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65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止放电电极的端子部分存在缺陷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彼此分开且彼此面对的基板;插置在所述对基板之间且包括与所述对基板一起隔开放电室的障肋部分和被布置在所述板片边缘的介电部分的板片;包括被布置在障肋部分内且适于进行放电的放电部分、与介电部分相接触且厚度为0.5-2微米且彼此分开的端子部分、以及将放电部分连接至端子部分的连接部分的放电电极;包括接触端子部分且彼此分开的导线的信号传输元件;被布置在放电室内的荧光体层;和被包含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放电电极的端子部分中产生缺陷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已取代了常规阴极射线管(CRTs)并且利用可见光射线显示出所需图像,所述可见光射线是通过密封放电气体并且在两块其上形成有多个电极的基板之间施加放电电压从而产生激发真空紫外射线以预定图案所照射到的荧光体的真空紫外射线而产生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彼此面对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插置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的多个放电电极和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工作的电路基板。放电电极包括多个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和多个维持放电的维持电极。每个放电电极经由信号传输元件被电连接至电路基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放电电极中的寻址电极形成在后基板上且包括放电部分、连接部分和端子部分。端子部分被电连接至构成信号传输元件的多条导线中的每一条导线。如果电路基板产生电信号,那么电信号就经由信号传输元件、端子部分和连接部分被传送至放电部分并且与用作维持电极中的扫描电极的放电电极一起产生寻址放电。由于端子部分被连接至构成信号传输元件的每一条导线,因此位于端子部分之间的间隙比位于放电部分之间的间隙更窄。然而,在这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放电部分、连接部分和端子部分由同一种材料制成并且端子部分的厚度几乎等于放电部分和连接部分的厚度。由于在端子部分之间存在电极迁移和杂质迁移以及其它物质,因此这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端子部分通常会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在放电电极的端子部分中产生缺陷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彼此分开且彼此面对的基板;插置在所述对基板之间且包括与所述对基板一起隔开放电室的障肋部分和被布置在所述板片边缘的介电部分的板片;包括被布置在障肋部分内且适于进行放电的放电部分、与介电部分相接触且厚度为0.5-2微米且彼此分开的端子部分、以及将放电部分连接至端子部分的连接部分的放电电极;包括接触端子部分且彼此分开的导线的信号传输元件;被布置在放电室内的荧光体层;和被包含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所述放电部分优选围绕至少部分放电室。所述放电部分优选是条带形的。所述端子部分中优选包含与放电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所述端子部分中优选包含与连接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所述端子部分中优选包含从包括Cr/Cu/Cr、Ag、Cu和Al的材料组中选取的一种材料。所述端子部分的宽度优选小于信号传输元件中的导线的宽度。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优选包括柔性印刷电缆(FPC)。另一种可选方式是,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优选包括带载封装(TCP)。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中的导线和端子部分优选通过各向异性的传导膜进行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彼此分开且彼此面对的基板;插置在所述对基板之间且与所述对基板一起隔开放电室的障肋部分;包括被布置在所述对基板内且适于进行放电的放电部分、厚度为0.5-2微米且彼此分开的端子部分和将放电部分连接至端子部分的连接部分的放电电极;包括接触端子部分且彼此分开的导线的信号传输元件;被布置在放电室内的荧光体层;和被包含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所述放电部分优选围绕至少部分放电室。所述放电部分优选是条带形的。所述端子部分中优选包含与放电部分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所述端子部分中优选包含与连接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所述端子部分中优选包含从包括Cr/Cu/Cr、Ag、Cu和Al的材料组中选取的一种材料。所述端子部分的宽度优选小于信号传输元件中的导线的宽度。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优选包括柔性印刷电缆(FPC)。另一种可选方式是,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优选包括带载封装(TCP)。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中的导线和端子部分优选通过各向异性的传导膜进行连接。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进行考虑使得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且易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多个附加优点,在所述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放电电极中的寻址电极的端子部分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所示部分A的放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图3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截取的图3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图6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和图8是沿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图6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放电电极中的寻址电极110的端子部分113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所示部分A的放大视图。参见图1和图2,寻址电极110在后基板120上形成并且包括放电部分111、连接部分112和端子部分113。端子部分113被电连接至构成信号传输元件130的多条导线131中的每一条导线。如果电路基板产生电信号,那么电信号就经由信号传输元件130、端子部分113和连接部分112被传送至放电部分111并且与用作维持电极中的扫描电极的放电电极一起产生寻址放电。由于端子部分113被连接至构成信号传输元件130的每一条导线131,因此位于端子部分113之间的间隙比位于放电部分111之间的间隙更窄。然而,在如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放电部分111、连接部分112和端子部分113由同一种材料制成并且端子部分113的厚度几乎等于放电部分111和连接部分112的厚度。由于在端子部分113之间存在电极迁移和杂质迁移以及其它物质,因此如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端子部分113通常会发生短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下面结合图3-5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200进行描述。参见图3和图4,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包括一对基板210、一对板片220、一对放电电极230、信号传输元件240和荧光体层250。所述对基板210是彼此分开预定间隙且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透明的第一基板211由可见光能够从其中传输通过的玻璃制成。在当前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板211是透明的,因此通过放电所产生的可见光传输通过第一基板211。然而,本专利技术不一定受限于此。更具体而言,第一基板211可由不透明材料制成,而第二基板212可由透明材料制成;或者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均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同样,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均可由半透明材料制成作为滤色片。所述对板片220被插置在所述对基板210之间并且包括障肋部分221和介电部分222。障肋部分221与基板210一起隔开产生放电的放电室260,从而隔开显示图像的显示区。介电部分222与障肋部分221相连且被布置在板片220的边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当前实施例的障肋部分221隔开内部涂覆有荧光体层250的放电室260并且隔开显示图像的显示区。然而,本专利技术不一定受限于此。更具体而言,障肋部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彼此分开且彼此面对的基板;插置在所述对基板之间且包括与所述对基板一起隔开放电室的障肋部分和被布置在所述板片边缘的介电部分的板片;包括被布置在障肋部分内且适于进行放电的放电部分、与介电部分相接触且厚度为0.5-2微米且彼此分开的端子部分、以及将放电部分连接至端子部分的连接部分的放电电极;包括接触端子部分且彼此分开的导线的信号传输元件;被布置在放电室内的荧光体层;和被包含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8-19 10-2005-0076367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对彼此分开且彼此面对的基板;插置在所述对基板之间且包括与所述对基板一起隔开放电室的障肋部分和被布置在所述板片边缘的介电部分的板片;包括被布置在障肋部分内且适于进行放电的放电部分、与介电部分相接触且厚度为0.5-2微米且彼此分开的端子部分、以及将放电部分连接至端子部分的连接部分的放电电极;包括接触端子部分且彼此分开的导线的信号传输元件;被布置在放电室内的荧光体层;和被包含在放电室内的放电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部分围绕至少部分放电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部分是条带形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端子部分中包含与放电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端子部分中包含与连接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端子部分中包含从包括Cr/Cu/Cr、Ag、Cu和Al的材料组中选取的一种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端子部分的宽度小于信号传输元件中的导线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信号传输元件包括柔性印刷电缆(FPC)。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信号传输元件包括带载封装(TCP)。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景斗李源周安浩荣李东映朴洙昊禹锡均权宰翊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