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3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由不同斜极角度的转子冲片组成,所述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开有双V磁钢通孔,所述双V磁钢通孔均沿圆周方向对称分布;所述双V磁钢通孔上开有降低漏磁的对称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由分段斜极产生的漏磁现象;冲片结构简单,有利于电机性能,没有附加成本,且不影响电机效率。且不影响电机效率。且不影响电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谐波、转矩脉动、齿槽转矩等是影响电机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降低它们的影响,在电机设计之初,一般采用定子斜槽和转子斜极的方式。由于定子斜槽工艺复杂,采用自动化下线难度较高,工艺一致性难以保证,而转子分段斜极则因其工艺相对简单,自动化操作效率高,一致性较好的优势,应用更为广泛。
[0003]为了达到优化电机谐波、转矩脉动、齿槽转矩的目的,转子分段斜极的斜极角度和分段数较固定,在保证电机性能的情况下若斜极角度过大可能会产生磁钢轴向漏磁现象,导致电机输出性能降低,电机指标不达标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转子分段斜极角度过大而导致的磁钢轴向漏磁,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减少电机性能损失。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由不同斜极角度的转子冲片组成,所述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开有双V磁钢通孔,所述双V磁钢通孔均沿圆周方向对称分布;所述双V磁钢通孔上开有降低漏磁的对称槽。
[0006]进一步,所述双V磁钢通孔包括大V双臂和小V双臂,所述小V双臂设置在大V双臂与转子外缘处之间;所述对称槽位于小V双臂内侧靠近转子外缘处。
[0007]进一步,所述对称槽与转子外缘最小距离不小于大V双臂与转子外缘处的隔磁桥和小V双臂与转子外缘处的隔磁桥大小;以转子圆心为中点,对称槽的起点和水平方向夹角为8.9
°
,对称槽始末位置和转子圆心夹角为1
°
到2
°

[000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两相邻转子斜极段中磁钢与转子冲片的接触面积,降低磁钢轴向漏磁现象。
[0010]2、有效降低由分段斜极角度过大而产生的磁钢轴向漏磁现象。
[0011]3、转子冲片结构简单,有利于电机性能,没有附加成本,且不影响电机效率等其它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转子冲片结构;
[0013]图2为转子冲片两相邻段重合平面示意图;
[0014]图3为相邻两层磁钢轴向漏磁曲线示意图;
[0015]图中:1

大V双臂、21

隔磁桥一、22

隔磁桥二、3

小V双臂、41

漏磁区域一、42


磁区域二、5

双V磁钢通孔、6

转子本体、7

对称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本技术是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通过分段斜极角度、磁钢位置、电机性能、转子冲片强度设计挖槽大小和位置,在保证冲片强度满足电机转速要求的同时,减小由转子分段斜极产生的磁钢漏磁。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的转子冲片结构,包括双V磁钢通孔5和转子本体6,双V磁钢通孔5在转子本体6上沿圆周方向对称分布,包括大V双臂1和小V双臂3,小V双臂设置在大V双臂与转子外缘处之间;小V双臂内侧靠近转子外缘处设有对称槽7。
[0019]如图2所示,粗实线为上段转子冲片,细实线为下段转子冲片,相邻两段转子斜极之后,在小V双臂3没有挖对称槽7的情况下,相邻两段转子冲片磁钢与冲片接触部分可能会产生漏磁区域一41和漏磁区域二42,其漏磁曲线如图3所示。为了降低这种漏磁现象,降低由转子分段斜极产生的轴向漏磁,在小V双臂3内侧靠近漏磁区域一41和漏磁区域二42的部分进行挖对称槽7,所挖对称槽7与转子外缘最小距离应不小于大V双臂1与转子外缘处的隔磁桥一21和小V双臂3与转子外缘处的隔磁桥二22大小,以转子圆心为中点,对称槽7的起点和水平方向夹角为8.9
°
,对称槽7始末位置和转子圆心夹角为1
°
到2
°

[0020]本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由转子分段斜极产生的轴向漏磁现象,且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没有附加成本,有利于电机性能,提升电机效率,可广泛用于电机轴向漏磁解决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降低漏磁的转子冲片结构,由不同斜极角度的转子冲片组成,所述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上开有双V磁钢通孔,所述双V磁钢通孔均沿圆周方向对称分布;所述双V磁钢通孔上开有降低漏磁的对称槽;所述双V磁钢通孔包括大V双臂和小V双臂,所述小V双臂设置在大V双臂与转子外缘处之间;所述对称槽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张涛韩河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智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