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包括调高装置与支座芯体,所述调高装置包括上座板和下座板,所述支座芯体设置于上座板上方或者下座板下方,上座板或下座板与支座芯体下板或者上板为一体或者单独构件,所述上座板底面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内设有两楔形的荷载转换器,下座板位于上座板底面且将两荷载转换器限制于调节腔内,两荷载转换器相对滑动调节上座板高度,两荷载转换器之间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座脱空后可以自动调节高度,弥补脱空间隙,实现自复位功能,同时弹性装置并联或者串联锁定装置,实现可靠锁定。可靠锁定。可靠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结构工程
,也可以应用于公路、市政、建筑等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桥梁结构跨越能力越来越大,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些大跨度复杂桥梁结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其内力计算甚为复杂。由于计算模型简化产生的误差、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以及施工误差、结构物各部位温度变化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构物在施工过程或建成后其内力与设计值差异很大,而且这些差异很难估计,给结构物以后的使用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桥梁建成后,墩台在一定时期内会发生沉降,这将引起桥梁结构内力的重分配,对于我国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桥梁来说,如因施工误差、墩台沉降等造成简支箱梁三点支承则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及时了解桥梁支座的受力状况、当发生支座出现卸载脱空征兆时能及时控制调节,可有效避免结构出现三点支承的情形,并可最大限度避免桥梁因受力不均而引发灾难性事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种能在支座脱空时能及时自动调节高度,弥补脱空间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用于解决支座脱空时无法自动调节,弥补脱空间隙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5]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包括调高装置与支座芯体,所述调高装置包括上座板和下座板,所述支座芯体设置于上座板上方或者下座板下方,上座板或下座板与支座芯体下板或者上板为一体或者单独构件,所述上座板底面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内设有两楔形的荷载转换器,下座板位于上座板底面且将两荷载转换器限制于调节腔内,两荷载转换器相对滑动调节上座板高度,两荷载转换器之间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弹性装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在支座与上部构件出现脱空时,调高装置所受载荷减小,两荷载转换器之间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弹性装置释放弹性力,使得两荷载转换器在调节腔内互动并相互远离一定距离,从而促使上座板的高度上升,弥补脱空间隙,实现自复位作用,自动调节高度并弥补脱空间隙。
[0007]优选的,所述两荷载转换器之间设有与弹性装置对应的锁定装置,一个弹性装置对应一个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弹性装置串联,锁定装置位于弹性装置端部与荷载转换器端面之间,锁定装置实现荷载转换器与弹性装置的可靠锁定。
[0008]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与弹性装置并联,锁定装置与弹性装置间隔交叉分布与两荷载转换器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或者橡胶体或者聚氨酯。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腔顶面与荷载转换器顶面为斜面或者曲面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荷载转换器底面与下座板上支承面为斜面或者曲面或者平面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腔顶面与荷载转换器顶面之间设有匹配的上摩擦副。
[0013]优选的,所述荷载转换器底面与下座板上支承面之间设有匹配的下摩擦副。
[0014]优选的,所述上座板与下座板通过两侧端部的螺栓固定连接。用于将上座板和下座板连接牢固,同时将荷载转换器限制于调节腔内。
[0015]优选的,所述支座芯体为球形支座、盆式支座、减隔震支座中的任意一种。
[0016]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在支座脱空后可以自动调节高度,弥补脱空间隙,实现自复位功能,同时弹性装置并联或者串联锁定装置,实现可靠锁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弹性装置与锁定装置串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支座芯体位于调高装置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无上座板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弹性装置与锁定装置并联的分布图。
[0023]附图标记:1
‑
上座板,2
‑
上摩擦副,3
‑
荷载转换器,4
‑
下摩擦副,5
‑
弹性装置,6
‑
锁定装置,7
‑
下座板,8
‑
支座芯体,9
‑
螺栓,10
‑
调节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和3所示,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包括调高装置与支座芯体8,所述调高装置包括上座板1和下座板7,所述支座芯体8设置于上座板1上方或者下座板7下方,上座板1或下座板7与支座芯体8下板或者上板为一体或者单独构件,所述上座板1底面设有调节腔10,调节腔10内设有两楔形的荷载转换器3,下座板7位于上座板7底面且将两荷载转换器3限制于调节腔10内,两荷载转换器3相对滑动调节上座板1高度,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设有
一个或者多个弹性装置5。
[0029]当支座与上部构件出现脱空时,调高装置所受载荷减小,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弹性装置5释放弹性力,使得两荷载转换器3在调节腔 10内互动并相互远离一定距离,从而促使上座板1的高度上升,弥补脱空间隙,实现自复位作用,自动调节高度并弥补脱空间隙。
[0030]具体的,如图2和4所示,所述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设有与弹性装置5对应的锁定装置6,锁定装置6采用钢板或者型钢等构件,一个弹性装置5对应一个锁定装置6,所述锁定装置6与弹性装置5串联,锁定装置6位于弹性装置5端部与荷载转换器3端面之间,锁定装置6实现荷载转换器3与弹性装置5的可靠锁定。
[0031]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锁定装置6与弹性装置5并联,锁定装置6与弹性装置5间隔交叉分布于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
[0032]具体的,所述弹性装置5为弹簧或者橡胶体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包括调高装置与支座芯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装置包括上座板(1)和下座板(7),所述支座芯体(8)设置于上座板(1)上方或者下座板(7)下方,上座板(1)或下座板(7)与相应支座芯体(8)下板或上板为一体或者单独构件,所述上座板(1)底面设有调节腔(10),调节腔(10)内设有两楔形的荷载转换器(3),下座板(7)位于上座板(1)底面且将两荷载转换器(3)限制于调节腔(10)内,两荷载转换器(3)相对滑动调节上座板(1)高度,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弹性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设有与弹性装置(5)对应的锁定装置(6),所述锁定装置(6)与弹性装置(5)串联,锁定装置(6)位于弹性装置(5)端部与荷载转换器(3)端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调高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6)与弹性装置(5)并联,锁定装置(6)与弹性装置(5)间隔交叉分布于两荷载转换器(3)之间。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大成,王剑明,邹贻军,胡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