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97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它包括雨水井、溢流管、排污管、蓄水池连接管,雨水井为浆砌石的腔体结构,雨水井的腔内设有干砌石构成的过滤层,过滤层与雨水井的侧壁之间形成蓄水过渡腔,蓄水池连接管与蓄水过渡腔连通,溢流管位于蓄水池连接管上方且与雨水井的腔体内连通,排污管与雨水井的底连通,雨水井的腔体内设有可转动的盖板,盖板位于排污管的上方、蓄水池连接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道路上的雨水只是单一地引流至收集池,增加收集池净化处理的压力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雨水井集、净化、调蓄一体减轻收集池净化处理的压力,让蓄水池能发挥更大的调蓄作用,提高雨水利用率。高雨水利用率。高雨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的调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调蓄是指下雨时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在调蓄池中,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把调蓄池中的水排出,将蓄存的水释放,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雨水降落到路面之后,在地面产生径流,初期道路雨水径流进入连接收集池的管道再进入收集池,经过处理排出释放。初期道路雨水收集是对人行道边上的雨水进行收集。目前,对人行道边上的雨水只是单一地引流至收集池,由收集池调蓄、净化雨水,增加了收集池净化处理的压力,而现有市政雨水管道又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人行道边上的雨水只是单一地引流至收集池,增加收集池净化处理的压力的缺陷,提供一种集人行道边上的初期雨水收集、净化、调蓄一体的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减轻收集池净化处理的压力,充分利用现有市政雨水管对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分流,达到提高雨水利用率,提高下雨时道路的排水速度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它包括雨水井、溢流管、排污管、蓄水池连接管,所述雨水井为浆砌石的腔体结构,所述雨水井的腔内设有干砌石构成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雨水井的侧壁之间形成蓄水过渡腔,所述蓄水池连接管与蓄水过渡腔连通,所述溢流管位于蓄水池连接管上方且与雨水井的腔体内连通,所述排污管与雨水井的底连通,所述雨水井的腔体内设有可转动的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排污管的上方、蓄水池连接管的下方。
[0005]雨水井设置在人行道边。溢流管与市政雨水管连通。排污管与市政污水管连通。蓄水池连接管与海绵城市雨水蓄水池连通。过滤层由干砌石构成,可以透水,杂物不能透过。天下雨,道路上的雨水径流进入雨水井,透过过滤层进入蓄水过渡腔,经过蓄水池连接管流入海绵城市雨水蓄水池,即可使用。减轻了蓄水池集中净化水的压力,增加了蓄水池容积,让蓄水池能发挥更大的调蓄作用,提高雨水利用率。如果雨水流量太大,雨水井的水位上升超过溢流管口,雨水进入溢流管流入市政雨水管网分流。充分利用市政雨水管网,节约资源。过滤层挡住的污物落到盖板上,盖板转动,即可将污物送入市政污水管,既利用了市政污水管网,又清除了污物,保证雨水井滤水有效,下雨时道路的排水畅通。
[0006]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对应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齿条,所述雨水井设有拉索、转轮,所述转轮位于雨水井的上部,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与齿条的两端面固定,所述拉索与转轮缠绕连接。盖板覆盖整个雨水井底。盖板分成若干条,每条盖板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转轴。两个转轴的轴线重合。齿轮与转轴同轴固定。拉索在转轮上至少缠绕一圈。转轮转动,一侧拉索绕转轮的侧面卷入,另一侧绕转轮的侧面退
出,拉索拉动齿条移动。齿条的齿与齿轮的齿啮合,齿轮转动,盖板以转轴的中轴线为轴线转动,覆盖在盖板上的污物掉入雨水井的底部,在雨水井底部少量的积水冲刷下经过排污管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清除污物方便,减小维护的劳动强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为T形,所述手柄的下端与转轮的上表面固定,所述手柄的上端悬空。T形手柄方便握持和旋转,操作简单,维护使用方便。
[0008]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的上端设有雨水蓖子。过滤树叶之类的大面积物,提高过滤层的滤水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设有纳物挂篮,所述挂篮位于雨水蓖子下方、溢流管上方。对通过雨水蓖子的污物进一步拦截,使得过滤层的滤水效果更好。
[0010]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的底部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斗状结构,所述排污管与雨水井的底部的最低处连通。污物能够方便进入污水管网,排出污物更方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雨水井集、净化、调蓄一体减轻收集池净化处理的压力,让蓄水池能发挥更大的调蓄作用,提高雨水利用率。用现有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来溢流、排污,既保证了雨水井排水畅通,又充分地利用了现有资源,适用于旧城改造,使用范围广。维护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3]附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4]附图3为图1中B向视图;
[0015]附图4为本技术盖板转动时的剖视图。
[0016]图中:
[0017]雨水井1;雨水蓖子2;纳物挂篮3;溢流管4;蓄水过渡腔5;过滤层6;盖板7;触摸显示屏8;排污管9;蓄水池连接管10;齿条11;转轴12;齿轮13;拉索14;转轮15;手柄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它包括雨水井1、溢流管4、排污管9、蓄水池连接管10。雨水井1设置在人行道边的路面下。雨水井1为上端开口的腔体结构。雨水井1由浆砌石构成密封腔体。雨水井1的腔内设有过滤层6。过滤层6由干砌石构成,可以透水。过滤层6与雨水井1的侧壁平行。过滤层6与雨水井1的侧壁之间形成过蓄水过渡腔5。蓄水池连接管10的一端与蓄水过渡腔5连通。蓄水池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海绵城市雨水蓄水池(图中未示)连通。蓄水池连接管10与蓄水过渡腔5的连接口位于蓄水过渡腔5靠近雨水井1的底。溢流管4位于蓄水池连接管10上方。溢流管4的一端与雨水井1的腔体内连通。溢流管4与雨水井1的连接口靠近雨水井1的开口。溢流管4的另一端与市政雨水管连通。排污管9与雨水井1的底连通。雨水井1的底部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斗状结构。排污管9的一端与雨水井1的底部的最低处连通。排污管9的另一端与市政污水管连通。雨水井1的上端设有雨水蓖子2。雨水蓖子2覆盖雨水井1的开口。雨水蓖子2的上表面与路面齐平。雨水井1设有纳物挂篮3。纳
物挂篮3为透水且不易腐烂的编织篮子或袋子。纳物挂篮3位于雨水蓖子2下方、溢流管4上方。纳物挂篮3在过滤层6围成的腔体中。雨水井1的腔体内设有可转动的盖板7。盖板7位于排污管9的上方、蓄水池连接管10的下方。
[0021]如图2所示,盖板7覆盖整个雨水井1底。盖板7分成若干条。盖板7对应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有转轴12。每条盖板7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转轴12。两个转轴12的轴线重合。转轴12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连接有齿条11。齿轮13与转轴12同轴固定。两个转轴12均可以连接齿轮13。本实施例以一个转轴12连接齿轮13为例说明。转轴12分别与雨水井1的下部靠近雨水井1的底的一对侧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雨水井1的侧壁设有一个腔体,在该腔体中转轴12与齿轮13固定。齿条11位于齿轮13的下方。齿条11的齿与齿轮13的齿啮合。
[0022]如图1、3所示,雨水井1设有拉索14、转轮15、手柄16。转轮15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它包括雨水井(1)、溢流管(4)、排污管(9)、蓄水池连接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为浆砌石的腔体结构,所述雨水井(1)的腔内设有干砌石构成的过滤层(6),所述过滤层(6)与雨水井(1)的侧壁之间形成蓄水过渡腔(5),所述蓄水池连接管(10)与蓄水过渡腔(5)连通,所述溢流管(4)位于蓄水池连接管(10)上方且与雨水井(1)的腔体内连通,所述排污管(9)与雨水井(1)的底连通,所述雨水井(1)的腔体内设有可转动的盖板(7),所述盖板(7)位于排污管(9)的上方、蓄水池连接管(1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对应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连接有齿条(11),所述雨水井(1)设有拉索(14)、转轮(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铭金璐娴方祝红沈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