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76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设有预定深度的圆槽;感生组件,容纳在所述圆槽内,包括设置在圆槽底部的铜芯弹簧,垫设在所述铜芯弹簧上的铜芯,内嵌于所述铜芯、且极性相斥的两颗磁铁,以及套设在所述铜芯外围的线圈;所述铜芯在触发动作后沿着圆槽上下移动、使得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感生电动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结构,质量可靠,每次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数值稳定,动作机构选用高强度弹簧,长期使用过程中电压衰减量小;内部灌胶密封,并用隔磁套包裹,对干扰抵抗力强,防水防尘防震动。主要动作模式为往返滑动,结构稳定,装配简单,经过优化可适用于大部分现有产品,易于实现大批量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磁感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及。
[000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和设备都需要有源电流或电池供电进行启动和控制,它们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环境局限性大,不能应对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复杂场景及极端场景。2)对供电条件过于依赖,停电后不能使用或存在用电焦虑。3)结构臃肿,在设计时需要为电源和电池留下空间,增加了额外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包括上盖、隔板、底座、按键、铜芯、按键弹簧、隔磁套、线圈、磁铁、芯座、铜芯弹簧、隔磁圆片、线圈骨架。在铜芯中内嵌有两颗极性相斥的柱形磁铁,铜芯外围套有线圈,这种磁铁加线圈的结构,可以通过铜芯上下移动使得通过外围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生电动势。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铜芯包括芯座、磁铁、隔磁圆片,隔磁圆片至少为三块,纵向布置在芯座内;磁铁固定在每两块相邻隔磁圆片之间。铜芯为黄铜材质,整体形状为两个大小圆柱相接,上方小圆柱为实心按压端,下方大圆柱内嵌电磁铁,铜芯外壁厚0.2mm,该厚度既能保证铜材的延展性,便于包裹,又能使得磁场有效穿透。隔磁圆片厚度均匀,大小与磁铁截面积一致,隔磁圆片用以阻隔磁场外泄,提高利用率。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底座的上方通过隔板连接上盖,在上盖中有凹槽,用以安放按键,按键材质为铝合金,一端有沉孔,用以安放弹簧,中心有通孔,用以穿过铜芯。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铜芯外围套有感应线圈组、感应线圈组由隔磁套、线圈、线圈骨架组成,线圈下端需设置在两颗磁铁中央,其绕线紧密,并灌胶密封,用以防水防尘,感应线圈组平放于底座的中心上圆槽中,二者用胶粘接,线圈采用特制漆包线,在漆包线绕线圈数和电阻间选取最优比值,从而使得在产生最大感生电动势的情况下内阻带来的影响最小。底座的腰部预定位置处设有方形孔,线圈的预留外接线通过所述方形孔引出。
[0009]本技术与现有装置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采用机械结构,质量可靠,每次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数值稳定,动作机构选用高强度弹簧,长期使用过程中电压衰减量小;内部灌胶密封,并用隔磁套包裹,对干扰抵抗力强,防水防尘防震动。按键和铜芯均采用滑动往返的动作模式,结构稳定,装配简单,经过优化可适用于大部分现有产品,易于实现大批量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激发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激发装置关闭状态剖视图。
[0012]图3是本激发装置打开状态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激发装置接线出口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激发装置按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上盖1、螺钉孔1a、隔板2、底座3、方形孔3a、按键4、通孔4a、沉孔4b、铜芯5、按键弹簧6、隔磁套7、线圈8、外接线8a、磁铁9、芯座10、铜芯弹簧11、隔磁圆片12、线圈骨架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17]申请人认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和设备都需要有源电流或电池供电进行启动和控制,它们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环境局限性大,不能应对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复杂场景以及极端场景。2)对供电条件过于依赖,停电后不能使用或存在用电焦虑。3)结构臃肿,在设计时需要为电源和电池留下空间,增加了额外体积和重量。4)三防能力差,不能应对电磁干扰等其他手段。目前国内外专利文献资料尚无发现类似的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的结构。
[0018]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通过移动内嵌两颗相斥磁铁的柱形铜芯使得穿过其外围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达到产生感生电动势的效果。通过材料和结构的优化,该装置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电压可高达25V。这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稳定可靠,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场景,突破了环境局限,可完全不依靠有源供电。同时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可以适用范围广,替换传统电源后能有效减少产品的体积和重量。该装置使用纯机械结构,内部密封,防水防尘,拥有极高的三防和抗干扰性能,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有效解决了传统有源设备的缺点。
[0019]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它包括上盖1、隔板2、底座3、按键4、铜芯5、按键弹簧6、隔磁套7、线圈8、磁铁9、芯座10、铜芯弹簧11、隔磁圆片12、线圈骨架13组成,其特征是在铜芯5中内嵌有两颗极性相斥的柱形磁铁9,铜芯外围套有线圈8,这种磁铁加线圈的结构,可以通过铜芯上下移动使得通过外围线圈8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生电动势。
[0020]底座3为铝合金材质,内有上大下小两个圆槽。铜芯5为黄铜材质,整体形状为两个大小圆柱相接,上方小圆柱为实心按压端,下方大圆柱内嵌电磁铁9,铜芯外壁厚0.2mm,该厚度既能保证铜材的延展性,便于包裹,又能使得磁场有效穿透。磁铁9材质为钕铁硼或其它强磁性材料,相斥相接、径向冲磁,这种充磁方式可以使得磁感线与铜芯呈约90
°
的垂直方向向四周发散。在磁铁9互相接触面及与铜芯5上下接触面间贴有三片隔磁圆片12,隔磁圆片12材质为1010、q235或其他低碳钢,厚度均匀,大小与磁铁截面积一致,隔磁圆片用以阻隔磁场外泄,提高利用率。铜芯5末端嵌有芯座10,芯座材质为铝合金,套在铜芯弹簧11上,铜芯弹簧11放置在底座3中心的下圆槽中,为不锈钢材质,用以防腐防蚀。在铜芯外围套
有感应线圈组、感应线圈组由隔磁套7、线圈8、线圈骨架13组成,线圈下端初始位置需位于两颗磁铁中央,其内部需紧密,并灌胶密封,用以防水防尘,隔磁套材质为1010、q235或其他低碳钢,线圈骨架13材质为尼龙或其它塑料,感应线圈组平放于底座3的中心上圆槽中,二者用胶粘接,线圈8采用特制漆包线,在漆包线绕线圈数和电阻间选取最优比值,可使得在产生最大感生电动势的情况下内阻带来的影响最小。线圈8的预留外接线8a通过在底座3上的方形孔3a引出,底座3上方通过隔板2与上盖1相接,上盖1四角设有4个螺钉孔1a,用以使用螺钉将上盖1,隔板2,底座3连接和固定。在上盖1中有凹槽,用以安放按键4,按键4材质为铝合金,一端有沉孔4b,用以安放弹簧6,中心有通孔4a,用以穿过铜芯5。
[0021]使用前需先按下铜芯5,此时按键4在按键弹簧6的作用下顶出,通过按键4的底面将铜芯5限位在底座3中,使用时,按下按键4,铜芯5在铜芯弹簧11的作用下穿过按键4中央圆孔顶出,通过调节弹簧11的节径和圈数,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设有预定深度的圆槽;感生组件,容纳在所述圆槽内,包括设置在圆槽底部的铜芯弹簧,垫设在所述铜芯弹簧上的铜芯,内嵌于所述铜芯、且极性相斥的两颗磁铁,以及套设在所述铜芯外围的线圈;所述铜芯在触发动作后沿着圆槽上下移动、使得通过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感生电动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生电动势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线圈的空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坤杜忠华姜原王天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之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