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79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形成了连接密封隔层与有效隔层的虚隔层,从而降低了振动及噪音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正面基板;与正面基板相对地排列的背面基板;位于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划分放电信元的有效隔层;置于有效隔层外围的封层及置于封层与有效隔层间的密封隔层;并且密封隔层与封层间的间距,比密封隔层与有效隔层间的间距小;密封隔层与有效隔层间,排列连接密封隔层与有效隔层的虚隔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具体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二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以隔层划分的放电信元(Cell)内形成荧光体层,同时形成 多个电极(Electrode)。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在放电信元(cell)内部,由于提供的驱动信号产生放电。其中,在放电信元(cell)内部,由于驱动信号 而进行放电时,放电信元(cell)内填充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 Ultravio let rays),上述真空紫外线将使放电信元(cell)内形成的荧光体发光,产生可视光。 由于上述可视光,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画面上将显示图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隔层的结构,从而减少振动及噪音的产生的等离 子体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正面基板;与正面基板相对地排列的背面 基板;位于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有效隔层;置于有效隔层 外围的封层(Seal Layer)及置于封层(Seal Layer)与有效隔层间的密封隔层(Seal A rea);并且密封隔层(Seal Area)与封层(Seal Layer)间的间距,比密封隔层(Seal A rea)与有效隔层间的间距小;密封隔层(Seal Area)与有效隔层间,排列连接密封隔 层(Seal Area)与有效隔层的虚隔层(Dummy Area)。又,虚隔层(Dummy Area)的形状可以由条型(Stripe)形状组成。 又,有效隔层包含第1有效隔层与第2有效隔层;密封隔层(Seal Area)包 含与第1有效隔层并排的第1密封隔层(Seal Area),及与第2有效隔层并排的第 2密封隔层(Seal Area);虚隔层(Dummy Area)包含连接第1有效隔层与第2密 封隔层(Seal Area)的第1虚隔层(Dummy Area),及连接第2有效隔层与第1密封 隔层(Seal Area)的第2虚隔层(Dummy Area)。又,第1虚隔层(Dummy Area)与第1密封隔层(Seal Area)并排,第2虚隔 层(Dummy Area)与第2密封隔层(Seal Area)并排。又,第1虚隔层(Dummy Area)从第1有效隔层开始延伸,第2虚隔层(Dummy Area)从第2有效隔层开始延伸。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形成连接密封隔层(Seal Area)与有效隔层的虚 隔层(Dummy Area),从而具有降低震动及噪音的产生的效果。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种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b是说明虚隔层(Dummy Area)与密封隔层(Seal Area)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产生振动的原理进 行说明的示意图。图5a至图5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产生噪音的原理进 行说明的示意图。图6a至图6c是说明虚隔层(Dummy Area)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示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11 :背面基板 300 310 :密封隔层(Seal Area) 311 ea)第2密封隔层(Seal Area) 320 第1虚隔层(Dummy Area) 322312 321a) 330 332封层(Seal l^yer)第1密封隔层(Seal Ar虚隔层(Dummy Area) 第2虚隔层(Dummy Are有效隔层 331 :第1有效隔层第2有效隔层 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1, 本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由具备并排的扫描电极(102, Y)与维持电极(103, Z) 的正面基板101;具备与正面基板IOI相对,并与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交叉 排列的定位电极113的背面基板lll被封层(Seal Layer,未图示)结合而形成。具备扫描电极102与维持电极103的正面基板IOI上方,排列覆盖扫描电极102 与维持电极103的上部电介质层104。上部电介质层104将限制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放电电流,并且对扫描 电极102与维持电极103进行绝缘。上部电介质层104上,为了更加易于放电,还可以排列保护层105。如上所述的 保护层105可以包含二次电子释放系数高的材质,例如,氧化镁MgO材质。又,背面基板lll上排列电极,例如,定位电极113,排列如上所述的定位电极l 13的背面基板lll上还可以排列覆盖定位电极113的电介质层,例如,下部电介质层115。下部电介质层115的上方可以排列放电空间,g卩,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条状(S tripe Type),井状(Well Type),三角形状(Delta Type),蜂窝状等的有效隔层112。 由于如上所述的有效隔层112,正面基板101与背面基板lll间可以具备红色(Red : R),绿色(Green : G),蓝色(Blue : B )放电信元(cell )等。又,红色(R),绿色(G), 蓝色(B)放电信元(cell)以外,还可以具备白色(White : W)或黄色(Yellow : Y ) 放电信元(cell)。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信元 (cell)的宽度实际上可以相等,但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信元(cell)中, 至少一个的宽度可以与其他放电信元(cell)的宽度不同。例如,红色(R)放电信元(cell)的宽度最小,绿色(G)及蓝色(B)放电信元(cell) 的宽度可以比红色(R)放电信元(cell)的宽度大。其中,绿色(G)放电信元(cell)的 宽度实际上可以与蓝色(B)放电信元(cell)的宽度相等或不等。那么,放电信元(cell)内排列的,下述荧光体层114的宽度也将与放电信元(cell) 的宽度一同进行变更。例如,蓝色(B)放电信元(cell)中排列的蓝色(B)荧光体层的宽 度比红色(R)放电信元(cell)内排列的红色(R)荧光体层的宽度宽,同时,绿色(G)放电 信元(cell)中排列的绿色(G)荧光体层的宽度比红色(R)放电信元(cell)内排列的红色 (R)荧光体层的宽度宽,由此,显示的图像的色温特性也可以得到提高。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不仅可以具^图1中图示的有 效隔层112结构,还可以具备多种多样的有效隔层结构。例如,有效隔层112包含第1有效隔层112b与第2有效隔层112a,其中,第1有效隔层112b的高度与第2 有效隔层U2a的高度不同的差等型隔层结构亦可以。如上所述的,差等型隔层结构,其第1有效隔层112b或第2有效隔层112a中, 第1有效隔层112b的高度可能比第2有效隔层112a的高度低。又,图1中对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信元(cell)分别排列在一条直线 上的情况进行了图示及说明,然,以其他形状排列亦可以。例如,红色(R),绿色(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包含:正面基板;与上述正面基板相对地排列的背面基板;位于上述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划分放电信元的有效隔层;置于上述有效隔层外围的封层,及置于上述封层与上述有效隔层间的密封隔层;并且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封层间的间距,比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有效隔层间的间距小,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有效隔层间,排列连接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有效隔层的虚隔层。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6-11 10-2007-00567131.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包含正面基板;与上述正面基板相对地排列的背面基板;位于上述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划分放电信元的有效隔层;置于上述有效隔层外围的封层,及置于上述封层与上述有效隔层间的密封隔层;并且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封层间的间距,比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有效隔层间的间距小,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有效隔层间,排列连接上述密封隔层与上述有效隔层的虚隔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是 上述虚隔层的形状由条型形状组成。3、 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熙洛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