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体传力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479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包括门槛梁、前围侧内板、前围加强横梁和纵梁,所述门槛梁平行于纵向的安装于车体,所述前围加强横梁沿横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前围内板沿竖直方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纵梁平行于门槛梁的安装在前围加强横梁上,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车体传力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因要在地板下部布置电池包,因此须将下车体尽可能设计的平整,传统的靠纵梁为主的传力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布置需求,因此需取消纵梁中段,门槛梁腔体做大做强,将纵梁前段的主要碰撞力向两侧门槛梁分散,进而传递至整车。
[0003]现有设计一般通过在纵梁前段后部做两个较大的扇形接头,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和中通道,又通过直角对接的形式将碰撞力传递至前围加强横梁,再由A柱直角传递至门槛,弧形及直角的力学分散传递效果不佳,且各传力路径的环状闭合线路较曲折,总难以达到原纵梁中段与纵梁前段直线对接的传力效果,需不断的提高零部件的强度和料厚才能满足碰撞性能要求,对成本、轻量化及工艺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急需提出更优的传力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0004]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前车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梁、前围侧内板、前围加强横梁和纵梁,所述门槛梁平行于纵向的安装于车体,所述前围加强横梁沿横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前围内板沿竖直方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纵梁平行于门槛梁的安装在前围加强横梁上,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横梁包括前围上加强横梁和前围下加强横梁,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和前围下加强横梁沿竖直方向连接,且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的底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与前围下加强横梁形成第一加强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连接所述前围侧内板,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连接所述门槛梁,所述门槛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门槛梁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加强板和前围下加强横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内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沿横向所述前围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和前围上加强横梁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侧内板和门槛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沿横向所述第一加强腔室与门槛梁之间的前围上加强横梁,沿纵向背离门槛梁凸出形成第二加强腔室,所述纵梁连接在第二加强腔室沿纵向的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颜伏伍滕朝艳赵正学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