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81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3
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及其制造工艺。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棉纤维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及其制造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竹纤维是以毛竹为原料,经过水分解多次提炼精制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较好的耐磨性,但其柔软舒适度以及吸湿透气性明显不如棉制品,将棉纤维和竹纤维混合纺织,不仅具有环保、抗菌、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吸湿性好的优点,还具有极佳的色织感和透气性,具有广阔也得市场前景。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1147531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棉竹纤维混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竹纺丝:包括原竹前处理工序、竹纤维加工工序和竹纤维后处理工序;竹纤维加工工序包括浸泡、蒸煮、压扎、中和水洗、酶处理、二次蒸煮和二次水洗工序;制备棉纺丝:将棉纤维丝置于水蒸箱中,水温78℃,蒸76分钟,然后在自然状态下预定型15小时;棉竹混纺:采用喷水织机以竹纺丝的最大拉力值对棉纺丝与竹纺丝进行混合纺织。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竹纤维因为纤维长度短,且纤维表面粗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棉纤维15

20份、竹纤维60

70份、涤纶长丝5

10份、粘胶纤维5

15份、改性淀粉5

10份;所述竹纤维由以下方法制成:将竹块粉碎成絮状,用碱液蒸煮后清洗,然后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

15%的氧化剂溶液浸渍,过滤、水洗后烘干,混纺后合股加捻,制成混纺纤;将2

4重量份聚乙烯醇与10

2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80

90℃,搅拌均匀后加入8

10重量份小麦蛋白和3

5重量份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将1

3重量份混纺纤与1

3重量份处理液中,混合均匀,湿法纺丝,经后整理制成竹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将经过后整理的竹纤维进行以下后处理:在微波功率为200

300W下处理1

3min,然后置于pH值为3

5的浸渍液中,在35

40℃下浸渍3

4h,取出,烘干,浸渍液由戊二醛、碳二亚胺和蒸馏水按照1:0.2

0.3:3

5的质量比混合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纤在与处理液混合前,经过以下预处理:将1

3重量份羽毛蛋白置于质量百分比为0.5

1%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煮沸30

40min,去离子水洗涤,烘干,然后与0.3

0.5重量份偶联剂KH

550和3

5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均匀,形成羽毛蛋白粘液,按照1:10

20的浴比,将混纺纤浸渍在羽毛蛋白粘液中,在35

40℃下浸渍0.5

1h,取出,烘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芝麻杆和玉米皮经水洗后,粉碎,置于质量百分比为20

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升温至100

110℃,保温10

20h,水洗后,获得混合粉末,玉米皮、芝麻杆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荣郭毅苟扬吴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祥和鸟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