侧门框结构,5

第一加强筋板,6

第二加强筋板,7

第三加强筋板,8

F型连接板,9

弧形挡板,a

胶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由图1至图3共同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所述防胀厢体包括底板组件、顶板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安装有厢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多个厢板,同一平面内相邻两个所述厢板之间通过防胀加强梁连接;所述防胀加强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内凹陷的梯形插槽结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厢板厚度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向外凸出的插接凸起结构;所述防胀加强梁一侧的所述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所述梯形插槽结构相适配插接的凸起,所述防胀加强梁另一侧的所述厢板上至少设有与所述插接凸起结构相适配插接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胀加强梁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防胀板和第二防胀板,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厢板厚度相适配;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之间夹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所述第二隔断、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围成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插接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断上,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防胀板和所述第二防胀板围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梯形插槽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断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胀板为弧面板,所述第一防胀板为平面板;由所述第二防胀板沿插接方向的两端向中部、所述第二防胀板与所述第一防胀板的距离逐渐缩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强型厢式运输车防胀厢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王兵刘江白文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唐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