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30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包括有主带状绑套、左纵向区段、右纵向区段、左贴合区段、右贴合区段、固定区块和震荡区块;所述左纵向区段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左侧边沿;所述右纵向区段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右侧边沿;所述左贴合区段安装在所述左纵向区段左侧边沿;所述右贴合区段安装在所述右纵向区段右侧边沿;所述固定区块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上侧边沿中部;所述震荡区块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上中部下侧。该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能够实现血小板输注过程的快速且安全。且安全。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血小板输注
,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小板作为一种具有凝血和止血功能的血制品,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出凝血障碍的病人,为了防止血小板在体外凝集形成纤维蛋白原凝块输注到病人体内,也为了防止血小板活性降低,临床上为病人输注血小板时,往往在输注血小板时以最大速度输注。
[0003]但是单位时间内补液量过大会加重病人循环负担,对于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的病人来说,与治疗原则相矛盾。因此如何在保证病人治疗安全的同时又尽量保持血小板活性,是血小板输注
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通过震荡区块的设置,提供幅度为约5mm,频率为每秒两到三次的震荡效果,在保证病人治疗安全的同时又尽量保持了血小板活性。
[000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包括有主带状绑套、左纵向区段、右纵向区段、左贴合区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主带状绑套、左纵向区段、右纵向区段、左贴合区段、右贴合区段、固定区块和震荡区块;所述左纵向区段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左侧边沿;所述右纵向区段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右侧边沿;所述左贴合区段安装在所述左纵向区段左侧边沿;所述右贴合区段安装在所述右纵向区段右侧边沿;所述固定区块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上侧边沿中部;所述震荡区块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上中部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带状绑套为矩形,所述主带状绑套的上侧和下侧为矩形的短边,所述主带状绑套的左侧和右侧为矩形的长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向区段为矩形,所述左纵向区段右侧边沿长度等于所述主带状绑套左侧边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向区段为矩形,所述右纵向区段左侧边沿长度等于所述主带状绑套右侧边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贴合区段为矩形,所述左贴合区段右侧边沿长度等于所述左纵向区段左侧边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贴合区段为矩形,所述右贴合区段左侧边沿长度等于所述右纵向区段右侧边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块包括血小板固定块和外挂块;所述外挂块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上侧边沿中部,所述血小板固定块安装在所述主带状绑套上侧边沿中部,且位于所述外挂块下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血小板震荡输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区块包括电源模块和驱动电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第一开关,第一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四针脚;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蔚伶胡月云周海霞朱慧玲欧阳雪珍林春刘慧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