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弹按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953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的侧壁抵持回弹元件的一侧,而回弹元件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回弹元件处于压缩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回弹元件恢复至初始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回弹按键机构利用回弹元件的弹性恢复作用将按键由被按压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于整个动作过程中,回弹元件始终与按键抵持配合,不存在间隙,从而避免因间隙导致的摇机异音或回弹不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特别是一种可避免摇机异音或回弹不顺的自回弹按键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PND电源开关键较多采用自回弹开关,依靠自回弹开关带动电源键复位,在机构设计有三种1.前盖(Front Cover)+固定件(Holder) + 电源键(Power Key)+螺丝(Screw)实现形式电源键装入前盖,固定件依靠螺丝锁付在前盖上,电源键依靠固定件和前盖定位。劣势需要固定件与螺丝定位,成本较高。2.前盖+固定件+电源键实现形式电源键装入前盖,固定件热熔在前盖上,电源键依靠固定件和前盖定位。劣势成本较高,需要固定件+热熔定位,热熔不良可导致间隙变化,易产生摇机异音或回弹不顺之不良。3.前盖 + 后盖(Rear Cover)实现形式电源键装入前盖,依靠前盖加强筋(Rib)和后盖加强筋定位。优势成本较低。劣势依靠前盖和后盖加强筋定位,配合间隙较难控制,从而产生摇机异音或回弹不顺之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摇机异音或回弹不顺的自回弹按键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的侧壁抵持回弹元件的一侧,而回弹元件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回弹元件处于压缩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回弹元件恢复至初始状态。特别地,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片。特别地,所述弹片通过螺丝固定至壳体上。特别地,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簧。特别地,所述弹簧通过勾持件固定至壳体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的侧壁勾持回弹元件的一侧,而回弹元件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回弹元件处于拉伸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回弹元件恢复至初始状态。特别地,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片。特别地,所述弹片通过螺丝固定至壳体上。特别地,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簧。特别地,所述弹簧通过勾持件固定至壳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自回弹按键机构利用回弹元件的弹性恢复作用将按键由被按压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于整个动作过程中,回弹元件始终与按键抵持配合,不存在间隙,从而避免因间隙导致的摇机异音或回弹不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回弹按键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被按压前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1中按键被按压后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回弹按键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按键被按压前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图4中按键被按压后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10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设于所述壳体10内; 所述限位部11内收容有按键20,且所述按键20在所述限位部11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20 的侧壁抵持回弹元件30的一侧,而回弹元件30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10上;于本实施例中,回弹元件30为弹片,所述弹片通过螺丝40固定至壳体10上。按键20被按压时,弹片处于压缩的状态,而按键20未被按压时,弹片恢复至初始状态。请参阅4、图5及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10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设于所述壳体10内; 所述限位部11内收容有按键20,且所述按键20在所述限位部11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20 的侧壁抵持回弹元件30的一侧,而回弹元件30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10上;于本实施例中,回弹元件30为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勾持件50固定至壳体10上。按键20被按压时, 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而按键20未被按压时,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此外,还可利用回弹元件的弹性拉伸状态对按键进行回弹归位,图未示,例如,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的侧壁勾持弹元件的一侧,而回弹元件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于本实施例中,回弹元件为弹片,所述弹片通过螺丝固定至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弹片处于拉伸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弹片恢复至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还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的侧壁勾持回弹元件的一侧,而回弹元件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于本实施例中,回弹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勾持件固定至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按键,其收容于所述限位部内,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回弹元件,其一侧抵持于所述按键的侧壁,而其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回弹元件处于压缩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回弹元件恢复至初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通过螺丝固定至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通过勾持件固定至壳体上。6.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按键,其收容于所述限位部内,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回弹元件,其一侧勾持于所述按键的侧壁,而其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回弹元件处于拉伸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回弹元件恢复至初始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通过螺丝固定至壳体上。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元件为弹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回弹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通过勾持件固定至壳体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回弹按键机构,其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且所述自回弹按键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部内收容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在所述限位部内直线滑移;所述按键的侧壁抵持回弹元件的一侧,而回弹元件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按键被按压时,回弹元件处于压缩的状态,而按键未被按压时,回弹元件恢复至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自回弹按键机构利用回弹元件的弹性恢复作用将按键由被按压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于整个动作过程中,回弹元件始终与按键抵持配合,不存在间隙,从而避免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明戴佑俊
申请(专利权)人: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