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彩玲专利>正文

热敏过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06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敏过热保护的自锁装置,以热接触的方式安装在器皿的底部,它包括:模塑体、模塑载体、金属构件载体以及一组热敏双金属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组由动作臂、U型弹簧片、滑动推杆、被动弹簧以及活动块及其滑槽和台阶组成的自锁部分;模塑体上有与动作臂配合的刃口及动作臂与U型弹簧片配合的刃口,并在动作臂的上下均设有限位;自锁部分的活动块上带有自由活动腔、锁定滑槽及台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到双金属致动器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对双金属致动器工作点进行锁定并需通过人工动作才能复位的装置。模塑体上有与动作臂配合的刃口及与U型弹簧片配合的刃口,并在动作臂的上下均设有限位。动作臂的下侧内腔装有一个被动弹簧并与之锁定。自锁部分带有自由活动腔、锁定滑槽及台阶。自锁部分有一个供复位的压力弹簧。U型弹簧片的输入电极中串接有一组防止过热、过流的保险及与其配合的采温金属片。为了避免上述双金属致动器在无跳脱杆时不能达到自锁的弊端,本技术在与该双金属致动器对应的电气接点上增加了一种热保护自锁功能,它包括一个双金属致动器,以及与之对应的滑动推杆,一个带U形弹簧的载流件,在动力臂的下部有一个锁定在内部的被动弹簧,弹簧另一端的弯头置放在一个活动块的椭圆梯形滑槽中;在人工拿起器皿能使活动块下滑的一组压力弹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不用跳脱杆动作,在双金属动作时与之对应的自锁机构动作并锁定,而后必须通过人工复位才能再次接通。体积缩小且可以单独使用。该组锁定装置由于U形载流件的弹力大使得触点间接触良好,且该U形载流件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在工作中不会发热,使得接点的结合与分断迅速,避免了产弧、接点老化或因过热而使U形弹簧疲劳丧失弹性等缺点。该组U形弹簧载流件与带V形刃口的动力臂相互作用力,使得过中心力矩时不产生停顿并且分、合迅速,具有分断距离大,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优点。当该动力臂下部的被动弹簧随动力臂下移,其位于椭圆梯形滑槽中的弯曲段会在该滑槽梯形位中锁定,即使双金属复位以后,该组U形载流件也不会上打而导致接点再次复位。当人工拿起器皿时,由于活动块侧面压力弹簧的作用,使得该活动块下移,同时位于活动块上滑槽中的被动弹簧弯曲段沿滑槽上移至梯形限位。活动块随下移而露出器皿底部的支撑段突出,当人工再次放入时,该支撑段受力上移,当U形弹簧载流件与动作臂过中心力矩时,该机构迅速上打,使与之对应的两组接点接通。在活动块的槽内有一段直滑槽供正常状态下活动块在被动弹簧弯曲段的走位。当器皿在正常加热过程时该双金属致动器不动作,当水烧干或无水时由于加热元件的连续升温,该组双金属致动器动作,而达到锁定的目的。双金属致动器的温度可以是一致的,但也可以是自锁机构相对应的双金属片温度略微低于另一组双金属致动器的温度,从而在干烧中早于另一个双金属致动器产生动作,以达到自锁。该输入电极中串接有一个装有采温片的防止过热、过流的保险,以保证用电器在非正常状态下(如加热元件内部短路、漏电等)的安全性。该装置属破坏性保护,作用后器皿不能再次使用。图号说明1、模塑V形刃口 2、动作臂V形支点3、动作臂4、动作臂刃口5、滑动推杆 6、被动弹簧固定孔7、固定销8、被动弹簧9、滑槽 10、限位台阶11、活动块 12、外露圆柱体13、受力面 14、U形弹簧片15、U形弹簧片上载流件16、双金属致动器17、双金属舌部 18、模塑体19、复合银触点 20、复合银触点21、活动块定位腔 22、双金属边唇23、保险连接端子 24、自由活动腔25、模塑V形刃口 26、超温超流保险支架 27、压力弹簧28、弹簧座29、超温超流保险30、采温片31、双金属尾部支点所述的模塑体18上的模塑V形刃口1与动作臂上的V形支点2相配合,在模塑体上的V型刃口25与U型弹簧片上载流件15相配合,动作臂刃口4与U型弹簧片14相配合并相互作用,使动作臂3与U型弹簧片14上打,U型弹簧片上载流件15上的两个触点19、20也与保险连接端子23相对应的两触点接合(为了便于理解只画出一组),并使该两组触头呈紧接触状态,使电流由一组触头流向另一组触头。当通过电流时器皿发热元件升温。在该加热元件升温至双金属预先设置好的温点时由于其舌部17与模塑体固定双金属致动器16尾部感温,并在双金属致动器尾部16的下面有一个双金属支点尾部31的定位下,其产生突动,使边唇22迅速下打,由于连锁反应滑动推杆5下打,使得动作臂3与相互作用力的U型弹簧片14也下打,使得该两组触头19、20迅速分开。装在动作臂3下部的并与被动弹簧固定孔6对齐的被动弹簧8用固定销7固定,其一端与动作臂3内壁作用而另一端也随之在椭圆梯形滑槽9中位移到10并锁定。当人工拿起器皿时,外露圆柱体12的受力面13失去外力支承,装在弹簧座28里的压力弹簧27向下作用,使活动块11在滑块定位腔21内向下产生移动,使得被动弹簧8的弯头部位沿活动块11上的椭圆梯形滑槽9上移至限位台阶10的上限位,对恢复做好准备。当被动弹簧8的弯曲头移至限位台阶10的上限位,人工再将器皿放上后,由于器皿本身重量对突出器皿底部的外露圆柱体12的受力面13作用,使活动块11整体上移,活动块11的上移使得被动弹簧8受向上的推力,带动动力臂3与U型弹簧片14上移,当移过中心力矩时迅速上打,使得两组触点19、20再次接通,达到人工复位的功能。当非正常使用时装在超温超流保险支架26上并串接在保险连接端子23的超温超流保险29熔断,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用。与该保险配合使用的采温金属片30可以是铝材或其它导热效果好的材料。当正常使用时,被动弹簧8的弯曲段停留在自由活动腔24内,拿出或放入器皿不会影响致动器的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敏过热保护的自锁装置,以热接触的方式安装在器皿的底部,它包括模塑体、模塑载体、金属构件载体以及一组热敏双金属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组由动作臂、U型弹簧片、滑动推杆、被动弹簧以及活动块及其滑槽和台阶组成的自锁部分;模塑体上有与动作臂配合的刃口及动作臂与U型弹簧片配合的刃口,并在动作臂的上下均设有限位;自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军
申请(专利权)人:吕彩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