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模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2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模成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纸模成型机包括:湿坯成型装置,所述湿坯成型装置包括翻转吸浆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翻转吸浆机构上方的冷压模;热压成型装置,所述热压成型装置有两台,为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热压成型装置和第二热压成型装置;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直角坐标机械手,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湿坯成型装置和热压成型装置之间,所述滑动组件一端延伸到支撑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纸模成型机简单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将转移装置集成在成型机中,减少工人的精神压力。减少工人的精神压力。减少工人的精神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模成型机


[0001]本技术涉及纸模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纸模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泡沫塑料制品越来越受到限制,泡沫塑料一次性快餐具已经禁止生产和销售,而用作工业内包装的泡沫塑料制品也成为我国商品迈出国门的一大障碍。“以纸代塑”已经成为新的主流。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纸浆餐具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还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有效应对塑料制品泛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
[0003]现有的纸模成型机能完成纸模的成型和烘干,如申请号为CN201910981812.1、名称为《一种纸模成型机》中公开了一种常见的纸模成型机,包括:机架、工作腔、模具、进浆组件、排气管组件及两烘干组件,所述两烘干组件分别位于工作腔的两侧。在生产过程中,工作腔中的纸模湿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进行取放、转移至两侧的烘干组件中进行烘干定型。常用的机械手有六轴机器人,或如申请号为CN201710807522.6、名称为《智能纸模成型机器人》中公开的一种双层机械臂的桁架机器人。这种纸模成型机仍需要工人配合进行后续的工作,且工人的工位通常就在这种大型机器人的旁边,尽管有保护网的隔离,但这些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仍会给工人带来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并且,这种结构形式的纸模成型机其后续的工序也较难进行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模成型机,其简单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将转移装置集成在成型机中,减少工人的精神压力。
[0005]一种纸模成型机,包括:
[0006]湿坯成型装置,所述湿坯成型装置包括翻转吸浆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翻转吸浆机构上方的冷压模,所述冷压模通过液压缸驱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0007]热压成型装置,所述热压成型装置有两台,为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热压成型装置和第二热压成型装置,所述热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机架、下工作台和烘干凹模,所述成型机架内设有成型工作区,所述下工作台通过滑动组件设置在成型机架上,所述烘干凹模设置在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面;
[0008]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直角坐标机械手,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湿坯成型装置和热压成型装置之间,所述滑动组件一端延伸到支撑台上,所述直角坐标机械手包括桁架、双轨式的纵向行走单元、横向行走单元、竖直升降单元和吸附托盘,所述吸附托板用于在所述湿坯成型装置中吸取湿坯并放置到移动至支撑台上的烘干凹模中;
[0009]所述纸模成型机与切边机组成一组生产单元,所述6组生产单元由一套油压系统
进行驱动,所述油压系统包括液压站、蓄能器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站包括6个单元控制阀台、连杆和液压油管路。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纸模成型机,将热压成型装置并列设置,滑动组件使烘干凹模滑至转移装置中,并通过设置在热压成型装置和湿坯成型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将纸模转移放置到烘干凹模上,避免了工人直接接触到转移设备,提高了机器的安全性。同时该纸模成型机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其自动化程度提高。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压成型装置还包括上工作台、成型液压缸和烘干凸模,所述上工作台设置在所述成型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上工作台在所述成型工作区内竖直升降,所述成型液压缸驱动所述上工作台升降,所述烘干凸模设置在所述上工作台的顶面并与所述烘干凹模对应配合。所述结构可实现对湿坯纸模进行加热烘干,同时保证其成型后有一定的硬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凹模底面设置有定型吸附口,所述定型吸附口与真空气泵连通。所述吸附口可对湿坯纸模进行定位和定型,保证烘干后的成品质量。
[0013]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凸模包括上气室板、设置在所述上气室板底面的上隔热板和设置在所述上隔热板底面的上模板,所述烘干凹模包括下气室板、设置在所述下气室板顶面的下隔热板和设置在所述下隔热板顶面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内部设有蛇形加热油路。所述烘干模具摒弃传统的通过加热板对模板进行加热的形式,直接将热油注入模具中对模具进行加热,减少了热传递中的热量消耗。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四周由侧隔热板包覆。通过设置隔热板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0015]进一步地,所述热压成型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烘干凹模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对烘干凹模温度进行控制,避免过渡烘干造成的纸模损伤。
[0016]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吸浆机构包括湿坯成型模具、转动支架、转轴、轴承座和电机;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所述转轴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套设在转轴上,其内设置有负压腔体,所述湿坯成型模具安装在所述转动支架上,其模具上的凹槽与所述负压腔体连通,所述电机与转轴固定,并带动所述转动支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湿坯成型模具转动至浆料中。所述翻转吸浆机构使得纸浆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模具中,从而获得厚度均匀的纸模,提高了纸模的良品率。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托盘上设有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可对纸模进行吸取,从而便于模具的转移。
[0018]进一步地,所述湿坯成型模具有两套,分别安装在所述转动支架的两侧,其凹槽开口朝外,所述冷压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其中一侧模具浸没在浆料中时,另一侧模具进行冷压工序。所述结构可实现在一侧模具进行吸附纸浆的时候,另一侧模具进行冷压定型,提高湿坯的成型效率。
[0019]进一步地,所述冷压模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冷压模具备一定的柔性,可实现与多套模具之间的配合,降低模具成本。
[002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湿坯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热压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烘干凹模和烘干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油压驱动方案平面布局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湿坯成型装置;11、翻转吸浆机构;111、湿坯成型模具;112、转动支架;113、转轴;114、轴承座;115、电机;12、冷压模;2、热压成型装置;21、成型机架;22、下工作台;23、滑动组件;24、上工作台;25、成型液压缸;26、烘干凹模;261、下气室板;262、下隔热板;263、下模板;28、烘干凸模;281、上气室板;282、上隔热板;283、上模板;3、转移装置;31、支撑台;32、直角坐标机械手;321、桁架;322、纵向行走单元;323、横向行走单元;324、竖直升降单元;325、吸附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坯成型装置,所述湿坯成型装置包括翻转吸浆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翻转吸浆机构上方的冷压模,所述冷压模通过液压缸驱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热压成型装置,所述热压成型装置有两台,为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热压成型装置和第二热压成型装置,所述热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机架、下工作台和烘干凹模,所述成型机架内设有成型工作区,所述下工作台通过滑动组件设置在成型机架上,所述烘干凹模设置在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面;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直角坐标机械手,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湿坯成型装置和热压成型装置之间,所述滑动组件一端延伸到支撑台上,所述直角坐标机械手包括桁架、双轨式的纵向行走单元、横向行走单元、竖直升降单元和吸附托盘,所述吸附托板用于在所述湿坯成型装置中吸取湿坯并放置到移动至支撑台上的烘干凹模中;所述纸模成型机与切边机组成一组生产单元,所述生产单元有6组并均由一套油压系统进行驱动,所述油压系统包括液压站、蓄能器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站包括6个单元控制阀台、连杆和液压油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装置还包括上工作台、成型液压缸和烘干凸模,所述上工作台设置在所述成型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上工作台在所述成型工作区内竖直升降,所述成型液压缸驱动所述上工作台升降,所述烘干凸模设置在所述上工作台的顶面并与所述烘干凹模对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凹模底面设置有定型吸附口,所述定型吸附口与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北京姜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韶能集团广东绿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