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透光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28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透光键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扁平基板。基板顶面向上凸设若干按键,基板下方凸设若干条状导光柱。每一导光柱一端位于所述其中一按键的下方,另一端布设一光源。该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在该体积较小的导光柱的引导下,沿该导光柱传播、透射至对应按键,由此减少光线向其它方向的散射及多重反射,从而提高光源的效能。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采用体积较小且数量有限的导光柱既可为每一按键提供均匀、充足的光线,故而制造成本亦可得以降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可透光键盘
技术介绍
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电子装置中,例如手机、个人掌上计算机及遥控器等。该等产品常会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例如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为应因此类使用需求,可透光的键盘遂即应运而生。传统的可透光键盘包括一基板,该基板通常以矩阵形式向上一体凸伸出若干呈圆柱帽子状的按键,每一按键的顶部通过丝网印刷或者激光雕刻而形成印有字母或数字的印刷层,且每一按键自顶面中部向下一体成形出按压柱。组装时,该现有可透光键盘嵌设于电子装置的内部面板上,所述内部面板上固设若干光源,如发光二极管等。该等光源数量少于所述按键数量,并散落布置于该等按键中。当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下使用具有上述可透光键盘的电子装置时,打开键盘光源,通过背光效应,由该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向上被透射至所述按键的印刷层上,使印刷层透光,由此即可让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辨识印刷于该印刷层上的字母或数字。然而,上述现有可透光键盘于使用时,由于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是在空气中传播,使得该光线无法均匀的透射于每一按键上,且由于光线在空气中的能量损失很大,使得该等光线的光强明显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于业界又提出了另一种具有导光板的现有可透光键盘。该键盘于基板下方增设一层导光板,二者大致平行,所述按键的按压柱并穿设于该导光板中。该导光板由导光材料制成,内部埋设若干光源,同时并依据按键与所埋设光源间的相对位置而布设若干光线反射点。所述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等反射点的反射而均匀散布于导光板内,进而向上均匀透射至所述按键上,由此即可使每一按键获均得均匀且充足的光线。然而,上述具有导光板的可透光键盘于使用时,由于光线于导光板内具有较大的行经区域,故而存在多重反射,由此使得由光源所发射的光线能量损失严重,光源的效能不高,而且采用一整块导光板进行导光,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透光键盘,可减少由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光源的效能,同时并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透光键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扁平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向上凸设若干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下方凸设若干条状导光柱,每一导光柱一端位于所述其中一按键的下方,另一端布设一光源,该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沿该导光柱传播、透射至该对应按键。如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于按键及光源之间布设导光柱的设计,而使光源向外散射的光线仅具有较小的行经区域,由此使得该光线能够以较短的行经距离并较为集中的仅在导光柱的引导下进行直线传播、透射,而减少向其它方向的散射及多重反射。故而,本技术可减少由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光源的效能。同时,本技术仅采用体积较小且数量有限的导光柱既可为每一按键提供均匀、充足的光线,故而制造成本亦可得以降低。此外,本技术通过于按键下方布设导光柱,使得当按键上下运动时,基板于按键周边的区域强度增强,由此使基板在按键反复按压的状况下抗压力增强而不易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透光键盘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可透光键盘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可透光键盘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可透光键盘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可透光键盘,10.基板,、20.按键,21.按压柱,30.导光柱,31.收容槽,40.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可透光键盘10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大致呈矩形并水平布置的扁平基板10,基板10以矩阵形式布置若干按键20,该等按键20呈圆柱帽子状自基板10的顶面向上凸伸并可相对基板10上下运动,每一按键20自顶面中部向下一体成形出按压柱21,该按压柱21的末端所在平面并位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下方。每四个彼此相邻的按键20组成一个矩阵单元。于每一矩阵单元中,处于两对角的两相邻按键20之间形成一对角线,基板10的底面于每一对角线上向下大致对称凸设两导光柱30,由此于每一矩阵单元中形成大致呈X型布置的四根导光柱30。该等导光柱30由导光材料制成,大致呈矩形条状,一端朝向处于对角的按键20,位于该按键20下方,并靠近该按键20的按压柱21,另一端则围设形成一收容槽31,收容一光源40于其内。而该导光柱30的宽度与所述光源40相匹配,以刚好能容纳光源40为佳。使用时,光源40向外发射光线,该光线仅于邻近的四根导光柱30内沿直线向前传播、透射,进而射入所述按键20内,由此让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辨识印刷于按键20的印刷层上的字母或数字。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可透光键盘100的变更设计,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于每一矩阵单元中,基板10的底面于所述上下相邻及左右相邻的两按键20之间分别向下大致对称凸设两导光柱30。该两导光柱30一端朝向处于顶角的按键20,位于该按键20下方,并靠近该按键20的按压柱21,另一端则围设形成收容槽31,收容光源40于其内。该光源40向外发射的光线仅于邻近的两根导光柱30内沿直线向前传播、透射,进而射入所述按键20内。请参阅图3,相较前述第一实施例,本技术可透光键盘100的第三实施例所做变更设计是于每一矩阵单元中,将一端朝向同一光源40的四根导光柱30一体成型,并将光源40埋设于四根导光柱30的交汇处,由此使光源40所发射的光线更为集中的仅沿四根导光柱30透射。再请参阅图4,相较前述第二实施例,本技术可透光键盘100的第四实施例所做变更设计是于每一矩阵单元中,将一端朝向同一光源40的两根导光柱30一体成型,并将光源40埋设于两根导光柱30的交汇处,由此使光源40所发射的光线更为集中的仅沿两根导光柱30透射。如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于按键20及光源40之间布设导光柱30的设计,而使光源40向外散射的光线仅具有较小的行经区域,由此使得该光线能够以较短的行经距离并较为集中的仅在导光柱30的引导下进行直线传播、透射,而减少向其它方向的散射及多重反射。故而,本技术可减少由光源40所发射的光线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光源的效能。同时,本技术仅采用体积较小且数量有限的条状导光柱30既可为每一按键20提供均匀、充足的光线,故而制造成本亦可得以降低。此外,本技术通过于按键20下方布设导光柱30,使得当按键20上下运动时,基板10于按键20周边的区域强度增强,由此使基板10在按键20反复按压的状况下抗压力增强而不易损坏。需要指出,于具体实施时,本技术可以有多种变化设计,如所述导光柱30既可与基板20一体成型,亦可单独设置,而按键20的按压柱21则可穿设于导光柱30内。诸如此类的等效设计皆属于本技术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内,不应仅以本技术说明书所描述的内容对本技术进行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可透光键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扁平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向上凸设若干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下方凸设若干条状导光柱,每一导光柱一端位于所述其中一按键的下方,另一端布设一光源,该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沿该导光柱传播、透射至该对应按键。2.如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透光键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扁平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向上凸设若干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下方凸设若干条状导光柱,每一导光柱一端位于所述其中一按键的下方,另一端布设一光源,该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沿该导光柱传播、透射至该对应按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钦德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