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18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和镜片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镜框内的暖气室,且所述暖气室与所述镜片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雨刷装置安装在所述镜片上;干燥剂置于所述暖气室与所述镜框之间;集水孔设于所述镜框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做到除水和除雾,当汽车停留一定时间后,后视镜上容易出现堆积的雾水,利用雨刷装置能做到对雾水的扫除;同时集水孔能处理掉雨刷装置扫除流下的雾水,防止雾水侵蚀镜框内的密封圈,然后开启暖气室使得后视镜保持光洁。并且由于暖气室的使用,导致镜框内容易出水汽,加快了内部机械结构生锈和腐蚀的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镜框和镜片之间填满干燥剂来解决问题。燥剂来解决问题。燥剂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属于汽车后视镜材


技术介绍

[0002]在秋冬时节,经常会遇到早上开车时或者停车久了后会发现后视镜被小水滴或露水覆盖,司机不得不找抹布下车擦拭半天,每天这样显得极为繁琐、影响驾驶,而且维持时间不长,雾天行驶一段时间后又会被覆盖,严重影响司机视野。
[0003]中国专利公布号CN204383423U涉及一种带除雾装置的汽车后视镜,包括镜座、镜框、镜片,所述镜框与镜片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镜座内腔固定设有暖气室,镜片的反面与暖气室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暖气室为一个设有敞开面的腔室,暖气室右边侧壁设有暖气进口,暖气室左边侧壁设有暖气出口。本技术一种带除雾装置的汽车后视镜,通过镜片加热来消除镜面上的水汽,特别适合在雾天及秋冬时节使用。该汽车后视镜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等特点。
[0004]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0411921C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主要是在后视镜的镜面座背面设有雨刷传动装置,所述的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传动马达,传动马达是伸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是与一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是连动一蜗杆,所述的蜗杆是与一蜗轮啮合,所述的蜗轮凭借一支轴连动一从动蜗杆,所述的从动蜗杆是与一从动蜗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蜗轮是设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是穿伸在镜面座与镜面上,在转轴上设有一连杆,所述的连杆上设有雨刷,如此,即构成一具雨刷的后视镜,凭借启动雨刷传动装置以驱动雨刷刮除后视镜镜面上的水液,以使镜面保持明亮,可供车辆驾驶清楚观看到后视镜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除雾装置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能除掉雾气,且易在除雾气时造成雨水堆积,导致对镜框和镜片连接处产生侵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的湿法成球装置,
[0007]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和镜片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镜框内的暖气室,且所述暖气室与所述镜片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雨刷装置安装在所述镜片上;干燥剂置于所述暖气室与所述镜框之间;集水孔设于所述镜框的下端。
[0009]具体的,所述雨刷装置包括转轴,安装在所述转轴一端的橡胶刮水条,所述转轴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斜齿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镜框安装在电机固定管内。
[0010]具体的,所述暖气室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镜框内,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出
气口、另一端设有进气口,且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孔。
[0011]具体的,所述集水孔形状为锥形孔。
[0012]具体的,所述橡胶刮水条内置有弹性片。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能够同时做到除水和除雾,当汽车停留一定时间后,后视镜上容易出现堆积的雾水,利用雨刷装置能做到对雾水的扫除,并且集水孔利用锥形的形状能处理掉雨刷装置扫除流下的雾水,防止雾水侵蚀镜框内的密封圈。
[0015]2.同时本技术的暖气室,使暖气的热量能够很快传递给镜片,防止水雾,并且烘干雨刷装置,保证雨刷装置下一次的工作质量。
[0016]3.由于现有技术中暖气室等加热装置的使用,导致镜框内容易出水汽,加快了内部机械结构生锈和腐蚀的状况,本技术在镜框和镜片之间填满干燥剂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处于另一状态时的正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暖气室的正视图;
[0022]图中标记为:1、镜框;2、第一密封圈;3、镜片;4、雨刷装置;5、集水孔;6、暖气室;7、干燥剂;8、第二密封圈;401、转轴;402、第一斜齿轮; 403、第二斜齿轮;404、电机;405、电机固定管;406、橡胶刮水条;601、出气口;602、壳体;603、进气口;60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包括镜框1,所述镜框1和镜片3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安装在所述镜框1内的暖气室6,且所述暖气室6与所述镜片3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雨刷装置4安装在所述镜片3上,干燥剂7置于所述暖气室6与所述镜框1之间,集水孔5设于所述镜框1的下端,且所述集水孔5形状为锥形孔。所述集水孔5利用锥形孔的坡度导流出,由于雨刷装置4的扫除,导致累积在所述镜框1的雾水。
[0024]优先的,所述雨刷装置4包括转轴401,安装在所述转轴401一端的橡胶刮水条406,所述转轴401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02,第二斜齿轮403与所述第一斜齿轮402啮合,且所述第二斜齿轮403安装在电机404上,所述电机404穿过所述镜框1安装在电机固定管405内。所述橡胶刮水条406内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弹性恢复能够使橡胶刮水条406能够恢复到伸直状态。
[0025]优先的,请重点参考图4,所述暖气室6包括壳体602,所述壳体602安装在所述镜框1内,所述壳体602一侧设有出气口601、另一端设有进气口603,且所述壳体602上设有定位孔604。通过所述定位孔604把暖气室6安装在所述镜框1上。
[0026]所述电机404和所述暖气室6的开关均与外置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8]在秋冬时节,遇到早上开车时或者停车久了后会发现后视镜被小水滴或露水覆盖的状况时。
[0029]启动电机404运转以使第二斜齿轮403转动,第二斜齿轮403则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斜齿轮402转动,所述第一斜齿轮402的转动带动橡胶刮水条406 转动,橡胶刮水条406则以转轴401为轴心旋转,带动橡胶刮水条406向上旋移,当橡胶刮水条406向上旋移时,所述橡胶刮水条406内部设有弹性片,橡胶刮水条406内部的弹性片不再受镜框1的边缘挤压而呈弹性回复,将橡胶刮水条406导正为平直状,而得以平整刷除镜片3上的雾水,当橡胶刮水条406 刷靠在镜框1另一端的底缘时,橡胶刮水条406的外端会沿镜框1的内缘被弯折,橡胶刮水条406内部的弹性片呈弹性弯折状态,橡胶刮水条406刷靠在镜框1另一端底缘的同时,电机404则呈反向运转,其转轴401则呈反向旋转,而带动橡胶刮水条406反向向上旋移,如此的往复旋移动作,橡胶刮水条406 则可将镜片3上的雾水去除到集水孔5,由集水孔5导流出镜框1,使镜片3 保持光洁。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包括镜框(1),所述镜框(1)和镜片(3)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安装在所述镜框(1)内的暖气室(6),且所述暖气室(6)与所述镜片(3)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其特征在于,雨刷装置(4),安装在所述镜片(3)上;干燥剂(7),置于所述暖气室(6)与所述镜框(1)之间;集水孔(5),设于所述镜框(1)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装置(4)包括转轴(401),安装在所述转轴(401)一端的橡胶刮水条(406),所述转轴(401)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02),第二斜齿轮(403)与所述第一斜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