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67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包含:一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并在一侧边设有一电源接点;一间隔层,该间隔层设有一个以上的透孔,又该透孔与导通点及接触点相对应,且该间隔层设置在导光层与电路层之间;一电路层,该电路层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接触点,该接触点间是印设有电路线相接设,且该电路层设置在间隔层下,通过该导光层侧边所设置的电源接点接上电源,使该导光层上表面的发光面发光,以照亮透明按键或由按键间之间隙发出光亮,另通过导通点穿透相对应的透孔,抵触该电路层上的接触点,使该电路层的接触点导通,进而达到一可发光的按键结构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可发光的薄膜按键与计算机键盘搭配,使该计算机键盘发光外,亦能使该键盘的整体结构变轻薄及降低材料成本的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键盘结构,其包含一个以上的按键,该按键下是设有薄膜装置,该薄膜装置是由,一上电路层、一间隔层、一下电路层,该薄膜装置下放置一底盘,此键盘结构乃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另有一键盘结构,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报公告号第509955发光键盘专利技术专利案,则公开一种主要是由一键盘部及一背光装置所组成一具发光功效的键盘,其中,该案是利用该背光装置相对设置在该键盘部的下方,通过此透过该背光装置可从该键盘部下方提供光源,使其达到该键盘的发光效果;上述所公开的结构,虽可达到其键盘的发光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时,该背光装置其结构,往往需由一光源、一导光板及一反光板所构成,甚至又需搭配一聚光板及一散光板等构件,方可使该背光装置产生一较稳定的光源,以提供该键盘具均匀发光效果,使其该背光装置在构成组件繁多的情况下,不仅导致其整体结构厚度、重量及所需成本的增加,且与该键盘其键盘部搭配组合时,更造成该键盘其整体结构厚度、重量的增加;因此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并提供一种可发光的按键的同时,进可提升整体结构的轻薄及降低材料成本,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解决上面所述的缺陷,只以一导光层即可达发光与按键的功效,大大减少键盘结构的重量、厚度、材料及制作成本,进而达到一种轻薄且发光的按键结构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包含一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该导通点与接触点相对应,且该导光层设置在间隔层上;一电源接点,该电源接点设置在导光层的一侧边;一间隔层,该间隔层设有一个以上的透孔,又该透孔与导通点及接触点相对应,且该间隔层设置在导光层与电路层之间;一电路层,该电路层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接触点,该接触点间是印设有电路线相接设,且该接触点与导通点相对应,又该电路层设置在间隔层下。实施方案二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包含一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该导通点与接触点相对应,且该导光层的下表面除导通点外皆加厚其厚度,且该厚度高于导通点;一电源接点,该电源接点设置在导光层的一侧边;一电路层,该电路层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接触点,该接触点间是印设有电路线相接设,且该接触点与导通点相对应,又该电路层设置在导光层下。实施方案三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包含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该导通点与接触点相对应,且该导光层设置在电路层上;一电源接点,该电源接点设置在导光层的一侧边;一电路层,该电路层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接触点,该接触点间是印设有电路线相接设,且该接触点与导通点相对应,又该电路层上除接触点外皆加厚其厚度,且该厚度高于接触点。通过该导光层侧边所设置的电源接点接上电源,使该导光层上表面的发光面发光,以照亮透明按键或由按键间之间隙发出光亮,使得该键盘在黑暗中亦能清楚看到键盘上所标示的符号,而不需通过外在的光源,另通过导通点穿透相对应的透孔,抵触该电路层上的接触点,使该电路层的接触点导通本技术优点1.将发光与按键结构相结合。2.整体结构厚度、重量及所需的材料成本大幅度减少。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动作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光层;11-上表面;12-下表面;13-发光面;14-导通点;1 5-电源接点;2-间隔层;21-透孔;3-电路层;31-接触点;32-电路线 4-按键;41-按键间隙;5-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包含一导光层1,该导光层1的上表面11印设有一发光面13,该发光面13可为冷光材质,又该导光层1的下表面12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14,该导通点14与接触点31相对应,且该导光层1设置在间隔层上2;一电源接点15,该电源接点15设置在导光层1的一侧边;一间隔层2,该间隔层2设有一个以上的透孔21,又该透孔21与导通点14及接触点31相对应,且该间隔层2设置在导光层1与电路层3之间;一电路层3,该电路层3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接触点31,该接触点31间是印设有电路线32相接设,且该接触点31与导通点14相对应,又该电路层3设置在间隔层2下;请参阅图3所示,乃本技术动作的情形,通过该导光层1侧边所设置的电源接点15接上电源,使该导光层1上表面11的发光面13发光,以照亮透明按键4或由按键间隙41发出光亮,使得该键盘在黑暗中亦能清楚看到键盘上所标示的符号,而不需通过外在的光源,另通过导通点14穿透相对应的透孔21,抵触该电路层3上的接触点31,使该电路层3的接触点31导通,同时与现有的背光装置相较的下,本技术只以一导光层即可达发光与按键的功效,因此本技术可大大减少键盘结构的重量、厚度、材料及制作成本,进而达到一种轻薄且发光的按键结构的目的者;请参阅图4所示,再者本技术也可运用印刷的技术,使得该导光层1的下表面12除导通点14外皆加厚其厚度,且该厚度高在导通点14,如此即可取代间隔层2的作用,同理,请再参阅图5所示,也可另该电路层3上除接触点31外皆加厚其厚度,且该厚度高在接触点31,亦可达成相同的效果;请再参阅图6所示,再者本技术也可运用一保护套5,将本技术的三层全体包覆密封,使本技术可达防水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突破先前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该导通点与接触点相对应,且该导光层设置在间隔层上;    一电源接点,该电源接点设置在导光层的一侧边;    一间隔层,该间隔层设有至少一透孔,又该透孔与导通点及接触点相对应,且该间隔层设置在导光层与电路层之间;    一电路层,该电路层上设有至少一接触点,该接触点间是印设有电路线相接设,且该接触点与导通点相对应,又该电路层设置在间隔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该导通点与接触点相对应,且该导光层设置在间隔层上;一电源接点,该电源接点设置在导光层的一侧边;一间隔层,该间隔层设有至少一透孔,又该透孔与导通点及接触点相对应,且该间隔层设置在导光层与电路层之间;一电路层,该电路层上设有至少一接触点,该接触点间是印设有电路线相接设,且该接触点与导通点相对应,又该电路层设置在间隔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面为冷光材质印设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层、间隔层、电路层,设一保护套将其全体包覆密封。4.一种发光式薄膜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导光层,该导光层的上表面印设有一发光面,又该导光层的下表面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通点,该导通点与接触点相对应,且该导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于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