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30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其包括前部车架和尾部机械结构;尾部机械结构与前部车架可拆卸连接;尾部机械结构上设置有换电系统,换电系统包括电池组、配电组件和接口;配电组件连接于电池组和接口之间,接口用于电连接前部车架,电池组通过接口向装载机供电,并通过接口进行充电。本方案利用装载机尾部机械结构,充分布置若干组电池组,提高了电池组的蓄电能力,从而提高装载机的续航能力,进而提高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在换电系统电能不足时,可以同时断开接口和尾部机械结构与装载机的连接,将尾部机械结构从装载机上拆卸下来,替换备用的满电的尾部机械结构,节约了对换电系统的充电时间,使装载机可以继续工作,进一步提高装载机的作业效率。高装载机的作业效率。高装载机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装载机通过采用单位能量密度大的电池组替代柴油发动机,为整车提供动力,可以大幅提升电动装载机功率的转换效率值,并且电动装载机使用电能做工不仅提速快、噪音低、而且还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能够满足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的要求,因此采用电池组作为动力源的电动装载机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电动装载机的续航能力和工作效率受限于电池的蓄电性能。目前电动装载机工作时所需功率大,电池组的能量消耗快,需要频繁的给电池组充电。由于电动装载机充电时间长,使电动装载机的续航能力差,进而导致电动装载机的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以提高电池组的蓄电能力,从而提高电动装载机的续航能力,进而提高电动装载机的工作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其包括前部车架和尾部机械结构;尾部机械结构与前部车架可拆卸连接;尾部机械结构上设置有换电系统,换电系统包括电池组、配电组件和接口;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车架和尾部机械结构;所述尾部机械结构与所述前部车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尾部机械结构上设置有换电系统,所述换电系统包括电池组、配电组件和接口;所述配电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接口之间,所述接口用于电连接所述前部车架,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装载机供电,并通过所述接口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组件包括电池控制器和配电模块,所述配电模块包括主正供电端、主负供电端、直流充电正端、直流充电负端、第一电池连接端和第二电池连接端;所述接口包括充电接口、整机高压总正接口和整机高压总负接口;所述主正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主负供电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直流充电正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主正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之间的连接线路;所述直流充电负端通过第三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之间的连接线路;所述主正供电端和所述主负供电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机高压总正接口和整机高压总负接口,所述直流充电正端和所述直流充电负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整机高压总正接口和整机高压总负接口位于所述尾部机械结构靠近所述前部车架的一侧,所述充电接口位于所述尾部机械结构远离所述前部车架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模块还包括第一水冷连接端和第二水冷连接端;所述配电组件还包括水冷机组,所述水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薛伟孟令磊王伟张明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