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620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10:初始化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S、滚刀的加工位置j以及滚刀的最大加工行进路程W;S120:获取加工件尺寸数据;S130:根据加工件尺寸数据计算参与加工行程向量中的行程单量;S140:基于参与加工行程向量和总的加工行程向量计算滚刀的初始加工位置;S150:基于参与加工行程向量更新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S160:以更新后的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以及初始加工位置进行下一次滚刀加工任务。改进了现有技术无法根据生成零件加工状况自适应优化窜刀量,对提升滚刀利用率有较大意义。率有较大意义。率有较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齿面精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齿轮生成过程中,需要利用滚齿机的滚刀将圆柱体金属件铣削出每一个刀齿,但由于滚齿机每次仅能与最多3个刀齿接触,因此只有一小段滚刀参与工作,使得滚刀中参与工作的刀齿磨损严重。因此,为了能继续使用滚刀,需要将工件加工位置水平移动,以便其他段的滚刀只能够的刀齿参与工作,从而实现磨损均衡,延长滚刀寿命,即进行窜刀操作。传统窜刀操作往往利用计件方式,即加工1

2个工件后,进行一定距离窜刀,加工件数量和移动距离都是固定的,因此在需要加工的齿轮尺寸变化较大时,往往会对滚刀的刀齿产生磨损程度不均的情况,导致滚刀利用率不佳。因此,如何根据零件加工状况自适应优化窜刀量,对提升滚刀利用率有较大意义。
[0003]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和系统改进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10:初始化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S、滚刀的加工位置j以及滚刀的最大加工行进路程W;S120:获取加工件尺寸数据;S130:根据加工件尺寸数据计算参与加工行程向量中的行程单量;S140:基于参与加工行程向量和总的加工行程向量计算滚刀的初始加工位置;S150:基于参与加工行程向量更新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S160:以更新后的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以及初始加工位置进行下一次滚刀加工任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0包括:S1101:记录滚刀总长度L;S1102:以机械上每次窜刀的最短移动距离L1作为单位长度;S1103:将整个滚刀总长度L均分为n段;S1104:初始化滚刀总的加工行程向量S,其中包含n个元素,每个元素初始化为0;S1105:将滚刀的加工位置初始化为j=1;S1106:记录在可接受磨损程度下,允许的最大加工行程W为初始化后的最大加工行进路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0包括:S1201:获取加工部件圆柱体高度h、加工部件半径r以及加工部件齿数x。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0包括:S1301:根据预设的加工时间t计算加工行程q=h*t;S1302:基于预设的滚刀参与加工齿数x

计算加工切面覆盖滚刀长度;S1303:基于加工切面覆盖滚刀长度计算参与工作滚刀段数;S1304:初始化参与加工行程向量S

,其中包含n

个元素,每个元素初始化为0;S1305:基于所述加工行程q和参与工作滚刀段数n

计算所述参与加工行程向量S

中的第i个元素的数值S

[i],其中i∈(1,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02中的加工切面覆盖滚刀长度的计算公式包括:加工角度加工弧对应径长其中,x

为滚刀参与加工齿数,r为加工部件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加工行进路程的滚齿机窜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02中的参与加工行程向量S

中的第i个元素的数值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文潘梨帅周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