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106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混纺纱线包括氨纶丝和锦纶丝,氨纶丝为中间芯丝,锦纶丝缠绕在氨纶丝外侧。锦纶丝呈螺旋线的缠绕方式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的锦纶丝只有一股。裸织工艺方法利用氨纶送纱器将氨纶丝送至四路圆机中,将锦纶丝在四路圆机中缠绕在氨纶丝上,从而得到混纺纱线,再利用混纺纱线制成超薄高弹的、具有一定裸纱效果的面料或者直接制成超薄高弹的丝袜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混纺纱线取消了原包芯丝中的长丝锦纶,具有超薄、弹性好、质感均匀、防脱的优点。防脱的优点。防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丝袜编织时用到的包芯丝通常包括包纱和长丝锦纶,包纱又包含氨纶和锦纶两种材料,采用此种包芯丝编织成的丝袜等衣物不够轻薄,且编织工艺不合理,还存在进一步的改善空间,以使织物更加轻薄、质感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氨纶丝和锦纶丝,所述氨纶丝为中间芯丝,所述锦纶丝缠绕在氨纶丝外侧。
[0005]优选的,所述锦纶丝呈螺旋线的缠绕方式缠绕在氨纶丝外侧。
[0006]优选的,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的锦纶丝只有一股。
[0007]优选的,所述氨纶丝采用莱卡纤维丝。
[0008]优选的,所述氨纶丝选用20D,所述锦纶丝采用10D。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混纺纱线的裸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氨纶送纱器将氨纶丝送至四路圆机中,将锦纶丝在四路圆机中缠绕在氨纶丝上,从而得到混纺纱线,再利用混纺纱线制成超薄高弹的、具有一定裸纱效果的面料或者直接制成超薄高弹的丝袜制品。
[0010]优选的,利用混纺纱线制成丝袜制品时,20D氨纶丝采用氨纶送纱器恒线速度走线织入袜子,编织大腿部位时,速度为280/分钟转速,编织小腿部位时,速度为250/分钟转速,压力为2.0g;10D锦纶丝以恒张力覆盖缠绕在20D氨纶丝上。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混纺纱线取消了原包芯丝中的长丝锦纶,具有超薄、弹性好、质感均匀、防脱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混纺纱线中的氨纶丝以莱卡为主,具备较好的防脱功能,以及粗细不同的应用由高光油亮到哑光不显眼的转变;锦纶则具备一定的牢度功能;3、为保证包纱的混纺工艺,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氨纶送纱器”,因为锦纶丝是低弹纱线,氨纶丝是高弹纱线的,一旦氨纶丝分布不均匀,面料会粗糙、气泡、严重的会破损,氨纶送纱器能使氨纶丝退绕均匀、稳定,且是主动恒速送纱(纱线从头到尾在织物每个部位长度及张力都是一样的),从而使氨纶在织物里分布均匀,使织物表面平整光滑。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实施例。
[0016]参见图1。
[001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纺纱线,其包括氨纶丝1和锦纶丝2,氨纶丝1为中间芯丝,锦纶丝2缠绕在氨纶丝1外侧。具体地讲,锦纶丝2采用一股,呈螺旋线的缠绕方式缠绕在氨纶丝1外侧。氨纶丝1选用20D,锦纶丝2采用10D。氨纶丝1采用莱卡纤维丝。本混纺纱线取消了原包芯丝中的长丝锦纶,具有超薄、弹性好、质感均匀、防脱的优点。氨纶丝1以莱卡为主,具备较好的防脱功能,以及粗细不同的应用由高光油亮到哑光不显眼的转变;锦纶则具备一定的牢度功能。
[0018]本实施例中,混纺纱线的裸织工艺方法为利用氨纶送纱器将氨纶丝1送至四路圆机中,将锦纶丝2在四路圆机中缠绕在氨纶丝1上,从而得到混纺纱线,再利用混纺纱线制成超薄高弹的、具有一定裸纱效果的面料或者直接制成超薄高弹的丝袜制品。利用混纺纱线制成丝袜制品时,20D氨纶丝采用氨纶送纱器恒线速度走线织入袜子,编织大腿部位时,速度为280/分钟转速,编织小腿部位时,速度为250/分钟转速,压力为2.0g;10D锦纶丝以恒张力覆盖缠绕在20D氨纶丝上。
[0019]本实施例中,氨纶送纱器包括电机、控制主板、导纱棍、断纱感应器和压力传感器,具体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氨纶送纱器”,因为锦纶丝是低弹纱线,氨纶丝是高弹纱线的,一旦氨纶丝分布不均匀,面料会粗糙、气泡、严重的会破损,氨纶送纱器能使氨纶丝退绕均匀、稳定,且是主动恒速送纱(纱线从头到尾在织物每个部位长度及张力都是一样的),从而使氨纶在织物里分布均匀,使织物表面平整光滑。
[0020]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氨纶丝和锦纶丝,所述氨纶丝为中间芯丝,所述锦纶丝缠绕在氨纶丝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丝呈螺旋线的缠绕方式缠绕在氨纶丝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的锦纶丝只有一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丝采用莱卡纤维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丝选用20D,所述锦纶丝采用10D。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洋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大宇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