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弹簧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18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钮开关弹簧片,它包括底板和V形弹片,V形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的中部设有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从动悬臂,从动悬臂的两侧为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主动悬臂,主动悬臂与从动悬臂之间间隔适当距离,从动悬臂的两侧设有延伸至主动悬臂下方的联动支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簧片能满足大电流通断的要求,在实现电气功能转换的同时,使按钮兼具空行程和复位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性能稳定等有益效果,可广泛应用于车辆中控台、门板或者汽车仪表板上的控制按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钮开关部件,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在按钮带动下可与电路触点相接通或脱离并使按钮具有复位功能的弹簧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触点式按钮种类繁多,大多数是利用按钮下压拨动弹簧片上、下转动与电路板上的固定触点接通,按钮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易保持平衡,动作可靠性低,触点间的接触、分离速度慢,放电时间长、开关损耗大,如中国专利CN02219321.9公开的一种《小型按钮式开关》,它包括壳体、外接插针组及带有复位弹簧的推轴,推轴外端伸出壳体,里端部分和定位钩配合配合构成按钮复位结构,其推轴位于壳体内的部分上装有条装簧片,条状簧片的外表面和外接插针组弹性压紧接触,构成电路开关转转结构,这种结构的按钮开关虽具有触点压力大、动作可靠的优点,但仍存在结构复杂、抗疲劳强度低、易损坏等缺陷,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的按钮开关弹簧片。该弹簧片可使按钮在完成电器功能切换的过程中兼具空行程和复位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钮开关弹簧片,包括底板和V形弹片,V形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的中部设有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从动悬臂,从动悬臂的两侧为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主动悬臂,主动悬臂与从动悬臂之间间隔适当距离,从动悬臂的两侧设有延伸至主动悬臂下方的联动支臂。所述主动悬臂和从动悬臂由V形弹片一端开设两道纵向豁槽形成。所述主动悬臂的末端先折弯出一个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平面,再向下折弯出钩角。所述从动悬臂的末端先折弯出一个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平面,再向下折弯出钩角,其平面两侧为向下折弯的立板,两立板前侧分别向左右翻折出侧翼形成联动支臂。所述主动悬臂和从动悬臂末端的钩角呈90度。所述从动悬臂短于主动悬臂,从动悬臂的末端大致位于主动悬臂的中部。所述从动悬臂相对于主动悬臂向上翘起一定角度。所述从动悬臂上的联动支臂与主动悬臂的纵向间距为1mm~2mm。所述V形弹片与底板相固定的一端设有三个向下折弯的连接板,各连接板上均开设有定位孔,三个连接板围成一框形并插入底板与之相固定。所述V形弹片与底板相固定的一端向其折弯处逐渐变宽。本技术的弹簧片设有三个悬臂,当按下按钮时,和按钮装配在一起的滑块的两个脚下压外边两个主动悬臂,来实现下压中的空行程,经过这段空行程后,碰到中间的从动悬梁,并通过联动支臂带动中间的从动悬梁一起向下运动,使其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分离,实现电气功能转换,整个弹簧片的力开始由外部两个主动悬梁形成,接着是由三个悬梁综合形成,并且在中间的时候可以锁住,再按一下按钮,弹簧片能够使按钮回复原位。本技术的弹簧片能满足大电流通断的要求,在实现电气功能转换的同时,使按钮兼具空行程和复位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性能稳定等有益效果,可广泛应用于车辆中控台、门板或者汽车仪表板上的控制按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按钮开关弹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按钮开关弹簧片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按钮开关弹簧片与按钮和接触桥金属触点相配合的动作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板 2——V形弹片3——连接板 4——定位孔5——豁槽 6——从动悬臂7——主动悬臂 8——从动悬臂上的折弯平面9——立板 10——联动支臂11——主动悬臂上的折弯平面 12——按钮13——压脚 14——接触桥15——金属点如图1、图2所示的按钮开关弹簧片,它主要由底板1和V形弹片2构成,V形弹片2的一端具有三个向下折弯的连接板3,该端向弹片折弯处逐渐变宽,各连接板3上均开设有定位孔4,三个连接板围成一框形并插入底板1与之相固定,V形弹片2的另一端开设有两道纵向豁槽5,从而形成三个悬臂,中间的为从动悬臂6,两边的为主动悬臂7,从动悬臂6短于主动悬臂7,其末端大致位于主动悬臂7的中部,并向上翘起一定角度,从动悬臂6的末端先折弯出一个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平面8,再向下折弯90度形成钩角,其平面8两侧为向下折弯的立板9,两立板9的前侧分别向左右翻折出侧翼形成联动支臂10,联动支臂10延伸至主动悬臂7的下方,与主动悬臂7的纵向间距设计为1mm~2mm,以便提供空行程,主动悬臂7的末端先折弯出一个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平面11,再向下折弯90度形成钩角。如图3所示的弹簧片在使用时的动作过程。图a是原始位置,按钮12处于原始不动的状态.,装在按钮12中的滑块的两个压脚13顶在弹片的两个主动悬臂7上,弹簧片中间的从动悬臂6和接触桥14上的金属点15接触;图b是1.5mm空行程以后的状态,装在按钮12中的滑块的两个压脚13把弹片的两个主动悬臂7往下压1.5mm以后,这两个主动悬臂7和中间的从动悬臂6伸出的两个侧翼接触,开始让中间的从动悬臂6往下运动,使之于接触桥14上的金属点15从接触状态脱离,实现功能转换;图c是按钮下压3.5mm之后,停留在这个位置,称为锁死状态,让系统保持这种功能状态,此时,弹片的三个悬臂几乎弯曲成同一角度,并远离接触桥14的接触点;图d是解除锁定的复位示意图。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如V形弹片的一端通过其他方式与底板相固定,或各悬臂的末端折弯成其他适宜的形状,或从动悬臂两侧的联动支臂制成其他便于推压的形状等等。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开关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V形弹片,V形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的中部设有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从动悬臂,从动悬臂的两侧为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主动悬臂,主动悬臂与从动悬臂之间间隔适当距离,从动悬臂的两侧设有延伸至主动悬臂下方的联动支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钮开关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V形弹片,V形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的中部设有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从动悬臂,从动悬臂的两侧为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主动悬臂,主动悬臂与从动悬臂之间间隔适当距离,从动悬臂的两侧设有延伸至主动悬臂下方的联动支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臂和从动悬臂由V形弹片一端开设两道纵向豁槽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臂的末端先折弯出一个与按钮压脚相对应的平面,再向下折弯出钩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悬臂的末端先折弯出一个与接触桥金属触点相对应的平面,再向下折弯出钩角,其平面两侧为向下折弯的立板,两立板前侧分别向左右翻折出侧翼形成联动支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菊张志敏托彼亚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