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814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包括副油箱滤清器、主油箱滤清器、转换阀组件、滤罐组件,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内端、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均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上,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内端、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均连接至副油箱滤清器上;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的内端均通过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连接至发动机供油口上,发动机回油口通过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和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内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结构紧凑,集成化程度高,泄漏风险低,生产成本低,降低卡阀风险,切换效率高,降低低温时混油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的风险。机无法启动的风险。机无法启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
,具体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寒带运输车辆采用双油箱方案,主油箱加注高牌号柴油,副油箱加注低牌号柴油,在低温时,使用副油箱低牌号柴油启动,一段时间后,主油箱燃油经过车辆循环液升温后,经过切换阀将副油箱切换到主油箱,使用主油箱的高牌号柴油,以此来降低运输成本。
[0003]目前为实现双油箱切换,都是采用主副油箱切换阀与燃油滤清器串联到一个油路上,如图1所示,主油箱供油管1与副油箱供油管2连接在转换阀对应得主油箱进油管3与副油箱进油管4上,经过转换阀控制油箱燃油的使用,燃油经过转换阀控制后,经过转换阀出油口5进入滤清器进油口6,燃油经过过滤后,经滤清器出油口7进入发动机供油口8,未消耗完的燃油经过发动机回油口9进入转换阀回油口10,转换阀根据控制将主油箱燃油经过转换阀主油箱回油口11回到主油箱12中,或将副油箱燃油经过转换阀副油箱回油口13回到副油箱14中。
[0004]此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连接口多,泄露风险高。2)燃油未经过过滤,燃油中的杂质会导致转换阀卡住失效,无法进行主副油箱的切换。3)主、副油箱燃油都经过滤清器,如停车前未将主油箱燃油排空,低温时,会导致滤清器堵塞,车辆无法启动。4)装配复杂,安装空间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以解决以上缺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包括副油箱滤清器、主油箱滤清器、转换阀组件、以及设置在副油箱滤清器与主油箱滤清器之间的滤罐组件;所述转换阀组件包括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所述滤罐组件外壁上设置有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发动机供油口、发动机回油口、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所述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内端、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外端均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上,所述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内端、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外端均连接至副油箱滤清器上;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的内端均通过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连接至发动机供油口上,所述发动机回油口通过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和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内端。
[0008]优选地,所述滤罐组件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第六通道、第七通道、第八通道,所述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内端通过第一通道与主油
箱滤清器相连,所述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内端通过第二通道与副油箱滤清器相连;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的内端分别通过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均连接在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上,所述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通过第五通道连接至发动机供油口上;所述发动机回油口通过第六通道连接在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上,所述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通过第七通道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内端,通过第八通道连接至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内端。
[0009]优选地,还包括电动泵组件,所述电动泵组件上设置有与滤罐组件相连的腔体,所述腔体通过电动泵组件密封圈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腔体的下部与第五通道相连,所述腔体的上部与发动机供油口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五通道中设置有单向阀组件,所述单向阀组件中设置有单向阀并密封,所述滤罐组件内部设置有第九通道,所述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通过第九通道连接至所述腔体的下部。
[0011]优选地,所述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上设置有两个转换阀组件进油口和一个转换阀出油口,两个所述转换阀组件进油口分别与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相连,所述转换阀出油口与第五通道、第九通道相连接;所述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上设置有一个转换阀组件回油进口和两个转换阀回油出口,所述转换阀组件回油进口与第六通道相连接,两个所述转换阀回油出口分别与第七通道、第八通道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滤罐组件上设置有与整车装配的安装固定支架,所述安装固定支架与滤罐组件一体成型,且所述安装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
[0013]优选地,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包括主滤清器下盖、主滤芯上端盖、主滤芯下端盖、主滤芯、中心管及导气管,所述主滤清器下盖为TPU材料制成,所述主滤清器下盖与滤罐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滤芯与主滤芯上端盖、主滤芯下端盖、中心管及导气管之间通过注胶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主油箱滤清器下盖的下部位置,所述水位传感器为浮子式或电极式;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内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安装在主油箱滤清器下盖的上部位置。
[0015]优选地,所述主滤清器下盖的内表面有纵向布置的内限位筋,所述主滤芯为可拆卸结构,所述主滤芯上端盖与第一通道卡合;所述主滤芯下端盖与主滤清器下盖的限位筋相卡合。
[0016]优选地,所述副油箱滤清器,包括副滤清器上盖、副滤芯、副滤芯上端盖、副滤芯下端盖、副中心管、副导气管;所述副油箱滤清器上还设置有放水阀。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将副油箱滤清器、转换阀组件和主油箱滤清器分别集成在滤罐组件的上、中、下位置,使产品结构更加紧凑,整车安装步骤减少,提高了装车工艺性;同时取消了切换阀与滤清器间的连接管路,减少接头的使用,减少了密封点,降低了泄漏风险;燃油先经过过滤,再经过转换阀,降低转换阀卡阀风险;主油箱滤清器、副油箱滤清器分开过滤不同的燃油,降低了低温混油导致的无法启动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结构紧凑,集成化程度高,接头少,泄漏风险低;滤芯可更换,生产成本低;实现先过滤后切换,降低卡阀风险,切换效率高;主副油箱分别过滤,降低
低温时混油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9]图1:现有技术的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21]图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右视图;
[0022]图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左视图;
[0023]图5: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视图;
[0024]图6: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主视方向);
[0025]图7: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右视方向);
[0026]图8: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主视方向);
[0027]图9: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主视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附图1

9,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如下说明:
[0029]如图1

9所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油箱滤清器10、主油箱滤清器20、电动泵组件30、转换阀组件40、以及设置在副油箱滤清器10与主油箱滤清器20之间的滤罐组件50。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油箱滤清器(10)、主油箱滤清器(20)、转换阀组件(40)、以及设置在副油箱滤清器(10)与主油箱滤清器(20)之间的滤罐组件(50);所述转换阀组件(40)包括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41)、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42),所述滤罐组件(50)外壁上设置有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101)、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102)、发动机供油口(103)、发动机回油口(104)、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105)、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106)、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7)、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8);所述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101)内端、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7)外端均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20)上,所述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102)内端、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8)外端均连接至副油箱滤清器(10)上;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7)、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8)的内端均通过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41)连接至发动机供油口(103)上,所述发动机回油口(104)通过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42)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105)和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106)内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罐组件(50)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201)、第二通道(202)、第三通道(203)、第四通道(204)、第五通道(205)、第六通道(206)、第七通道(207)、第八通道(208),所述主油箱滤清器进油口(101)内端通过第一通道(201)与主油箱滤清器(20)相连,所述副油箱滤清器进油口(102)内端通过第二通道(202)与副油箱滤清器(10)相连;所述主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7)、副油箱滤清器出油口(108)的内端分别通过第三通道(203)、第四通道(204)均连接在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41)上,所述主副油箱供油转换阀(41)通过第五通道(205)连接至发动机供油口(103)上;所述发动机回油口(104)通过第六通道(206)连接在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42)上,所述主副油箱回油转换阀(42)通过第七通道(207)连接至主油箱滤清器回油口(105)内端,通过第八通道(208)连接至副油箱滤清器回油口(106)内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泵组件(30),所述电动泵组件(30)上设置有与滤罐组件(50)相连的腔体(51),所述腔体(51)通过电动泵组件密封圈(31)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腔体(51)的下部与第五通道(205)相连,所述腔体(51)的上部与发动机供油口(103)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双油箱油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道(205)中设置有单向阀组件(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明黄小虎范新军马业存秦根华程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尔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