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31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基于智能的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采用交通历史大数据测算方法,结合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和公共交通数据,能够高效精准获取实时交通数据和历史交通数据,为精细化的交通导航预测提供了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用户根据历史路况预测时间推算路线切换,排除因历史数据不够精准导致的预测偏差,有效减少大数据计算的数量,节约测算资源,提升预估准确度,避免路线切换不够灵活,自动规划包括用户需要途经的经停地点或经停点类型,从而使路径规划效率高,能够自适应的调整用户对出行的需求信息,更精准的满足用户需求。准的满足用户需求。准的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规划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扩张,全球各地的大城市均面临着缓解交通压力的难题。随着当前市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及时的交通出行在市民出行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然而每个城市的交通线路都非常繁多,线路信息也在不断更新,这就给行人导航出行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交通线路、人口等的迁移变更,更是对出行效率的一个大考验。为帮助用户提高驾车出行效率,现在手机地图APP中都有驾车导航功能,能够帮助用户规划驾车出行路线,实时导航。然而,主流的手机地图导航通常参考导航开始时刻的实时交通道路路况,当用户在临近高峰时段出行时,或者当用户规划的线路和时间跨度较长时,有可能随着车流量和人流量的快速变化,用户在导航之初选择的一条最快捷的路线变得特别拥堵,不再是最佳选择路线,而用户已经驶离最初的出发位置,错失切换其他更加快捷路线的时机;且一旦导航APP开始导航,驾车用户难以分出精力切换更加合适的路线避免拥堵,抽出时间低头盯着车内导航仪或手机看,也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加剧交通堵塞程度;而即便用户根据历史路况预测时间推算路线切换,也有可能因为预测精度不够,或路线切换不够灵活,自动规划避开了用户需要途经的经停地点,而导致规划低效。
[0003]为了贯彻国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策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创新趋势,提升交通规划信息化的科技水平,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将互联网、交通、大数据相结合,融合多元交通数据,内置交通模型技术及大数据算法,建设具备辅助交通决策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及辅助决策系统。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的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采用交通历史大数据的综合联动测算,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加高效实用的交通规划方案,便捷城市用户交通出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采用交通大数据历史模型,可以实时估算驾驶时间对应的交通拥堵情况并给出交通驾驶估算时间和最佳线路推荐,并可以根据用户设置,在用户驾驶过程中,智能切换更优导航线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城市化进程下的交通导航的精细化预测,并利用多源大数据对路线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交通大数据历史模型推荐最佳线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为城市交通导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精准满足用户驾驶需求,缓解交通压力,预防交通事故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6]第一步,导航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目的地址、始发地址、一个或多个经停地点或经
停类型(经停地点和经停预设位置类型默认可空缺),生成导航请求发送给导航服务器;其中,始发地址缺省默认为用户当前GPS实时定位的地址;
[0007]第二步,导航服务器实时获取当前的路况信息,导航服务器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况信息计算候选路线;候选路线按照用户预定义,分别为时间优先、时间和距离的均衡优先两种选择模式,缺省默认候选路线模式为时间和距离的均衡优先;导航服务器依据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生成交通方案,发送至用户的导航终端;
[0008]其中,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况信息计算候选路线,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采用交通历史大数据测算方法,获取从始发地址a到目的地址b、途经经停地点c1,c2,
……
,cn的多条候选路线的平均交通距离S1,不限出发时刻的时段R内交通历史大数据的平均交通时间T1,以及限定出发时刻的时段R内交通历史大数据的平均交通时间T2,其中,时段R根据城市交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交通历史大数据的数据量进行定义;当S1大于等于预设交通距离门限S,或T2减去T1时长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门限T时,启动实时路况的分割测算方法;当S1小于预设交通距离门限且T2与T1时长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门限时,启用实时路况的整体测算方法。
[0009]导航服务器依据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生成交通方案,具体为:
[0010]根据时段R1内每个出行时刻平均交通时间T2中目标区域内产生的历史出行数据,剔除因道路施工、临时交通管制、突发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的特殊路况特征p导致的特殊路况数据,生成历史交通拥堵时间分布模型O1(a,b,c1,c2,
……
,cn,d,R1,T2),根据时段R2内每个出行时刻平均交通时间T2中目标区域内产生的历史出行数据,将因道路施工、临时交通管制、突发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的特殊路况特征p导致的特殊路况数据,生成特殊路况历史交通拥堵时间分布模型O2(a,b,c1,c2,
……
,cn,d,p,R2,T2),结合当前目标区域内公交GPS、汽车GPS、自行车、步行实时交通信息,根据候选目标的移动速度和停留时长,判定交通拥堵情况严重的拥堵目标地点和拥堵特殊路况特征,是否满足特殊路况数据特征;在路况不满足特殊路况特征p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拥堵目标地点对应的交通状态评价指标EW遵循分布模型O1,在路况满足特殊路况数据特征p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拥堵目标地点对应的交通状态评价指标EW遵循分布模型O2;
[0011]进一步的,判断所述目标区域内拥堵目标地点对应的预设位置类型;预设位置类型包含路口、餐厅、加油站、车站、学校、医院、停车场,可以预先定义一个或多个;根据所述交通状态评价指标EW,从所述地点中确定可以避让的拥堵目标地点和目标地点位置类型;根据所述拥堵目标地点对应的位置类型,排除可以避让的拥堵目标地点的位置类型为经停预设位置类型d的路线,从已建立的交通历史数据库中确定与排除后的所述拥堵目标地点对应的交通方案参考优化信息,即避让的拥堵地点;根据所述目标参考优化信息,生成所述目标地点的交通方案。
[0012]第三步,用户选择最合适的驾驶路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引入实时路况的测算方法,均衡交通时长和路程信息,启用实时路况的整体测算方法或启用实时路况的分割测算方法,更为准确的估算候选路线每个路段的交通通行时间,能够帮助用户更加准确的预估未来的交通拥堵情况。
[0015]2)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的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采用交通历史大数据测算方法,
结合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和公共交通数据,能够高效精准获取实时交通数据和历史交通数据,为精细化的交通导航预测提供了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用户根据历史路况预测时间推算路线切换,排除因历史数据不够精准导致的预测偏差,有效减少大数据计算的数量,节约测算资源,提升预估准确度。
[0016]3)避免路线切换不够灵活,自动规划包括用户需要途经的经停地点或经停点类型,从而使路径规划效率高,能够自适应的调整用户对出行的需求信息,更精准的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交通导航实时准确性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导航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目的地址、始发地址、一个或多个经停地点或经停类型,生成导航请求发送给导航服务器;其中,始发地址缺省默认为用户当前GPS实时定位的地址;第二步,导航服务器实时获取当前的路况信息,导航服务器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况信息计算候选路线;候选路线按照用户预定义,分别为时间优先、时间和距离的均衡优先两种选择模式,缺省默认候选路线模式为时间和距离的均衡优先;导航服务器依据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生成交通方案,发送至用户的导航终端;其中,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况信息计算候选路线,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采用交通历史大数据测算方法,获取从始发地址a到目的地址b、途经经停地点c1,c2,
……
,cn的多条候选路线的平均交通距离S1,不限出发时刻的时段R内交通历史大数据的平均交通时间T1,以及限定出发时刻的时段R内交通历史大数据的平均交通时间T2,其中,时段R根据城市交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交通历史大数据的数据量进行定义,在此取值为7天;当S1大于等于预设交通距离门限S,或T2减去T1时长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门限T时,启动实时路况的分割测算方法;当S1小于预设交通距离门限且T2与T1时长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门限时,启用实时路况的整体测算方法;导航服务器依据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平台生成交通方案,具体为:根据时段R1内每个出行时刻平均交通时间T2中目标区域内产生的历史出行数据,剔除因道路施工、临时交通管制、突发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的特殊路况特征p导致的特殊路况数据,生成历史交通拥堵时间分布模型O1(a,b,c1,c2,
……
,cn,d,R1,T2);根据时段R2内每个出行时刻平均交通时间T2中目标区域内产生的历史出行数据,将因道路施工、临时交通管制、突发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的特殊路况特征p导致的特殊路况数据,生成特殊路况历史交通拥堵时间分布模型O2(a,b,c1,c2,
……
,cn,d,p,R2,T2),结合当前目标区域内公交GPS、汽车G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典李汉飞陆虎朱墨何继红温卫华卢火平李健民王琢玉张海雷阎泳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