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57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清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滚刷以及用于驱动滚刷产生滚动清扫工作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的垃圾进口处通过第一水平铰接座铰接有挡尘胶条,本装置还包括以驱动源驱动从而产生牵拉动作的胶条拉丝,所述胶条拉丝的牵引端延伸至挡尘胶条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从而通过驱动源的牵拉动作带动挡尘胶条绕第一水平铰接座处铰接轴作铰接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对挡尘胶条的在线调节,从而实现垃圾进口处离地间隙的适应性调整功能,进而实现对大颗粒垃圾的清扫效果,路面清扫效率及操作便捷性均可得到有效保证。效保证。效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清扫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酒店、超市、商场、宾馆、医院等公共服务类场所,扫洗一体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传统扫洗一体机通常包括通过外置的皮带电机驱动的滚刷,从而利用滚刷的滚动动作来带动垃圾并送入车内垃圾箱,并设置喷水清洗设备进行同步的地面清洗。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首先,滚刷作为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件,是存在磨损现象的;传统操作时必须不断的根据滚刷刷毛的磨损量,来适应性的人工调节滚刷的离地高度,操作费时费力不说,效率还极其低下。其次,由于滚刷采用皮带传动或链传动等的外置传动方式,存在多级传动占用空间大、噪音大、不易同心等缺陷,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再次,由于扫洗一体机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工作转速及压力都较高,不仅滚刷传递动力的机构出现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同时还经常出现因为轴承进水等导致的轴承损坏状况,即使采用防水轴承也不能解决。最后,考虑到清扫工作的洁净性,避免灰尘外溢,现有的清扫一体机会在垃圾进口处设置挡尘胶条;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包括滚刷以及用于驱动滚刷产生滚动清扫工作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的垃圾进口处通过第一水平铰接座铰接有挡尘胶条(10),本装置还包括以驱动源(22)驱动从而产生牵拉动作的胶条拉丝(21),所述胶条拉丝(21)的牵引端延伸至挡尘胶条(10)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从而通过驱动源(22)的牵拉动作带动挡尘胶条(10)绕第一水平铰接座处铰接轴作铰接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胶条(10)的外侧面的中段处设置支耳(11),胶条拉丝(21)的牵引端固定在支耳(11)上;所述驱动源(22)为电动推杆,胶条拉丝(21)的相对牵引端的另一端经由一组以上的变向套筒(23)变向后固定在驱动源(22)的活塞杆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包括彼此轴线平行且均水平布置的前滚刷(30a)和后滚刷(30b);前滚刷(30a)和后滚刷(30b)彼此转向相反,且两者之间区域构成垃圾集中区;垃圾经由前滚刷(30a)和后滚刷(30b)的滚动动作集中于垃圾集中区,并随后送入位于后滚刷(30b)的后方的垃圾箱(40)内;前滚刷(30a)和后滚刷(30b)均包括刷体(31),刷体(31)通过位于刷体(31)其中一轴端的内置电机驱动,且刷体(31)两轴端均通过辊端摆动支架(33)装配在箱体(5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端摆动支架(33)通过第二水平铰接座(33a)铰接在箱体(50)上,且第二水平铰接座(33a)的铰接轴线与相应刷体(31)的轴线彼此平行;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辊端摆动支架(33)产生绕第二水平铰接座(33a)所在轴线的铰接动作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滚刷拉丝(24),所述滚刷拉丝(24)一端固定在驱动源(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和金宫超王家梅杨金树马贞东潘家保蔡坤张楠崔涛钱雨杰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瑞特新能源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