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传递装置以及预制桩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传递装置以及预制桩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桩在生产时,为了提高预制桩的结构强度,会对预制桩内预埋的刚性骨架进行张拉,使刚性骨架充斥预应力。具体地,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张拉设备先对刚性骨架进行张拉,使刚性骨架充斥预应力后,再通过张拉丝杆和张拉螺母对刚性骨架进行锁紧,最后,将张拉设备卸下。此时,张拉设备可以去另外的模具进行张拉,刚性骨架也始终保持预应力。紧接着,对刚性骨架进行布料,等待混凝土凝结。混凝土凝结后,预制桩本身就会充斥有预应力。
[000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有在一条模具中生产多根预制桩。相邻的两个刚性骨架之间就通过预应力传递装置进行连接,以在张拉时传递预应力,并且刚性骨架的两端部设置有挡板以隔开混凝土,刚性骨架端部的挡板与拉杆连接。存在的问题是:在生产结束后进行脱模时,预应力传递装置也同样充斥着预应力,拉杆的卡止部会与壳体卡止。在充斥预应力的情况下,拉杆的卡止部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预制桩只能强行起吊脱模,一般需要反复起吊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通孔(12);拉杆(20),其端部具有卡止部(22),所述拉杆(20)沿着第一方向(101)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2)且所述卡止部(22)位于所述容纳腔(11)中;放张件(3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0),且至少部分所述放张件(30)能够楔入或者退出所述壳体(10)的内壁(10a)与所述卡止部(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张件(30)能够沿着第二方向(102)退出所述壳体(10)的内壁(10a)与所述卡止部(22)之间,所述壳体(10)与所述卡止部(22)楔入所述放张件(30)时,所述壳体(10)和所述卡止部(2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对所述放张件(30)施加作用力,且该作用力的其中一个分力朝向所述第二方向(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和所述卡止部(22)均能够对所述放张件(30)施加作用力,且该作用力的其中一个分力朝向所述第二方向(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安装孔(13),所述放张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张件(30)包括:可沿所述安装孔(13)的轴向方向活动连接的活动件(31)以及安装于所述活动件(31)一端部且位于所述容纳腔(11)中的楔块(32),所述楔块(32)具有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