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存储器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关键组成之一,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按照其保存数据时间的长短,大体上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数据保持时间长、断电不丢失和低功耗的特点。非易失性电荷陷阱存储器是一种流行的固态存储器技术,因为它具有出色的数据存储性能和器件可扩展性。在现代电子技术中,从便携式电子系统到大型数据中心,非易失性电荷陷阱型存储器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一般在1T cell NVM(non
‑
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工艺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分为低压阱区、高压阱区和cell区,cell区会用到Dual
‑
POLY (POLY
‑
ONO
‑
POLY)结构。由于其构造决定了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工艺复杂度非常高,对工艺整合的要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内依次形成低压阱区、高压阱区和cell区,所述低压阱区、高压阱区和cell区之间均使用浅沟槽隔离结构隔开;在所述高压阱区和cell区的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一多晶硅层,所述图案化的第一多晶硅层露出所述高压阱区和cell区之间的浅沟槽隔离结构;在所述图案化的第一多晶硅层上形成ONO层,所述ONO层还覆盖所述高压阱区和cell区之间的浅沟槽隔离结构;在所述低压阱区的衬底上和所述ONO层上形成第二多晶硅层;依次刻蚀所述第二多晶硅层、ONO层和第一多晶硅层,以在所述高压阱区和cell区的衬底上均形成第二栅极、栅间介质层和第一栅极,所述第二栅极、栅间介质层和第一栅极均为柱状结构并均对齐,所述第二栅极、栅间介质层和第一栅极的横截面积均相同;刻蚀所述低压阱区的第二多晶硅层形成第三栅极,同时,去除所述高压阱区上的第二栅极和栅间介质层露出所述第一栅极;在所述第三栅极、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上均形成接触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提供衬底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包括:刻蚀所述栅氧化层和所述衬底形成沟槽,填充所述沟槽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曹秉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