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刀进给装置及轴承套圈加工车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05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刀进给装置及轴承套圈加工车床,车刀进给装置通过在拖板机构上设置挡屑板,拖板机构带动车刀移动至车削工位的同时并带动挡屑板移动至车削工位,可利用挡屑板在轴承套圈加工车床之主轴机构的主轴处分隔形成车削加工区与接料区。这样,车削加工区产生的铁屑在挡屑板的阻挡作用下,既可防止车削加工区产生的铁屑飞溅至接料区的下料轨道上,有效防止轴承套圈在下料轨道上出现卡料而碰触损伤,又可缩短位于接料区的接料斗的运动行程,进而缩短接料斗接料的时间,从而提高轴承套圈加工车床加工轴承套圈的效率。而在轴承套圈加工车床完成轴承套圈的车削加工时,拖板机构带动车刀退刀的同时并带动挡屑板远离车削工位。离车削工位。离车削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刀进给装置及轴承套圈加工车床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套圈加工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车刀进给装置及轴承套圈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0002]在轴承套圈自动化加工过程中,由于轴承套圈加工车床车削加工轴承套圈时会产生铁屑,飞溅的铁屑容易掉落至下料装置的下料轨道,导致轴承套圈无法沿着下料轨道的料道滚动而出现卡料,造成轴承套圈在料道中发生碰撞并堆积,容易磕碰损伤轴承套圈。并且,为了避免轴承套圈车削加工产生的铁屑掉入下料装置的接料斗中,通常是将接料斗设置为在轴承套圈车削加工时远离车床之主轴机构且在轴承套圈车削加工完成时移动至车床之主轴机构的运动部件,由于接料斗的运动行程一般为150mm,延长了接料时间,从而影响轴承套圈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刀进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承套圈加工车床车削加工轴承套圈产生的铁屑掉落至下料轨道而出现卡料,且接料斗的运动行程较长导致延长接料时间而影响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刀进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刀进给装置,用于轴承套圈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刀,用于对轴承套圈进行车削加工;拖板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车刀移动至车削工位并控制所述车刀的进给量;刀架,设置于所述拖板机构上,用于将所述车刀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拖板机构上;以及挡屑板,设于所述拖板机构上,用于在所述轴承套圈加工车床之主轴机构的主轴处分隔形成车削加工区与接料区,并阻挡所述车削加工区产生的铁屑,所述车削工位位于所述车削加工区;其中,在所述轴承套圈加工车床车削加工轴承套圈时,所述拖板机构带动所述车刀移动至所述车削工位的同时,所述拖板机构带动所述挡屑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挡屑板分隔形成所述车削加工区与所述接料区的预设位置,且在所述轴承套圈加工车床完成轴承套圈的车削加工时,所述拖板机构带动所述车刀退刀的同时,所述拖板机构带动所述挡屑板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刀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板机构包括可沿第一方向带动所述车刀进给的第一拖板、驱动所述第一拖板移动的动力机构、可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拖板上的第二拖板,以及驱动所述第二拖板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刀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拖板上,所述挡屑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拖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刀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进给装置还包括具有所述挡屑板的挡屑组件,所述挡屑组件还包括将所述挡屑板支撑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拖板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