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04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快速高效的完成同层厢式模块间的连接的技术问题。该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钢承板和连接板,钢承板预埋在模块化建筑顶部的四个角上,模块化建筑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连接槽,钢承板的顶面与连接槽的底面持平;钢承板为三面体结构,钢承板的第一面与连接槽的底面持平,钢承板的第二面与模块化建筑顶板的侧面持平,钢承板的第三面伸入模块化建筑的墙体中;相邻的模块化建筑的四个角上的钢承板均与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实现同层连接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效实现同层连接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效实现同层连接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厢式模块化建筑是将整体浇筑成型的钟罩形五面体结构在工厂进行加工,形成独立厢式模块后运送至现场,模块间采用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组装成整体结构的建筑单体。
[0003]根据模块化结构体系受力性能、连接节点的特点,在模块间连接结构的设计和构造上,应满足耐久性要求,保证模块间的连续性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性和延性,以及良好的抗风、抗震和抗偶然荷载的能力,并避免结构体系出现连续倒塌。
[0004]采用螺栓、焊接等没有湿作业的连接方式称为干法连接。干法连接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应用得非常普遍。干法连接施工快、造价低,比现浇混凝土的湿作业连接有很大的优势。
[0005]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厢式模块化建筑中,缺少一种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同层厢式模块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快速高效的完成同层厢式模块间的连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钢承板和连接板,所述钢承板预埋在模块化建筑顶部的四个角上,模块化建筑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钢承板的顶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面持平;
[0009]所述钢承板为三面体结构,所述钢承板的第一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面持平,所述钢承板的第二面与所述模块化建筑顶板的侧面持平,所述钢承板的第三面伸入所述模块化建筑的墙体中;
[0010]相邻的模块化建筑的四个角上的所述钢承板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11]进一步地,连接板与所述钢承板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钢承板上设置有螺栓套筒,所述螺栓套筒与所述钢承板均预埋在模块化建筑内,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套筒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钢板,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栓套筒相对应。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0015]进一步地,所述钢承板的第三面与所述模块化建筑顶板的侧边距离为 50mm,所述钢承板的第三面预埋入所述模块化建筑的深度为250mm。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钢承板的底部还设置有钩状结构的锚固件。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为“L”型结构。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深度为12mm,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12mm。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槽上还设置有橡胶塞。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通过在模块化建筑上预埋有钢承板,通过连接板将若干个相邻的模块化建筑的相邻的角进行连接,以使同层的模块话建筑之间实现高效快速的装配连接;钢承板采用三面体结构,提高钢承板的锚固力,增加连接牢固性,其次,钢承板还能够对模块化建筑的外围边角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磕碰;另外,若干个模块化建筑连接成整体,还起到传递消耗部分地震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钢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6]图中100、钢承板;200、连接槽;300、锚固件;400、钢板;500、螺栓套筒;6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4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

























前端



后端



头部



尾部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等仅用于描述
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承板和连接板,所述钢承板预埋在模块化建筑顶部的四个角上,模块化建筑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钢承板的顶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面持平;所述钢承板为三面体结构,所述钢承板的第一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面持平,所述钢承板的第二面与所述模块化建筑顶板的侧面持平,所述钢承板的第三面伸入所述模块化建筑的墙体中;相邻的模块化建筑的四个角上的所述钢承板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与所述钢承板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承板上设置有螺栓套筒,所述螺栓套筒与所述钢承板均预埋在模块化建筑内,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套筒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翔王海洋郝赫尹聪张利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