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滑板灯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23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双滑板灯控开关,它包括手柄、与电源、车灯连接的静、动触点,在有“凸”字形孔的开关壳内组装有上、下滑板,通过手柄操纵滑板前后左右移动,再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顶杆顶压弹性片,实现动、静触点的离合,从而实现对与触点相接的车灯的控制。该开关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容易,操纵方便,故障点降低,提高了灯泡的光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双滑板灯控开关。汽车组合开关是汽车上理想的综合电控装置,灯控开关是组合开关中操纵频率最高的部件,该部件控制仪表灯、轮廓灯、前照灯,并能实现前照灯的远近光变换目前使用的灯控开关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灯光总开关,一部分为变光开关。灯光总开关在操纵手柄内部,三个挡位,旋转式。其三个挡位分别为断开、接通仪表灯和轮廓灯。接通仪表灯和轮廓灯的同时接通前照灯。变光开关由手柄上下三个位置变换实现对前照灯的远近变光和超车信号。由于灯光总开关在手柄内部,受到体积的限制,不能承受所控灯的全部电流。要实现控制就必须在电路中设置中间继电器,灯光总开关只控制中间继电器,由继电器控制灯泡的通断。如果前照灯远光为四只灯泡,其电流近20A,流经变光开关远光触点的电流太大,触点承受这样大的电流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电路中还需增加一中间继电器。采用这种结构的灯控开关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数量多,电路复杂,需要几只中间继电器,显然故障率增大,检修比较困难。另外,前照灯不能直接搭铁,线路增长,线路压降必须增大,灯泡两端电压降低,因而光效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滑板灯控开关。它不仅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安装维修容易,操作方便,而且电路简化,故障点减少,控制线路短,可显著降低线路压降,提高灯泡光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带有拨头和拨杆的手柄及与电源、车灯连接并一一对应的静触点和动触点,其中在装有上、下滑板的开关壳上有“凸”字形孔,该孔露出上滑板的两个长方形孔,下滑板的卡爪穿过上滑板的一个长方形孔,并伸出壳体的“凸”字形孔外与手柄的拨杆插接,手柄的拨头插在上滑板的另一个长方形孔内,在下滑板的下面有组装在一起的静触点架和弹性片架,弹性片架上嵌有端部带动触点的弹性片,各弹性片压紧在静触点架相应通孔内插装的顶杆上,开关外罩将上述各组件组装在开关壳体内。本技术采用带拨头和拨杆的手柄及利用开关外罩组装在壳体内的上、下滑板、静触点架、带动触点的弹性片,所以旋转或拨动手柄可使滑板上下左右移动,从而通过顶杆顶压弹性片的上下移动,实现与电源和车灯相连的触点对的分合,达到控制车灯开关的目的。故该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加工、安装容易,操纵方便,电路简化,故障点可减少75%,便于维修,同时,控制线路短,线路压降显著降低,提高灯泡的光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未装手柄的俯视图。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下滑板俯视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图6是上滑板的俯视图。图7是图6沿B-B线的剖视图。图8是静触点架俯视图。图9是图8沿C-C线的剖视图。图10是弹性片架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图。图13是现有技术未加远光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图。根据图1-12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双滑板灯控开关包括带有拨头4和拨杆11的手柄及与电源、车灯连接通过滑板控制的静触点8和动触点7。在装有上滑板10、下滑板9的开关壳体12上有“凸”字形孔,该孔露出上滑板10的两个长方形孔,下滑板9的卡爪穿过上滑板10的一个长方形孔,并伸出壳体12的“凸”字形孔外与手柄芯3组装在一起的拨杆11插接。与手柄杆2组装在一起的拨头4插装在上滑板10的另一个长方形孔内。在下滑板9的凹槽内有组装在一起的静触点架15和弹性片架13。弹性片架13上嵌有四个端部带动触点7的弹性片6,各弹性片6压紧在静触点架13相应通孔内插装的四个顶杆5上,顶杆5与下滑板9的凹形槽接触,可以上下移动。静触点架15上嵌有与动触点7一一对应的四个静触点8。开关外罩14将上述各组件组装在开关壳体12内。上述各组件除弹性片6和触点外均采用塑料件,可一次注塑成型。使用时,双滑板灯控开关安装在汽车的组合开关内,将车灯及电源连线接在灯控开关的四对触点上,当手柄把1旋转改变挡位时,通过拨杆11带动下滑板9左右移动,手柄上下改变挡位时,拨头4推动上滑板10前后移动,并带动下滑板9同时前后移动,这样下滑板9可前后左右移动,通过顶杆5推动弹性片6,使动触点7和静触点8分开或由弹性片6的弹性使顶杆5上移,使动触点7和静触点8闭合。四对触点分别由四个顶杆5控制其分合。一对触点控制仪表灯和轮廓灯,一对触点控制前照近光灯,另两对触点控制前照远光灯,这样每时触点的负荷基本平均,都不大于10A。下面结合图12详细描述本开关工作情况。手柄旋转时有OFF、I、II三个档位,手柄上下搬动有远光、近光和超车三个档位。当手柄旋转位置处于OFF档时,手柄杆上下位置处于远光、近光位置,所有触点处于分断状态(所有灯全不亮);手柄上下位置处于超车位置,触点5与6、7与8闭合(远光灯亮)。当手柄旋转处于I档时,手柄杆上下位置无论在任何位置,触点1与2闭合(仪表灯、轮廓灯亮),且手柄杆上下位置处于近光、远光位置时,除触点1与2闭合外,其余触点处于分断状态,而手柄杆上下位置处于超车位时,除触点1与2闭合外,触点5与6、7与8闭合(仪表灯、轮廓灯、远光灯亮)。当手柄旋转位置处于II档时,手柄杆上下位置无论任何位置,触点1与2闭合(仪表灯、轮廓灯亮);且手柄杆上下位置处于近光位置时,触点3与4闭合(近光灯亮),处于远光位置时,触点5与6、7与8闭合(远光灯亮),处于超车位置时,触点3与4、5与6、7与8全闭合(仪表灯、轮廓灯、远、近光灯全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双滑板灯控开关,它包括带有拨头和拨杆的手柄及与电源、车灯连接并一一对应的静触点和动触点,其特征是在装有上、下滑板的开关壳上有“凸”字形孔,该孔露出上滑板的两个长方形孔,下滑板的卡爪紧穿过上滑板的一个长方形孔,并伸出壳体的“凸”字形孔外与手柄的拨杆插接,手柄的拨头插在上滑板的另一个长方形孔内,在下滑板的下面有组装在一起的静触点架和弹性片架,弹性片架上嵌有端部带动触点的弹性片,各弹性片压紧在静触点架相应通孔内插装的顶杆上,开关外罩将上述各组件组装在开关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双滑板灯控开关,它包括带有拨头和拨杆的手柄及与电源、车灯连接并一一对应的静触点和动触点,其特征是在装有上、下滑板的开关壳上有“凸”字形孔,该孔露出上滑板的两个长方形孔,下滑板的卡爪紧穿过上滑板的一个长方形孔,并伸出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留群施大为王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汽车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