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51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用于钢结构件的组焊,所述工艺包括组焊所述钢结构件的端板、筋板、腹板、底板以及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组焊钢结构件的内腔;S2、盖板定位焊接;S3、支撑组件定位;S4、钢结构件的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一种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所述钢结构件经过端板、筋板、腹板、底板以及盖板进行组焊,解决钢结构件组焊成本高、占地大的问题。按照钢结构件组焊工艺,焊接强度高,钢结构件的强度高,变形少,增强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用的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对各个组件进行加工。房屋承重梁是房屋建筑结构的核心支柱,传统建筑中,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建造。近年来,随着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兴起,大量采用钢结构的工艺频繁被运用。但是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结构,尤其是承重梁较为不稳定,也有一些钢结构采用三角形顶部,通过焊接或者是螺栓连接,但是此种方法对于连接的支撑柱的角度限制较大,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而且,现有承重梁的组焊成本高,占地大,且焊接之后的配重梁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用于钢结构件的组焊,所述工艺包括组焊所述钢结构件的端板、筋板、腹板、底板以及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组焊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内腔:先焊接端板与底板连接的焊缝,后焊接筋板的焊缝,后焊腹板的焊缝;内腔所有焊缝焊接完成时进行自检;S2、盖板定位焊接:所述盖板自靠近所述端板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以及第四盖板;所述盖板采用塞焊缝,所述第三盖板的塞焊缝采取平焊,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四盖板处的塞焊缝采取倾斜焊;S3、支撑组件定位:将支撑座总成放至定位工装的定位位置,再将钢结构件吊入定位工装的定位位置后进行定位焊接;将所有吊耳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定位焊接牢固;S4、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焊接:先焊接盖板、端板与底板连接的焊缝,盖板与底板的长焊缝采取分段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盖板焊缝的接头与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的弯折处之间的距离>50mm;盖板、端板与底板连接的焊缝采用三道焊缝;钢结构件翻转180
°
将焊缝调整至填角焊位置,先焊第一盖板处焊缝,倾斜焊位置由下至上进行,采用二道焊缝;再焊接第二盖板处焊缝,靠近所述第二盖板处腹板的焊缝采用单道环形焊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钢结构件的筋板与腹板相连的焊缝调整至平角焊位置之后进行施焊,焊缝由A至E进行逐条焊接,所述焊缝为单道焊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结构件的组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端板、筋板、腹板与底板相连的焊缝进行焊接,要求先焊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忠魏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飞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