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48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具体为: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均设有内腔筒,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筒一端端面与第二壳体的内腔筒一端端面连接形成内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端面和第二壳体的一端端面连接并与所述内腔之间形成外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均缠绕有纤维,所述纤维为热塑性或热固性纤维。本技术增强了储气筒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储气筒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


技术介绍

1、储气筒是汽车制动及鸣笛等系统中的重要储能部件,它可以将空气压缩机压入的空气储存起来,并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释放出具有较高能量的气流,从而满足制动、鸣笛等系统的工作需求,因此,正常情况下储气筒内的气压将极大地高于正常大气压,这也就对储气筒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关储气筒的轻量化,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塑料材质替代传统的钢材质,但是大多数塑料制成储气筒,承压较低且蠕变较大,无法满足重型商用车较高的制动气压要求。

2、且储气筒目前多为采用注塑内胆并在其表面缠绕纤维成型,但该方式仅能制作单腔储气筒,同时外侧接头无法缠绕,多数是在中间布置缠绕极孔用于布置外侧接头,无法满足整车厂任意布置接头位置的需求,弱化产品开发自由度,同时造成安装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均设有内腔筒,其中,

2、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筒一端端面与第二壳体的内腔筒一端端面连接形成内腔;

3、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端面和第二壳体的一端端面连接并与所述内腔之间形成外腔;

4、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均缠绕有纤维,所述纤维为热塑性或热固性纤维。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两段式,分别为直筒段和盖段,其中,

6、所述盖段与直筒段一体成型。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筒的另一端端面与盖段的内壁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筒的另一端端面与盖段的内壁连接并一体成型。

8、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或热固性纤维缠绕在所述直筒段的外表面。

9、进一步地,所述盖段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盖段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内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强筋为与外腔内并延伸至靠近的直筒段的内壁。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以及第三加强筋采用工程塑料材料制成。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以及第三加强筋均为圆形辐射加强筋、竖直加强筋、十字加强筋、一字加强筋以及菱形加强筋中的一种或组合。

14、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的方式为:螺旋缠绕和环向缠绕。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通过设置的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通过缠绕的方式缠绕新增缠绕的纤维,从而有效地适用于双腔储气筒,增强了储气筒的结构强度。

1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部均设有内腔筒(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两段式,分别为直筒段(7)和盖段(8),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筒(3)的另一端端面与盖段(8)的内壁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腔筒(3)的另一端端面与盖段(8)的内壁连接并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或热固性纤维(6)缠绕在所述直筒段(7)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段(8)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81),所述盖段(8)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82)和第三加强筋(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82)位于内腔(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83)为与外腔(5)内并延伸至靠近的直筒段(7)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一加强筋(81)、第二加强筋(82)以及第三加强筋(83)采用工程塑料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81)、第二加强筋(82)以及第三加强筋(83)均为圆形辐射加强筋、竖直加强筋、十字加强筋、一字加强筋以及菱形加强筋中的一种或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2-4、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的方式为:螺旋缠绕和环向缠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部均设有内腔筒(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两段式,分别为直筒段(7)和盖段(8),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筒(3)的另一端端面与盖段(8)的内壁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腔筒(3)的另一端端面与盖段(8)的内壁连接并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或热固性纤维(6)缠绕在所述直筒段(7)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缠绕双腔储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段(8)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81),所述盖段(8)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新阳宋先凯黄小虎徐君李卫峰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尔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