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及载货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17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该车厢门包括门框和门主体,门框包括上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上端设有电磁吸附件,门框下端设有与电磁吸附件连接的控制机构,上横梁一端与第二立柱铰接,另一端与电磁吸附件靠贴,上横梁与门主体连接并随门主体转动,以吸附在电磁吸附件上或与电磁吸附件分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上横梁与门主体连接,驾驶员只需转动门主体就可将上横梁打开或关闭,通过设于第一立柱上端的电磁吸附件和设于门框下端的控制机构,驾驶员站立于地面就可控制电磁吸附件通电或断电,将上横梁吸附于电磁吸附件上或与电磁吸附件分离开,不仅操作方便,且有效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且有效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且有效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及载货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载货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及载货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汽车运输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载货汽车主要包括车头和设于车头后部用于放置货物的车厢。
[0003]现有技术中载货汽车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主要由框架和设于框架内的门板组成,框架大都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及右立柱焊接而成,由于上横梁是与立柱固定,大型货物在装卸过程中,易碰撞上横梁,造成上横梁变形,使得门板无法合上。
[0004]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将上横梁设置为活动式结构,其一端与左立柱铰接,另一端通过栓勾与右立柱连接,但专利技术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该结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0005]由于上横梁安装在后门顶部,需要驾驶员爬至后门上方将栓勾拧开,再打开上横梁,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驾驶员在攀爬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驾驶员无需爬上车厢即可快速、方便地将上横梁打开,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该车厢门包括门框和设于门框内的门主体,门框包括上横梁和分别设于上横梁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第一立柱上端设有电磁吸附件,所述门框下端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磁吸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吸附件通电或断电;
[0009]所述上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铰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立柱上,与所述电磁吸附件靠贴,所述上横梁与所述门主体连接并随所述门主体转动,以吸附在所述电磁吸附件上或者与所述电磁吸附件分离开。
[0010]优选地,还包括:
[0011]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磁吸附件的安装槽。
[0012]优选地,还包括:
[0013]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一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门主体设为对开门组,所述对开门组包括:
[0015]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所述第一门板通过第一锁紧机构锁紧于所述门框上;
[0016]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一侧与所述第二立柱铰接,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上横梁
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
[0018]第一锁杆,转动设于所述第一门板上;
[0019]第一锁座,设于所述门框上下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锁杆两端锁接。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门板通过第二锁紧机构锁紧于所述门框上,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
[0021]第二锁杆,转动设于所述第二门板上;
[0022]第二锁座,设于所述上横梁上,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杆上端锁接。
[0023]优选地,还包括固定锁,所述固定锁设于所述门主体底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锁紧固定。
[0024]优选地,所述固定锁包括:
[0025]插接座,设于所述门框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的接缝处,所述插接座上设有插接部;
[0026]插锁,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上。
[0027]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上的线管,所述电磁吸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的连接电线设于所述线管内。
[002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通过将上横梁与门主体连接,驾驶员只需转动门主体就可将上横梁打开或关闭,通过设于第一立柱上端的电磁吸附件和设于门框下端的控制机构,驾驶员站立于地面就可控制电磁吸附件通电或断电,将上横梁吸附于电磁吸附件上或与电磁吸附件分离开,不仅操作方便,且有效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
[0029]一种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0]车头;
[0031]车厢,设于所述车头后部,所述车厢上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厢门主视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厢门第一立柱与上横梁连接结构主视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厢门第一立柱与上横梁连接结构俯视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厢门第一立柱与上横梁连接结构侧视图;
[0037]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38]图6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39]图7为图1中C处放大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
门框;2

门主体;3

电磁吸附件;4

安装座;5

加强板;6

第一锁紧机构;7

第二
锁紧机构;8

固定锁;9

线管;11

上横梁;12

第一立柱;13

第二立柱;21

第一门板;22

第二门板;61

第一锁杆;62

第一锁座;71

第二锁杆;72

第二锁座;81

插接座;82

插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4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4]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该车厢门包括门框(1)和设于门框(1)内的门主体(2),门框(1)包括上横梁(11)和分别设于上横梁(11)两端的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2)上端设有电磁吸附件(3),所述门框(1)下端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磁吸附件(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吸附件(3)通电或断电;所述上横梁(11)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13)铰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立柱(12)上,与所述电磁吸附件(3)靠贴,所述上横梁(11)与所述门主体(2)连接并随所述门主体(2)转动,以吸附在所述电磁吸附件(3)上或者与所述电磁吸附件(3)分离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设于所述第一立柱(12)上,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磁吸附件(3)的安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一侧与所述安装座(4)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门上横梁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主体(2)设为对开门组,所述对开门组包括:第一门板(21),所述第一门板(21)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12)铰接,所述第一门板(21)通过第一锁紧机构(6)锁紧于所述门框(1)上;第二门板(22),所述第二门板(22)一侧与所述第二立柱(13)铰接,所述第二门板(22)与所述上横梁(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成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成鑫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