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慧专利>正文

可逆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463 阅读:5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电源线相序的可逆接触器。其结构是:它的电磁衔铁两侧各有一个电磁铁,它的动触头两侧各有一个静触头,电磁衔铁和动触头通过一根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一台装置就可方便地完成电路的通、断与换相功能;避免了误操作及触点粘连时发生的短路现象。(*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具体说,是一种可换相的可逆接触器的结构。现有的接触器主要由带有电磁铁及电磁衔铁的电磁装置和带有一组动触头及一组静触头的接触器合构成。电磁衔铁和动触头通过可使它们连动的转轴连接。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电磁衔铁转向电磁铁,通过与其连接的转轴的转动,使动触头同时转向静触头,从而动触头与静触头连接;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消失后,电磁铁与电磁衔铁间的引力消失,在弹簧的作用下,电磁衔铁复原,从而与其连动的动触头也反回原位,动、静触头断开。用这种接触器作电机换相器时,必须用两台接触器构成,并且会出现两台接触器同时吸合,造成短路现象。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接触器,它能通、断电路,又能交换电源线相序;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仅有一组触点连通。为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普通接触器的电磁衔铁3的另一侧与电磁铁4对称位置处装有反向电磁铁5;接触器盒2中的动触头L1的另一侧与静触头L2对称位置处装有反向静触头L3。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了反向电磁铁和反向静触头,一台装置就可以方便地完成电路的通、断与换相功能;避免了误操作及触点粘连时发生的短路现象。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触器盒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三相交流可逆接触器,它有三个都装有动触头L1、静触头L2和反向静触头L3的接触器合Ⅰ、Ⅱ和Ⅲ组成,并通过同一根可使它们的动触头与电磁衔铁连动的转轴9连接,触点外壳为灭弧罩10可兼作接触器盒。电磁铁、反向电磁铁和电磁衔铁同装于电磁系统盒1内。图4为可逆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6为复位弹簧;7为电磁铁上的电磁线图;8为反向电磁铁上的反向电磁线圈。图5为用作三相电机换相的可逆接触器的电路。每个接触器盒Ⅰ、Ⅱ和Ⅲ中的静触头L1-1、L1-2和L1-3分别与可逆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A、B和C端连接;接触器盒Ⅰ中的静触头L2-1和接触器盒Ⅲ中的反向静触头L3-3连接,作为输出端a;接触器盒Ⅱ中的静触头L2-2和接触器盒Ⅱ中的反向静触头L3-2连接,作为输出端b;接触器盒Ⅲ中的静触头L2-3和接触器盒Ⅰ中的反向静触头L3-1连接,作为输出端C。上述可逆接触器上的反向电磁铁上的反向电磁线圈8与一个常闭型停止按钮ST2和一个常开型启动按钮CL2串联后与电磁铁上的电磁线圈7及与其串联的停止按钮ST1和启动按钮CL1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逆接触器,主要由带有电磁铁及电磁衔铁的电磁装置和带有一组动触头及一组静触头的接触器盒构成,电磁衔铁和动触头通过可使它们连动的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电磁铁衔铁的另一侧与电磁铁对称位置处装有反向电磁铁,接触器盒中的动触头的另一侧与静触头对称位置处装有反向静触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逆接触器,主要由带有电磁铁及电磁衔铁的电磁装置和带有一组动触头及一组静触头的接触器盒构成,电磁衔铁和动触头通过可使它们连动的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电磁铁衔铁的另一侧与电磁铁对称位置处装有反向电磁铁,接触器盒中的动触头的另一侧与静触头对称位置处装有反向静触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有三个都装有动触头、静触头和反向静触头的接触器盒通过同一根可使它们的动触头与电磁衔铁连动的转轴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逆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接触器盒Ⅰ、Ⅱ和Ⅲ中的静触头L1-1、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慧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