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8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包括窗框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内的夹层玻璃,所述窗框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夹层玻璃并进行缓冲的夹持缓冲组件,所述夹持缓冲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两所述夹持件之间的缓冲件,两所述夹持件分别沿所述夹层玻璃朝向室外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夹持件、所述夹层玻璃以及所述窗框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夹层玻璃和所述夹持件抵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其隔音性能高,保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多数的住宅建筑采用高层建筑,且建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密集,而密集的建筑之间容易形成风口,常常使得风在建筑之间产生的风噪音越来越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在相关技术中,高层建筑常常使用真空玻璃门窗来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其隔音性能高,保温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包括窗框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内的夹层玻璃,所述窗框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夹层玻璃并进行缓冲的夹持缓冲组件,所述夹持缓冲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两所述夹持件之间的缓冲件,两所述夹持件分别沿所述夹层玻璃朝向室外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夹持件、所述夹层玻璃以及所述窗框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夹层玻璃和所述夹持件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边框以及连接两所述边框的隔热板,所述边框包括固定框架、自所述固定框架向所述夹层玻璃所在方向延伸的卡接框架,所述夹持件卡设在所述卡接框架内,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呈V型结构,所述夹持件包括卡设在所述卡接框架内的卡接部、自所述卡接部一侧弯折延伸的夹持臂以及自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夹持臂一侧弯折延伸的支撑臂。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底座以及自所述底座向所述夹层玻璃延伸的抵接部,所述底座设有多个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设有改性海绵,所述抵接部包括与所述夹层玻璃抵接的弧形板以及自所述弧形板两侧延伸的襟板,所述襟板与所述支撑臂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一玻璃板相对设置的设置第二玻璃板、贴附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吸音膜、贴附在所述第二玻璃板上的反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膜和所述反射膜之间的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为多个,多所述吸音板平行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采用聚酯纤维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内还设有型腔,所述型腔内设有气凝胶层。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通过采用夹持件和缓冲件能够减少门窗内部的杂音,同时采用玻璃面板之间设置吸音膜和反射膜提高保温隔音效果,且在吸引膜和反射膜之间设置吸音板,吸音板能够进一步消除杂音,隔音性能高,保温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包括窗框1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1内的夹层玻璃2,所述窗框1用于与墙体或者其他型材配合固定,并给所述夹层玻璃2起到一个支撑作用。所述窗框1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夹层玻璃2并进行缓冲的夹持缓冲组件3,所述夹持缓冲组件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件31以及设置两所述夹持件31之间的缓冲件32,两所述夹持件31分别沿所述夹层玻璃2朝向室外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夹持件31、所述夹层玻璃2以及所述窗框1形成一个容置空间30,所述缓冲件3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30内,并与所述夹层玻璃2和所述夹持件31抵接。所述窗框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边框11以及连接两所述边框11的隔热板12,所述边框11包括固定框架111、自所述固定框架111弯折延伸的卡接框架112,所述夹持件31卡设在所述卡接框架112内,所述隔热板12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111上。所述边框11采用铝合金型材支撑,所述固定框架111用于与其他型材配合或者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卡接框架112用于给所述夹持件31提供安装固定的位置,同时给所述夹持件31提供限位作用。所述固定框架111内还设有型腔1110,所述型腔1110内设有气凝胶层1111。在所述固定框架111内设所述气凝胶层1111,能够更好起到隔热保温效果。所述夹持件31固持所述夹层玻璃2,所述夹持件31呈V型结构,所述夹持件31包括卡设在所述卡接框架112内的卡接部311、自所述卡接部311一侧弯折延伸的夹持臂312以及自所述卡接部311远离所述夹持臂312一侧弯折延伸的支撑臂313。所述卡接部311设置在所述卡接框架112,所述夹持臂312靠近所述夹层玻璃2的一侧设有胶条3121,用于增大摩擦力,同时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缓冲件32设置在所述窗框1和所述夹层玻璃之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所述缓冲件32包括底座321以及自所述底座321向所述夹层玻璃2延伸的抵接部322,所述底座321设有多个填充槽3210,所述填充槽3210内设有改性海绵3211,所述抵接部322包括与所述夹层玻璃2抵接的弧形板3221以及自所述弧形板3221两侧延伸的襟板3222,所述襟板3222与所述支撑臂313抵接。所述缓冲件32不仅能够提供缓冲作用和提高密封效果,同时所述缓冲件31上的填充槽3210内设置改性海绵还能够起到一个隔音效果,以减少门窗与墙体之间,门窗与其他配件之间或者是连接缝隙之间产生的声音。设置所述夹持件31和所述缓冲件32能够将所述夹层玻璃2和所述窗框1隔离,其目的是减少所述夹层玻璃2和所述窗框1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噪音,同时能更好的保护所述夹层玻璃2提高耐压性和稳定性。所述夹层玻璃2包括第一玻璃板21、与所述第一玻璃板21相对设置的设置第二玻璃板22、贴附在所述第一玻璃板21上的吸音膜23、贴附在所述第二玻璃板22上的反射膜24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膜23和所述反射膜24之间的吸音板25。所述吸音膜23采用主要成分为聚氨酯-NPBO的膜,具有吸收、降解低频噪音的功能,所述反射膜24采用金属电解质反射膜,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保持室内舒适温度。所述吸音板25为多个,多所述吸音板25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吸音板25采用聚酯纤维板能够将穿透过玻璃板的声音进一步吸收提高隔音效果,且聚酯纤维板内呈现很多微孔结构,能够将对高分贝的音频产生很好的吸收效果。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通过采用夹持件和缓冲件能够减少门窗内部的杂音,同时采用玻璃面板之间设置吸音膜和反射膜提高保温隔音效果,且在吸音膜和反射膜之间设置吸音板,吸音板能够进一步消除杂音,二次消音结构能够保证隔音性能高,保温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包括窗框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内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夹层玻璃并进行缓冲的夹持缓冲组件,所述夹持缓冲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两所述夹持件之间的缓冲件,两所述夹持件分别沿所述夹层玻璃朝向室外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夹持件、所述夹层玻璃以及所述窗框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夹层玻璃和所述夹持件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包括窗框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框内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夹层玻璃并进行缓冲的夹持缓冲组件,所述夹持缓冲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两所述夹持件之间的缓冲件,两所述夹持件分别沿所述夹层玻璃朝向室外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夹持件、所述夹层玻璃以及所述窗框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夹层玻璃和所述夹持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边框以及连接两所述边框的隔热板,所述边框包括固定框架、自所述固定框架向所述夹层玻璃所在方向延伸的卡接框架,所述夹持件卡设在所述卡接框架内,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隔音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呈V型结构,所述夹持件包括卡设在所述卡接框架内的卡接部、自所述卡接部一侧弯折延伸的夹持臂以及自所述卡接部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忠魏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飞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