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80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涤纶丝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上侧壁固设有乳胶垫,所述贯穿通道贯穿所述机体左右端面,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中设置有用于涤纶丝表面镀膜的镀膜机构蜗杆,所述镀膜机构蜗杆包括滑动连接安装在第一空间右侧壁的两个支撑圆柱,两个所述支撑圆柱分别关于所述第一空间中心线呈上下对称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涤纶线表面进行均匀镀膜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回收镀膜液,不仅均匀的将镀膜液涂抹到涤纶线上,而且避允了镀膜液涂抹过量,同时使得涤纶线上镀膜液覆盖的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涤纶线的弹性。纶线的弹性。纶线的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丝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们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也使得在纺织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其中涤纶线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也使得人们对涤纶线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得现有的涤纶线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涤纶性能相对较脆,其无法达到中弹丝或高弹丝弹性效果,而让涤纶丝中夹杂棉纶丝则使得涤纶丝弹性效果更好;
[0003]传统的涤纶丝在与棉纶丝捻合时,都缺少对涤纶丝进行预处理,从而导致涤纶丝在捻合时使得涤纶丝捻合质量大大降低,同时导致涤纶线的弹性也大大降低,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同时还降低了原本涤纶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上侧壁固设有乳胶垫,所述贯穿通道贯穿所述机体左右端面,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中设置有用于涤纶丝表面镀膜的镀膜机构蜗杆,所述镀膜机构蜗杆包括滑动连接安装在第一空间右侧壁的两个支撑圆柱,两个所述支撑圆柱分别关于所述第一空间中心线呈上下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支撑圆柱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中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镀膜流道,所述镀膜流道上下两侧壁分别连通有镀膜空间,每个所述镀膜空间中分别滑动连接有镀膜套盘,每个所述镀膜套盘中分别贯穿固设有镀膜圆柱,每个所述镀膜套盘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镀膜空间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镀膜圆柱中分别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镀膜流道方向的镀膜液腔,每个所述镀膜圆柱靠近所述镀膜流道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镀膜海绵块,每个所述镀膜圆柱右端面分别固设有衔接滑块且与对应的所述镀膜空间右侧壁紧密贴合,每个所述衔接滑块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道,每个所述第一流道分与对应的所述镀膜液腔相连通,每个所述镀膜空间右侧壁分别连通有第二流道,每个所述镀膜空间左侧分别设置有清理空间,每个所述清理空间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涤纶丝表面清理的清理组件蜗杆,所述第一空间右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二空间,每个所述支撑圆柱分别向右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二空间,每个所述支撑圆柱中分别设置有圆柱腔,每个所述圆柱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流通相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左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圆环,所述滑动圆环左端面与两个所述支撑圆柱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圆环中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开口且与对应的所述圆柱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右侧设置有烘干空间,所述烘干空间中设置有同于涤纶丝镀膜后烘干的烘干机构蜗杆,所述烘干空间上侧设置有动力空间,所述动力空间中设置有用于给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蜗杆,所述机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中设置有混合空
间,所述混合空间中设置有用于涤纶丝镀膜液混合的混合机构蜗杆。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清理组件蜗杆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清理空间后侧壁的离心滑槽,每个所述离心滑槽中分别滑动连接有重力滑块,每个所述重力滑块前端面分别固设有离心推板,每个所述重力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离心滑槽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清理空间后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摆臂转轴,每个所述摆臂转轴上分别固设有清理摆臂,每个所述清理摆臂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箱体左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箱体左端面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清理摆臂上分别铰接有清理块,每个所述清理空间远离所述镀膜流道方向分别设置有镀膜滑腔,每个所述清理空间远离所述镀膜流道方向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受力滑柱,每个所述受力滑柱分别向远离所述镀膜流道方向延伸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镀膜滑腔,每个所述受力滑柱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镀膜滑腔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每个所述受力滑柱右侧壁分别固设有镀膜滑块,所述第一空间下侧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箱体,所述收集箱体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收集空间,使得当所述第一箱体转动时,从而使得两个所述重力滑块由于离心作用往外滑动,从而推动对应的所述清理摆臂往左转动,从而使得对应的所述清理块将涤纶丝夹住,加上所述清理块跟随所述第一箱体转动,从而将涤纶丝上的杂质灰尘颗粒进行去除,掉落到所述收集空间中进行收集。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组件蜗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空间右侧壁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固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空间内侧壁连通有啮合空间,所述第一转轴向左延伸贯穿进入所述啮合空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面固设有动力齿轮,所述第一箱体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蜗轮,当所述动力电机启动时,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蜗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蜗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烘干机构蜗杆包括转动连接安装在所述烘干空间上侧壁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动力空间进入所述混合空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下端面固设有烘干扇叶,所述烘干空间内侧壁固设有电热网,所述电热网与所述动力电机电连,所述烘干空间下侧壁与所述贯穿通道相连通,所述贯穿通道下侧壁连通有挡风空间,所述挡风空间呈圆弧状,从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烘干扇叶转动,从而使得产生的气流通过所述电热网产生热气流吹到所述贯穿通道中将覆盖有镀膜液的涤纶线进行烘干,同时气流通过所述挡风空间侧壁沿着所述挡风空间侧壁再次对所述贯穿通道右段部分涤纶线进行二次烘干,使得涤纶线烘干更加充分。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机构蜗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搅拌杆,所述混合空间下侧壁连通有两个下料空间,每个所述下料空间中分别固设有开关阀门,每个所述下料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扭动把手,所述扭动把手向下延伸贯穿进入所述混合空间,所述扭动把手下端面固设有封闭圆盘,所述封闭圆盘中设置有两个连通槽,所述混合空间上侧壁设置有两个开口且与对应的所述连通槽相连通,当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从而带动所述搅拌杆转动,从而对镀膜液进行搅拌混合,此时打开两个所述开关阀门,从而使得镀膜液进入到所述第二空间中。
[0010]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清理块靠近所述下料空间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滑海绵层,当涤纶线在两个所述清理块之间滑动时不仅能避免对涤纶线表面造成划痕,同时
还能将涤纶线表面的灰尘杂质去除。
[0011]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镀膜圆柱远离所述镀膜流道方向端面分别设置为光滑倾斜状,每个所述镀膜滑块靠近所述镀膜流道方向端面分别设置为与对应的所述镀膜圆柱斜度相等的斜面,且与对应的所述镀膜圆柱滑动连接,使得所述镀膜滑块往左滑动时能有效的带动对应的所述镀膜圆柱往靠近所述镀膜流道方向进行滑动,避免了卡住事故的发生。
[0012]作为优选,每个所述镀膜海绵块分别设置为外端面光滑状的半圆球体,使得每个所述镀膜海绵块在抵接到涤纶线时,所述镀膜海绵块发生挤压使得所述镀膜海绵块中吸收的镀膜液溢出从而涂抹在涤纶线上,同时还能将涂抹的镀膜液进行抹均匀。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包括机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中设有贯穿通道(19),所述贯穿通道(19)上侧壁固设有乳胶垫(18),所述贯穿通道(19)贯穿所述机体(10)左右端面,所述贯穿通道(19)连通有第一空间(24),所述第一空间(24)中设置有用于涤纶丝表面镀膜的镀膜机构蜗杆(601),所述镀膜机构蜗杆(601)包括滑动连接安装在第一空间(24)右侧壁的两个支撑圆柱(23),两个所述支撑圆柱(23)分别关于所述第一空间(24)中心线呈上下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支撑圆柱(23)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25),所述第一箱体(25)中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镀膜流道(59),所述镀膜流道(59)上下两侧壁分别连通有镀膜空间(34),每个所述镀膜空间(34)中分别滑动连接有镀膜套盘(35),每个所述镀膜套盘(35)中分别贯穿固设有镀膜圆柱(36),每个所述镀膜套盘(3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镀膜空间(34)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镀膜圆柱(36)中分别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镀膜流道(59)方向的镀膜液腔(46),每个所述镀膜圆柱(36)靠近所述镀膜流道(59)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镀膜海绵块(47),每个所述镀膜圆柱(36)右端面分别固设有衔接滑块(48)且与对应的所述镀膜空间(34)右侧壁紧密贴合,每个所述衔接滑块(48)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道(49),每个所述第一流道(49)分与对应的所述镀膜液腔(46)相连通,每个所述镀膜空间(34)右侧壁分别连通有第二流道(33),每个所述镀膜空间(34)左侧分别设置有清理空间(40),每个所述清理空间(40)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涤纶丝表面清理的清理组件蜗杆(602),所述第一空间(24)右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二空间(21),每个所述支撑圆柱(23)分别向右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二空间(21),每个所述支撑圆柱(23)中分别设置有圆柱腔(32),每个所述圆柱腔(3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流道(33)相连通,所述第二空间(21)左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圆环(22),所述滑动闯环(22)左端面与两个所述支撑圆柱(23)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圆环(22)中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开口且与对应的所述圆柱腔(32)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空间(21)右侧设置有烘干空间(16),所述烘干空间(16)中设置有同于涤纶丝镀膜后烘干的烘干机构蜗杆(603),所述烘干空间(16)上侧设置有动力空间(11),所述动力空间(11)中设置有用于给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蜗杆(604),所述机体(10)上端面固设有第二箱体(51),所述第二箱体(51)中设置有混合空间(53),所述混合空间(53)中设置有用于涤纶丝镀膜液混合的混合机构蜗杆(6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组件蜗杆(602)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清理空间(40)后侧壁的离心滑槽(41),每个所述离心滑槽(41)中分别滑动连接有重力滑块(42),每个所述重力滑块(42)前端面分别固设有离心推板(43),每个所述重力滑块(4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离心滑槽(41)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清理空间(40)后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摆臂转轴(44),每个所述摆臂转轴(44)上分别固设有清理摆臂(30),每个所述清理摆臂(30)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箱体(25)左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箱体(25)左端面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清理摆臂(30)上分别铰接有清理块(31),每个所述清理空间(40)远离所述镀膜流道(59)方向分别设置有镀膜滑腔(38),每个所述清理空间(40)远离所述镀膜流道(59)方向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受力滑柱(39),每个所述受力滑柱(39)分别向远离所述镀膜流道(59)方向延伸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镀膜滑腔(38),每个所述受力滑柱(39)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镀膜滑腔(38)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每个所述受力滑柱(39)右侧壁分别固设有镀膜滑块(37),所述第一空间(24)下侧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箱体(28),所述收集箱体(28)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收集空间(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变形涤纶高弹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蜗杆(604)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空间(11)右侧壁的动力电机(12),所述动力电机(12)输出端固设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空间(24)内侧壁连通有啮合空间(26),所述第一转轴(13)向左延伸贯穿进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诸暨一丰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