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86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以低价格实现电阻的附加,可以实现地址驱动基板的作业工序削减/TCP(COF)化,具有使设计、制造、设备的变更为最小限度的经济上合算的优质地址驱动系统。在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地址电源的地址驱动系统中,在地址驱动基板(10)-地址总线基板(20)上新设置VCC用GND,将GND双系统化(VCC用/VH用)。另外,在VCC用GND上,从地址总线基板(20)上装载的VCC用GND连接点在GND合并的点的GND线上附加电阻。该电阻比VCC电源平滑电容的VCC用GND连接点的地址驱动基板(10)一侧的寄生电感引起的电阻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技术,尤其是涉及适合用于驱动 其显示面板的地址电极的地址驱动系统的电路结构的有效技术。
技术介绍
最近,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开发、实用化的进步显著,尤其是,具有3电极型面放电结构的AC型PDP (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 体显示面板)由于容易大画面化和彩色化,在大型电视等的用途方面 的实用化、应用化取得进展。这样的3电极型面放电结构的AC型PDP由前面玻璃基板和背面 玻璃基板的2块玻璃基板构成,在前面玻璃基板上具备由维持电极的 BUS电极和透明电极构成的X电极以及Y电极(扫描电极)。另外, 在背面玻璃基板上按照与维持电极正交的形式配置有地址电极,由与 被各个维持电极夹住的区域的地址电极交叉的区域形成由这些电极产 生放电发光的显示单元。针对该3电极型面放电结构的AC型PDP的驱动电路构成为,形 成用于根据从外部输入的接口信号来控制面板的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 的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该控制信号来驱动面板电极的X电极驱动电路、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以及地址电极驱动电路。在该电路结构中,对于扫 描一侧驱动电路以及地址一侧驱动电路部分,有必要具有用于与各电 极对应来有选择地施加驱动脉冲的电路, 一般以IC化的元件用作主要 电路部件。例如,对于地址一侧驱动电路部具有装载了向显示面板提供显示 数据的地址驱动电路的多个地址驱动基板、在这些多个地址驱动基板 上分配、提供显示数据的地址总线基板的结构,作为用于抑制地址放 电路径的GND线的寄生电感的技术,有(1)强化GND线的方法、和 (2)使GND线变短的方法。(1)在强化GND线的方法中,有(a)增加地址驱动基板与地 址总线基板之间的连接器的引线数、(b)由多层基板构成地址总线基 板等的方法。(2)在使GND线变短的方法中,有(a)将地址驱动基板与地址 总线基板之间作为热压接连接,减小连接器等的寄生电阻,(b)使地 址驱动基板上的驱动IC尽量接近地址总线基板来进行配置等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的研究,在上述(1)强化GND线的 方法、和(2)使GND线变短的方法中存在以下所述的问题。(1) 在强化GND线的方法中,增加了部件成本,在经济上不利。(2) 在使GND线变短的方法中,为了使地址驱动基板的输入输 出连接双方(地址总线基板、显示面板) 一起热压接连接,有必要在 制造方法、设备中投入大量检査时间和投资,在经济上不利。另外,IC 配置的制约变成障碍,由于每单位的地址驱动基板的IC装载数减少, 地址驱动基板数增加,安装作业的工序数增加,在经济上不利。这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以低价格实现上述电阻的 附加,可以实现上述地址驱动基板的作业工序削减/TCP (COF)化,提供具有使设计、制造、设备的变更为最小限度,且在经济上合算的 优质的地址驱动系统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与新颖的特征从本说明书的记述和附加 的附图中可以说明。简单地说明在本申请中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有代表性的例子,如以下 中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地址电机的地址驱动系统中, 在地址驱动基板-地址总线基板上新设置低压电源用GND,将GND双 系统化(低压电源用/高压电源用)。另外,在低压电源用GND上,从 地址总线基板装载的低压电源用GND连接点向GND合并的点的GND 线上附加电阻。该电阻比低压电源平滑电容的低压电源用GND连接点 的地址驱动基板一侧的寄生电感引起的电阻大。简单地说明在本申请中公开的专利技术的有代表性的例子的效果的 话,如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能实现低造价的地址驱动系统的等离子体显 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显示面 板的电极以及用于使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动作的驱动电路的主要部分构 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地址驱动系统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用于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的地址驱动系统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用于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的地址驱动系统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10、 10a、 10b…地址驱动基板;11…地址驱动电路;12…低压信 号处理部;20、 20a、 20b…地址总线基板;21…数据产生源;22…缓 冲器;101…前面玻璃基板;102…背面玻璃基板;103…显示单元;111… 地址驱动电路;112…扫描驱动电路;113…Y共同驱动电路;114…X 共同驱动电路;115…控制电路;116…显示数据控制部;117…扫描驱 动控制部;118…共同驱动控制部;119…帧存储器(Flame Memory)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其中,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在原则上标注相同 的符号,省略其重复说明。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 电极以及用于使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动作的驱动用电路的主要构成的框 图。如图1所示,在显示面板的驱动用电路中,与显示面板的前面玻 璃基板101和背面玻璃基板102相对,具有控制电路115、 X电极驱动 电路、Y电极驱动电路、地址电极驱动电路等的各驱动电路(驱动器) 而构成。在前面玻璃基板101上具有多个X电极(xl、 x2、…、xn)以及Y电极(yl、 y2、…、yn)。在背面玻璃基板102上具有多个地址 电极(al、 a2、…、am)。在本例中,尤其是控制电路115具有具备帧存储器119的显示数 据控制部116和驱动控制部。驱动控制部具有扫描驱动控制部117和 共同驱动控制部118。另外,作为驱动器,具有地址驱动电路111、 X 共同驱动电路114、扫描驱动电路112和Y共同驱动电路113。控制电路115根据从外部输入的接口信号{ (CLK (时钟),D (数 据),Vsync (垂直同步),Hsync (水平同步)}来形成用于控制显示面 板的各驱动器的控制信号,控制各驱动器。从显示数据控制部116与 在帧存储器119中存储的数据信号一起控制地址驱动电路111,另外, 从扫描驱动控制部117控制扫描驱动电路112。另外,从共同驱动器控 制部118控制X共同驱动电路114以及Y共同驱动电路113。各驱动器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15的控制信号驱动电极。在显示面 板的显示画面上,根据来自地址驱动电路111和扫描驱动电路112的 驱动实现用于确定显示单元103的地址放电,接着,根据来自X共同 驱动电路114和Y共同驱动电路113的驱动实现用于使显示单元103 发光的维持放电。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包含地址驱动电路111的地址驱动系统 的部分中有特征,在以下叙述中,按照顺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比较的 第一结构(图3:将低压信号处理部用的电源平滑电容装载在驱动基板 上)、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比较的第二结构(图4:将低压信号处理部件用的 电源平滑电容装载在信号供给基板上)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 构(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针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比较的第一结构〉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比较的第一结构,是表示在将低压信号处 理部用的电源平滑电容装载在地址驱动基板上的情况下的地址驱动系 统的说明图。在图3中,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构成为:具有装载向显示面板提供显示数据的数据驱动电路的多个驱动基板;和对所述多个驱动基板分配、供给显示信号的信号供给基板;在所述驱动基板上装载的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低压信号处理部的电源平滑电容器被 装载在所述信号供给基板上,通过低压电源用的电源线和与其回程的GND线产生寄生电阻,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信号供给基板的GND线具备所述低压源用的第一GND线和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高压电源用的第一GND线的双系统,   所述双系统的第一和第二GND线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所述数据驱动电路附近分离,在所述信号供给基板一侧,构成为在连接于成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动作基准的基准GND部的地方附近汇流,在所述第一GND线上,从所述电源平滑电容器的连接点到与所述第 二GND线汇流的点之间附加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7-28 2006-205489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构成为具有装载向显示面板提供显示数据的数据驱动电路的多个驱动基板;和对所述多个驱动基板分配、供给显示信号的信号供给基板;在所述驱动基板上装载的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低压信号处理部的电源平滑电容器被装载在所述信号供给基板上,通过低压电源用的电源线和与其回程的GND线产生寄生电阻,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信号供给基板的GND线具备所述低压源用的第一GND线和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高压电源用的第一GND线的双系统,所述双系统的第一和第二GND线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所述数据驱动电路附近分离,在所述信号供给基板一侧,构成为在连接于成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动作基准的基准GND部的地方附近汇流,在所述第一GND线上,从所述电源平滑电容器的连接点到与所述第二GND线汇流的点之间附加电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GND线的电阻成分量比所述第二 GND线的电阻成分量大。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 GND线的所述电源平滑电容器的连接点到与所述第二 GND线汇流的点之间的电阻成分量大于所述第二 GND线的所述信 号供给基板的电阻成分量大。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 GND线的所述电源平滑电容器的连接点到与所述第二GND线汇流的点之间的电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木英明石渡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