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85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复位弹簧、顶针板、面针板、回程杆和缓冲件;底板的上方依次设有顶针板、面针板,方铁设于底板的两侧,方铁的底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方铁的顶面安装有动模板;回程杆设于面针板上且贯穿动模板,复位弹簧套接于回程杆;顶针板设有缓冲槽,缓冲件置于缓冲槽,并与回程杆的底端连接,缓冲件的高度高于缓冲槽的高度;开模状态时,在缓冲件的作用下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的分型面,从而解决了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及其相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在开模后,利用推出机构将产品推离型芯,复位后进行合模,继续下一个注塑的动作,而在模具中所设有的回程杆,其作用是在合模的最后阶段时,利用合模的分型面压动回程杆末端,协助回程弹簧推动针板归到最初位置,从而带动并迫使顶针、直顶和斜顶等结构复归到原位,继续注塑的动作。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回程杆末端与分型面的配合公差精度要求较高,配模时需要使用红丹进行验证;模具合模时,在合模力的作用下,推动顶针板及带动顶针、直顶、斜顶等结构复位的速度不会减,反而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在最后完全合模的瞬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如直顶、斜顶瞬间归位,导致吻合度不理想,如果在瞬间作用力不损坏的话,就要求使用的直顶、斜顶与B板的材料要具有很好的冲击性与耐磨性;或出现针板归位后,由于直顶杆、斜顶杆长度调整不完善或由于冲击力的反弹,造成直顶和斜顶不能完全归位,凸起高度超过注塑的产品厚度时,就会撞坏型腔部位;直顶或斜顶顶端,有一部分是属于分型面,由于不能完全归位,哪怕凸起高度比分型面多出一点点,都会损坏型腔侧的分型面。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当模具在注塑机上进行反反复复的开合模动作,就导致了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用于解决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复位弹簧、顶针板、面针板、回程杆和缓冲件;所述底板的上方依次设有顶针板、面针板,所述方铁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方铁的底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方铁的顶面安装有所述动模板;所述回程杆设于所述面针板上且贯穿所述动模板,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回程杆;所述顶针板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件置于所述缓冲槽,并与所述回程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缓冲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缓冲槽的高度;开模状态时,在缓冲件的作用下所述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
[0006]本申请中,模具的动模板由设于底板两侧的方铁支撑,注塑完成后推出产品的动作主要通过面针板、顶针板、回程杆、复位弹簧来完成,顶出后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复位,当模具完成推出产品的动作后,模具处于开模的状态,在回程杆底端所设置的缓冲件作用下,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的分型面,缓冲件置于缓冲槽内,缓冲槽开设于顶针板,在不影响顶针板的强度的同时方便了安装,模具进行合模时,由于缓冲件的缓冲作用,
且回程杆的顶端面与分型面存在高度差,使得回程杆在最后合模时缓和复位的同时,带动了各个结构缓和复位;在合模的最后瞬间,降低了合模速度,减缓了合模对模具各零件所带来的冲击力,科学运用了合模力,有效保护了模具各零件,延长了模具各零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回程弹簧作用下不能彻底归位或归位反弹的可能,解决了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7]可选地,所述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的高度差值范围为1mm至4mm。运用合适的高度差值,保证合模后模具的正常使用,不会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
[0008]可选地,所述缓冲件为机械弹簧或橡胶弹簧。机械弹簧与橡胶弹簧都能实现合模后的缓冲作用,且较易实施,节约成本。
[0009]可选地,所述面针板上与所述顶针板的接触面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回程杆的底端嵌设与所述限位台阶。
[0010]可选地,所述顶针板的下方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开模状态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开模状态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合模状态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用于解决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0017]为使得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包括动模板1、方铁2、底板3、复位弹簧4、顶针板5、面针板6,回程杆7与缓冲件8,底板1的上方依次设有顶针板5、面针板6,方铁2设于底板3的两侧,且方铁2的底面与底板3固定连接,方铁2的顶面安装有动模板1,回程杆7设于面针板6上且贯穿动模板1,复位弹簧4套接于回程杆7,顶针板5设有缓冲槽51,缓冲件8置于缓冲51,并与回程杆7的底端连接,缓冲件8的高度高于缓冲槽的高度,开模状态时,在缓冲件8的作用下,回程杆7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1的分型面。
[0019]模具中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推出机构来推出产品;推出时,顶针板5与面针板6往动模板1的方向动作,进而复位弹簧4被压缩,复位时,复位弹簧4的弹簧力发挥作用,顶针板5与面针板6归位,模具处于开模状态,置于缓冲槽51的缓冲件8与回程杆7的底端连接,在
缓冲件8的作用下,回程杆7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1的分型面;通常情况下其他模具在开模状态时,为了保证注塑成品的质量与注塑的正常进行,回程杆的顶端面需与动模板的分型面平齐,两者之间的高度公差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利用红丹进行配模来验证,在本申请中,开模状态下回程杆7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1的分型面,而可省略红丹来配模这一步骤,节省生产时间与成本;缓冲槽51开设于顶针板5,在不影响顶针板的强度的同时方便了安装;当模具合模时,在合模的最后瞬间,当合模合至高于分型面的回程杆7的顶端面,缓冲件8具有弹力,在缓冲件8的缓冲作用力下,保证了回程杆7的缓和归位,并带动模具的推出机构各零件缓和复位,直至彻底归位;当合模后,回程杆7通过压制缓冲件8而往下复位,缓冲件8被压缩,回程杆7的顶端面回至于分型面平齐,保证注塑工作的正常运行,由于缓冲件8所带来的缓冲作用,使得合模的最后瞬间,较大的合模力得到缓冲,减缓对模具各零件的冲击力,延长了各零件的使用寿命,且得到缓冲的合模力使得合模的噪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复位弹簧、顶针板、面针板、回程杆和缓冲件;所述底板的上方依次设有顶针板、面针板,所述方铁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方铁的底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方铁的顶面安装有所述动模板;所述回程杆设于所述面针板上且贯穿所述动模板,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回程杆;所述顶针板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件置于所述缓冲槽,并与所述回程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缓冲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缓冲槽的高度;开模状态时,在缓冲件的作用下所述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敏陈军华何建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