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268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车,该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缸、信号阀组、溢流阀组、第一油源、第二油源、油箱以及蓄能器,第一油源与主油缸连通;信号阀组在主油缸和溢流阀组之间;第二油源可与主油缸的有杆腔连通,在第二油源和主油缸之间设有蓄能器;主油缸的活塞朝主油缸的无杆腔运动至预设位置后,主油缸通过信号阀组向溢流阀组发送信号油,使得溢流阀组溢流,并使得第一油源提供至主油缸的无杆腔的油压小于第二油源和蓄能器提供的油压;主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源和蓄能器连通后,使得主油缸有杆腔的油压大于主油缸无杆腔的油压。该液压系统在电磁阀故障的情况下,主油缸也能完成回退,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统的可靠性。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车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泵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包括溢流阀组,溢流阀组设有电磁阀,在电磁阀得电的情况下,第一油源为液压系统提供正常油压,当电磁阀不得电情况下,液压系统处于失压状态。现有的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必须在该电磁阀不得电的情况下,主油缸的活塞才能移动至主油缸的无杆腔的底壁以完成回退,在该电磁阀故障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完成回退,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车,能够避免因电磁阀故障使得主油缸的活塞无法回退,使液压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缸、信号阀组、溢流阀组、第一油源、第二油源、油箱以及蓄能器,
[0005]第一油源与主油缸连通;
[0006]信号阀组设置在主油缸和溢流阀组之间;
[0007]第二油源能够与主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蓄能器设置在第二油源和主油缸之间;
[0008]主油缸的活塞朝主油缸的无杆腔运动至预设位置后,主油缸通过信号阀组向溢流阀组发送信号油,使得溢流阀组溢流,并使得第一油源提供至主油缸的无杆腔的油压小于第二油源和蓄能器提供的油压;
[0009]主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源和蓄能器连通后,使得主油缸有杆腔的油压大于主油缸无杆腔的油压。
[0010]可选地,主油缸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信号阀组包括第一信号阀组和第二信号阀组,溢流阀组包括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
[0011]第一信号阀组设置在第一主油缸和溢流阀组之间,第二信号阀组设置在第二主油缸和溢流阀组之间;
[0012]第一主油缸通过第一信号阀组传递信号油至第一控制口,第二主油缸通过第二信号阀组传递信号油至第二控制口。
[0013]可选地,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能够与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能够与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0014]可选地,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球阀与第二油源和蓄能器连通。
[0015]可选地,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设有第一限位油缸,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设有第二限位油缸,第一限位油缸和第二限位油缸能够与油箱或第二油源连通。
[0016]可选地,该液压系统还包括退砼阀组,退砼阀组设置在第一限位油缸和第二限位油缸与第二油源之间,第一限位油缸和第二限位油缸通过退砼阀组与油箱或第二油源连通。
[0017]可选地,退砼阀组包括二位四通电磁阀和单向阀,二位四通电磁阀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以及第三连接口,单向阀设置在第一连接口和第二油源之间,第二连接口和油箱连通,第三连接口与第一限位油缸和第二限位油缸连通。
[0018]可选地,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之间通过无杆腔连通阀组连接,无杆腔连通阀组用于控制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连通。
[0019]可选地,无杆腔连通阀组包括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第一插装阀包括第一主油口、第二主油口及第三控制口,第二插装阀包括第三主油口、第四主油口及第四控制口;
[0020]第一主油口和第三主油口连通并与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主油口和第四主油口连通并与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三控制口和第四控制口与第二油源选择性连通。
[00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上述的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油缸的活塞朝主油缸无杆腔运动至预设的位置后,溢流阀组工作降低了第一油源的油压,从而使得主油缸的无杆腔的油压降低,即使在电磁阀得电的状态下,工作人员仅需将主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源连通和蓄能器连通后,也能使得主油缸有杆腔的油压维持大于主油缸无杆腔的状态,从而使得油缸的活塞退回至主油缸无杆腔的底壁,如此设置,在电磁阀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使得主油缸完成回退,使得液压系统更加稳固。
[002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
[0026]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阀组和主油缸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7]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溢流阀组液压原理示意图;
[0028]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无杆腔连通阀组液压原理示意图;
[0029]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退砼阀组液压原理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主油缸1;第一主油缸1';第二主油缸1”;第一出口1a;第二出口1b;第三出口1c;信号阀组2;第一信号阀组2';第二信号阀组2”;溢流阀组3;第一控制口3a';第二控制口3a”;主插装阀31;换向阀32;缓冲溢流阀33;主溢流阀34;电磁阀35;第一先导油路X;第二先导油路Y;第一限位油缸4';第二限位油缸4”;无杆腔连通阀组5;第一插装阀51;第二插装阀52;第一主油口511;第二主油口512;第三控制口513;第三主油口521;第四主油口522;第四控制口523;退砼阀组6;二位四通电磁阀61;单向阀62;第一连接口611;第二连接口612;第三连接口613;蓄能器7;球阀8;三位四通电磁阀9;第三插装阀A;油箱T0;第一低压油路L1;第二低压油路L2;第一高压油路H1;第二高压油路H2;第一油源P1;第二油源P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00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缸1、信号阀组2、溢流阀组3、第一油源P1、第二油源P2、油箱T0以及蓄能器7,第一油源P1与主油缸1连通;信号阀组2设置在主油缸1和溢流阀组3之间;第二油源P2能够与主油缸1的有杆腔连通,蓄能器7设置在第二油源P2和主油缸1之间;主油缸1的活塞朝主油缸1的无杆腔运动至预设位置后,主油缸1通过信号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主油缸、信号阀组、溢流阀组、第一油源、第二油源、油箱以及蓄能器;所述第一油源与所述主油缸连通;所述信号阀组设置在所述主油缸和所述溢流阀组之间;所述第二油源能够与所述主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蓄能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油源和所述主油缸之间;所述主油缸的活塞朝所述主油缸的无杆腔运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主油缸通过所述信号阀组向所述溢流阀组发送信号油,使得所述溢流阀组溢流,并使得所述第一油源提供至所述主油缸的无杆腔的油压小于所述第二油源和所述蓄能器提供的油压;所述主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油源和所述蓄能器连通后,使得所述主油缸有杆腔的油压大于所述主油缸无杆腔的油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所述信号阀组包括第一信号阀组和第二信号阀组,所述溢流阀组包括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所述第一信号阀组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油缸和所述溢流阀组之间,所述第二信号阀组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油缸和所述溢流阀组之间;所述第一主油缸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阀组传递信号油至所述第一控制口,所述第二主油缸通过所述第二信号阀组传递信号油至所述第二控制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能够与所述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能够与所述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球阀与所述第二油源和所述蓄能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展吴万广陈兰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慧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