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49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空气悬架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当满足牵引辅助功能的进入条件时,获取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若后轴为随动轴、或者后轴为提升轴且驱动轴和后轴的载荷之和大于载荷阈值,则控制驱动轴载荷不小于其载荷阈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若后轴为提升轴、且驱动轴和后轴的载荷之和不大于载荷阈值,则控制第二气囊达到第一压力阈值后,控制举升气囊压力至第二压力阈值,再控制第一气囊将车身高度调节至目标高度,目标高度大于或等于初始高度。本申请,在车辆发生打滑时可进行快速响应,还可基于车身高度的保持,保证载货时货物的完整性,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悬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在起步、制动、加速、转向工况、以及地面附着系数较小的路面均容易发生打滑。
[0003]相关技术中,可通过制动力力矩控制和发动机转矩控制两种方式来减小驱动力,以解决打滑问题。其中,ABS(Anti

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制动力力矩控制方式,以解决车轮在制动时被抱死而产生的侧滑问题;ASR(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防滑系统)/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牵引力控制系统)采用发动机转矩控制方式,以解决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因车轮打滑而产生的侧滑问题。
[0004]但是,采用制动力力矩控制方法将发动机输出的多余功率以热的形式在制动器消耗掉,会导致制动器发热严重,甚至影响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不利于汽车经济性;采用发动机转矩控制方式控制时,其响应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双后轴包括驱动轴和后轴,驱动轴处设有第一气囊,后轴处设有第二气囊,当后轴为提升轴时,还设有举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满足牵引辅助功能的进入条件时,获取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若后轴为随动轴、或者后轴为提升轴且驱动轴和后轴的载荷之和大于载荷阈值,则控制驱动轴载荷不小于其载荷阈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若后轴为提升轴、且驱动轴和后轴的载荷之和不大于载荷阈值,则控制第二气囊达到第一压力阈值后,控制举升气囊压力至第二压力阈值,再控制第一气囊将车身高度调节至目标高度,所述目标高度大于或等于初始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轴载荷不小于其载荷阈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具体包括:多次控制第二气囊放气至第一预设压力,再控制第一气囊充气至车身高度恢复初始高度,直至驱动轴载荷不小于其载荷阈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控制第二气囊放气至第一预设压力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压力作为基础压力数组;基于基础压力数组与荷载转移系数的映射表,获取所述基础压力数组下的荷载转移系数;计算1与荷载转移系数的差值,并以所述第二气囊的基础压力与所述差值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预设压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载荷不小于其载荷阈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之后,还包括:当车速大于第二车速阈值、或者自首次获取基础压力数组开始计时的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控制驱动轴与后轴之间的载荷比为预设比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后轴车辆牵引辅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轴与后轴之间的载荷比为预设比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具体包括:多次控制第二气囊的压力至第二预设压力,再控制第一气囊至车身高度恢复初始高度,直至驱动轴与后轴之间的载荷比为预设比值、且车身高度为初始高度;每次控制第二气囊的压力之前,还包括获取第一气囊的压力,并以该压力与预设比值的商作为该次的第二预设压力。6.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莹来玉新徐家明鲁欢彭显威孙建军胡圣万郭祥靖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