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8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左右两端凹槽的中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转轴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贯穿安装腔外侧壁并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减速箱输出轴远离工装中心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力臂转动可将待办发动机夹持住,利用两侧减速箱可将两侧举升电机转速降低、扭矩放大并将转动能量通过第一转轴传递给第一液压杆,进而在两侧传动轴的作用下最终使得第一液压杆与第三液压杆同步转动,以上在无需额外设备下即可将发动机从地面转移至操作台,达到了自动支撑装夹发动机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支撑装夹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以及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
[0003]普通的发动机支撑装夹工装大都依靠人工转动螺纹杆,利用螺纹自锁原理实现对发动机的支撑装夹,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人力,还需利用额外设备将发动机提升至操作台上,使其工作效率较低,且人工操作的夹持工序难以把握力度,易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左右两端凹槽的中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转轴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贯穿安装腔外侧壁并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减速箱输出轴远离工装中心的一端,所述减速箱输入轴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举升电机,所述第一液压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叉臂,所述叉臂顶端的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力臂,所述力臂顶端的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所述操作台中部凹槽的中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安装腔分别设置在操作台内部的左右两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左右两侧所述减速箱的外壳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安装腔底端内壁的外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左右两侧所述举升电机的外壳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安装腔底端内壁的前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左右两侧所述力臂远离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液压杆的活塞杆顶端,所述第二液压杆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叉臂远离工装中心一端的下侧。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转向电机左右两端驱动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件。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二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安装腔内侧壁并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左右两侧所述传动轴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减速箱输出轴另一端。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力臂转动可将待办发动机夹持住,利用两侧减速箱可将两侧举升电机转速降低、扭矩放大并将转动能量通过第一转轴传递给第一液压杆,进而在两侧传动轴的作用下最终使得第一液压杆与第三液压杆同步转动,以上在无需额外设备下即可将发动机从地面转移至操作台,达到了自动支撑装夹发动机的效果。
[0022]2、本技术中,转向电机为双轴电机,通过转向电机带动第二夹持件可使得待办发动机在第一夹持件及连接杆的作用下旋转,增加了该工装的使用便捷性,通过两侧第二液压杆的作用,可以实现一次支撑装夹两台发动机的作用,释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同步伸缩第一液压杆及第三液压杆,即可实现发动机在操作台上的高度调整,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的正视图;
[002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的左视剖面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的后视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操作台;2、安装腔;3、举升电机;4、减速箱;5、第一转轴;6、第一液压杆;7、叉臂;8、第二液压杆;9、力臂;10、连接杆;11、第一夹持件;12、防滑垫;13、第三液压杆;14、支架;15、转向电机;16、第二夹持件;17、第二转轴;18、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
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左右两端凹槽的中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6,第一转轴5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贯穿安装腔2外侧壁并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减速箱4输出轴远离工装中心的一端,减速箱4输入轴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举升电机3,利用两侧减速箱4可将两侧举升电机3转速降低、扭矩放大,第一液压杆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叉臂7,叉臂7顶端的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力臂9,力臂9顶端的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力臂9、连接杆10通过杠杆原理即可实现对发动机的夹持,连接杆10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11,操作台1中部凹槽的中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13,第三液压杆1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4,支架14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15,转向电机15为双轴电机,使得在确保两侧发动机可以可靠旋转的前提下简化工装结构,提高可靠性,通过同步伸缩第一液压杆6及第三液压杆13,即可实现发动机在操作台1上的高度调整。
[0032]安装腔2分别设置在操作台1内部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减速箱4的外壳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安装腔2底端内壁的外侧,左右两侧举升电机3的外壳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安装腔2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左右两端凹槽的中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6),所述第一转轴(5)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贯穿安装腔(2)外侧壁并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减速箱(4)输出轴远离工装中心的一端,所述减速箱(4)输入轴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举升电机(3),所述第一液压杆(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叉臂(7),所述叉臂(7)顶端的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力臂(9),所述力臂(9)顶端的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靠近工装中心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11),所述操作台(1)中部凹槽的中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13),所述第三液压杆(1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2)分别设置在操作台(1)内部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支撑装夹工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