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76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污水管线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调节单元、控温隔油单元、气浮单元和A/O单元,所述控温隔油单元包括池前冷却器、隔油池、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所述池前冷却器的进口管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且出口管与所述隔油池连接,所述隔油池的出口管与并联设置的所述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连接,所述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的出口管合并为一并与所述气浮单元连接,本装置通过在隔油池前后设置冷却器,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的温度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且通过一连套备用分流系统,可以对流量差异较大的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合理且高效。合理且高效。合理且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各装置和罐区来水温度过高,污水处理温度降不下来,极易造成造成生化池活性菌大量死亡,一方面增加处理成本,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处理指标和处理效率,由于各装置和罐区来水量大,原装置处理已接近饱和,集水池提升泵及管线均满负荷运行,无法再提大处理量,容易造成污水来水处理不及时,影响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污水管线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调节单元、控温隔油单元、气浮单元和A/O单元;所述控温隔油单元包括池前冷却器、隔油池、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所述池前冷却器的进口管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且出口管与所述隔油池连接,所述隔油池的出口管与并联设置的所述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连接,所述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的出口管合并为一并与所述气浮单元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集水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和集水池抽水泵,所述集水池抽水泵包括三组并联设置的抽水泵。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罐、第二调节罐、第三调节罐和第四调节罐,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包括并联的两组调节罐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罐和第二调节罐并联形成调节罐工作组且进口管与所述集水池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罐和第二调节罐的出口管与所述池前冷却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罐和第四调节罐并联形成调节罐备用组且进口管与所述集水池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罐和第四调节罐罐组的出口管并入所述第一调节罐和第二调节罐罐组的出口管。
[0009]优选的,所述气浮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气浮机、二级气浮机和三级气浮机,所述一级气浮机与所述控温隔油单元连接且所述三级气浮机与所述A/O单元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A/O单元包括两组并联设置的A/O池,所述A/O池包括填充有活性微生物污泥的好氧池和厌氧池。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装置通过在隔油池前后设置冷却器,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的温度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且通过一连套备用分流系统,可以对流量差异较大的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合理且高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A

集水单元,B

调节单元,C

控温隔油单元,D

气浮单元,E

A/O单元;
[0015]1‑
集水池,2

集水池抽水泵,3

第一调节罐,4

第二调节罐,5

第三调节罐,6

第四调节罐,7

池前冷却器,8

隔油池,9

第一池后冷却器,10

第二池后冷却器,11

一级气浮机,12

二级气浮机,13

三级气浮机,14

A/O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7]实施例一
[0018]参照图1所示,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污水管线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A、调节单元B、控温隔油单元C、气浮单元D和A/O单元E。
[0019]控温隔油单元C包括前部依次串联的池前冷却器7和隔油池8以及后部并联的第一池后冷却器9和第二池后冷却器10,调节单元B与池前冷却器7的进口管连接,隔油池8的出口管与并联设置的第一池后冷却器9和第二池后冷却器10连接,第一池后冷却器9和第二池后冷却器10的出口管合并为一并与气浮单元D连接,通过设置隔油池8前后的冷却器,可以有效的将污水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微生物的死亡率。
[0020]集水单元A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1和集水池抽水泵2,集水池抽水泵2包括三组并联设置的抽水泵,三组并联设置的抽水泵可以在污水来量大时及时的将污水排出从而为后续污水腾出空间。
[0021]本装置通过在隔油池前后设置冷却器,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的温度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且通过一连套备用分流系统,可以对流量差异较大的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合理且高效。
[0022]实施例二
[0023]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调节单元B包括第一调节罐3、第二调节罐4、第三调节罐5和第四调节罐6,调节单元B设置包括并联的两组调节罐结构,分别是调节罐工作组和调节罐备用组,第一调节罐3和第二调节罐4并联形成调节罐工作组且进口管与集水池抽水泵2连接,第一调节罐3和第二调节罐4的出口管与池前冷却器7连接,第三调节罐5和第四调节罐6并联形成调节罐备用组且进口管与集水池抽水泵2连接,第三调节罐5和第四调节罐6罐组的出口管并入第一调节罐3和第二调节罐4罐组的出口管。
[0024]当水量较多时,污水同时流入调节罐工作组和调节罐备用组,可同时调节处理大量污水,且当水量不多时,调节罐工作组和调节罐备用组可互相替代,方便处理厂检修设备。
[0025]实施例三
[0026]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气浮单元D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气浮机11、二级气浮机12和三级气浮机13,一级气浮机11与控温隔油单元C连接且三级气浮
机13与A/O单元E连接,A/O单元E包括两组并联设置的A/O池14,A/O池14包括填充有活性微生物污泥的好氧池和厌氧池,污水经过三级气浮机的处理可以除去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油脂及各种胶状物,然后流入A/O池14进行微生物处理,A/O池14通过厌氧菌和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可以充分处理污水。
[0027]工作原理:
[0028]1.污水经过集水池1的汇集,通过集水池抽水泵2注入调节单元B。
[0029]2.调节单元设置有多组并联设置的调节罐,第一调节罐3和第二调节罐4并联组成调节罐工作组,当水量较小时,污水流入第一调节罐3和第二调节罐4,经过处理后流入控温隔油单元C,第三调节罐5和第四调节罐6并联组成调节罐备用组,当水量较多时,污水流入第一调节罐3、第二调节罐4、第三调节罐5和第四调节罐6,可同时调节处理大量污水,且当水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污水管线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调节单元、控温隔油单元、气浮单元和A/O单元;所述控温隔油单元包括池前冷却器、隔油池、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所述池前冷却器的进口管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且出口管与所述隔油池连接,所述隔油池的出口管与并联设置的所述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所述第一池后冷却器和第二池后冷却器的出口管合并为一并与所述气浮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和集水池抽水泵,所述集水池抽水泵包括三组并联设置的抽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罐、第二调节罐、第三调节罐和第四调节罐,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包括并联的两组调节罐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明燕清喜郭根帅
申请(专利权)人: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