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方强专利>正文

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472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包括冷凝塔和真空泵,冷凝塔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冷凝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泵、过滤器和蝶式分离机,冷凝塔中设置有塔板,塔板上设置有若干横向阀孔和若干纵向阀孔,横向阀孔和纵向阀孔上设置有厚度不同、轻重搭配的条形浮阀,冷凝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真空泵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性新型能够有效的处理DMF回收后产生的回收锅釜残液,提高了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提高了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提高了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制造工厂,在PU革的制造过程中是以DMF作为溶剂溶解 PU树脂,然后漫渍或涂饰与基布的表面形成贝斯,在此过程中利用DMF与水的溶解性,将DMF洗出,产生了湿法合成革制造过程中的废水,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加,以及对合成革成本的要求,DMF废水回收技术渐渐开始发展,目前的 DMF回收后产生的回收锅釜残液即俗称残渣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并且DMF 回收残渣中含有大量的细纤维和木粉等杂质,容易造成后续设备中出现堵塞的现象,DMF回收的效果和回收稳定性差,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效果和稳定性好的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包括冷凝塔和真空泵,所述冷凝塔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泵、过滤器和蝶式分离机,所述离心泵、过滤器和蝶式分离机彼此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杂质出口,所述外壳中密封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离心泵与下腔连通,所述隔板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位于下腔中且与上腔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网栅架,所述网栅架上设置有滤布,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上腔连通,所述冷凝塔中设置有塔板,所述塔板上设置有若干横向阀孔和若干纵向阀孔,若干横向阀孔和若干纵向阀孔相互交错间隔设置,所述横向阀孔和纵向阀孔上设置有厚度不同、轻重搭配的条形浮阀,所述冷凝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真空泵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回用系统的过程中,DMF回收后产生的回收锅釜残液进入到离心泵中,在经过离心分离后残液进入过滤器中,残液进入过滤器后,过滤管通过滤布将残液中的杂质过滤,被过滤的杂质可以通过杂质出口排出,过滤出杂质后的残液由过滤管进入到上腔中,然后由出料管移动至蝶式分离机中进行二次分离,从而去除残液中的溶胶状的固体悬浮颗粒杂质,从而减少了后续处理设备因杂质出现堵塞的现象,残液过滤完成后进入冷凝塔中进行低温精馏,在低温精馏过程中,错排条形浮阀可方便采用不同长度不同厚度和不同重量的阀片混合搭配排列,使得冷凝塔对热源质量波动适应性非常强,提高了冷凝塔的自动调节能力,从而提高了残液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能够减少回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因震动导致出现残液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差的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性新型能够有效的处理DMF回收后产生的回收锅釜残液,提高了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伸缩杆外侧壁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挡环抵接,另一端与支撑底板抵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回用系统的过程中,当冷凝塔受到震动时,震动产生的冲击传递至支撑座,伸缩杆在受到冲击后收缩并使第一减震弹簧收缩,第一减震弹簧收缩产生弹性力并通过弹性力削减冲击力,从而降低冷凝塔受到的震动,提高了回用系统的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
[0008]本技术优选为: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减震底座,所述真空泵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减震底座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减震底座中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上方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弹性垫之间设置有液压油,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支板,所述减震支板与固定板下表面抵接,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贯穿竖直贯穿活塞的泄油孔,所述泄油孔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减震底座的两端设置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两端填充有缓冲物,所述固定板与减震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与固定板下表面连接,下端与减震槽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回用系统的过程中,真空泵运转产生的震动,震动造成的冲击力传递至固定板,固定板在受到冲击后向下移动并将减震支板下压,减震支板下压带动活塞杆和活塞下压,活塞在下压过程中液压油对活塞产生阻尼,同时弹性垫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从而对活塞产生阻尼,削弱了震动产生的冲击力,固定板在下压的过程中第二伸缩杆受压伸缩从而使第二减震弹簧收缩形变,第二减震弹簧形变产生弹性力从而进一步削弱震动产生的冲击力,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能够提高真空泵的减震效果,从而减少了因真空泵的震动传递至冷凝塔处造成残液的回收效果低和回收稳定性差的现象出现,同时提高了真空泵的使用稳定性。
[0010]本技术优选为:所述条形浮阀由覆盖在横向阀孔和纵向阀孔上方的阀片以及固定在阀片下方的阀足构成,所述阀片的长度大于横向阀孔或纵向阀孔的长度,所述阀足穿过横向阀孔和纵向阀孔后勾在塔板的下表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回用系统的过程中,气量小时厚度较薄较长的条形浮阀首先升起,气量加大时,较厚较短的条形浮阀也同时升起,可以兼顾不同的处理量,极大提高了塔板的操作弹性,从而提高了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
[0012]本技术优选为:所述的阀片的厚度为1mm~1.4mm。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不同的阀片能够适应较大的负荷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残液的回收效果和回收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塔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条形浮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包括冷凝塔1和真空泵2,所述冷凝塔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3,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塔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泵4、过滤器5和蝶式分离机6,所述离心泵4、过滤器5和蝶式分离机6彼此连通,所述过滤器5包括外壳5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精馏残渣资源化回用系统,包括冷凝塔和真空泵,所述冷凝塔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泵、过滤器和蝶式分离机,所述离心泵、过滤器和蝶式分离机彼此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杂质出口,所述外壳中密封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离心泵与下腔连通,所述隔板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位于下腔中且与上腔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网栅架,所述网栅架上设置有滤布,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上腔连通,所述冷凝塔中设置有塔板,所述塔板上设置有若干横向阀孔和若干纵向阀孔,若干横向阀孔和若干纵向阀孔相互交错间隔设置,所述横向阀孔和纵向阀孔上设置有厚度不同、轻重搭配的条形浮阀,所述冷凝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真空泵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伸缩杆外侧壁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挡环抵接,另一端与支撑底板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姜方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