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灶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79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灶风机,包括有蜗壳、叶轮、安装板、直流变频电机,所述蜗壳内部具有抽风腔,所述蜗壳设置有连通所述抽风腔的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抽风腔中,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用于与炉灶系统安装的多个安装孔;所述直流变频电机设置在所述蜗壳的外侧,所述直流变频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叶轮的中部。采用直流变频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可以减小整个炉灶风机的体积,从而可以让出风口通过安装板直接安装在炉灶系统上,让炉灶风机可以直接为炉灶系统鼓风,减少了炉灶风机的风的运输距离,减少风能的损耗,提高吹风效率,降低能耗。低能耗。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灶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炉灶系统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炉灶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炉灶系统一般利用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为锅具进行直火加热,然后利用交流风机为炉灶系统鼓风。现有的交流风机体积较大,无法直接安装在炉灶系统的入风口处,需利用连接管道才可以连接炉灶系统,但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炉灶系统将会使得交流风机的吹风效率降低,导致吹风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炉灶风机,所述炉灶风机的吹风效率高,能耗低。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炉灶风机,包括有蜗壳、叶轮、安装板、直流变频电机,所述蜗壳内部具有抽风腔,所述蜗壳设置有连通所述抽风腔的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抽风腔中,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用于与炉灶系统安装的多个安装孔;所述直流变频电机设置在所述蜗壳的外侧,所述直流变频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叶轮的中部。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炉灶风机,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灶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00),内部具有抽风腔(110),所述蜗壳(100)设置有连通所述抽风腔(110)的入风口(120)和出风口(130);叶轮(200),位于所述抽风腔(110)中;安装板(300),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30)的外侧,所述安装板(300)设置有用于与炉灶系统安装的多个安装孔(310);直流变频电机(400),设置在所述蜗壳(100)的外侧,所述直流变频电机(400)具有驱动轴(410),所述驱动轴(410)连接所述叶轮(200)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灶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00)具有转盘(210)、多片叶片(220)、遮盖罩(230),所述叶片(220)、所述遮盖罩(230)均位于所述转盘(210)朝向所述入风口(120)的一侧,所述叶片(220)位于所述遮盖罩(230)与所述转盘(210)之间,多片所述叶片(220)均匀分布在所述转盘(210)上,所述转盘(210)与所述蜗壳(10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240),所述出风口(130)连通所述通风间隙(240),所述遮盖罩(230)与所述蜗壳(10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回风间隙(250),所述回风间隙(250)连通所述通风间隙(240),所述叶轮(200)朝向所述入风口(120)的一侧中部具有连通所述入风口(120)的抽风凹口(260),所述回风间隙(250)连通所述抽风凹口(260),所述遮盖罩(230)与所述转盘(210)之间具有输风腔(270),多个所述叶片(220)将所述输风腔(270)分隔成多个输风通道(280),所述抽风凹口(260)位于所述输风腔(270)的中部,所述抽风凹口(2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浪黄立壮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永强风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