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12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模具组件、驱动所述模具组件开合的驱动机构和开闭覆膜砂源的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围绕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所述模具组件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解决了现有方案中覆膜砂成型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在向模具内注入覆膜砂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导致了覆膜砂射芯机的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射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覆膜砂射芯机是一种以覆膜砂为原料,利用热芯盒原理制作覆膜砂砂型的机器,射芯机制作覆膜砂型芯的原料为酚醛树脂覆膜砂,覆膜砂主要采用优质精选天然石英砂为原砂,热塑性酚醛树脂,乌洛托品及增强剂为原料。其特点为生产效率高、尺寸精确、外貌光洁、能够生产内腔比较复杂的铸件。覆膜砂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技术需求,在固化速度、脱膜性、流动性、溃散性、铸件表面光洁度、储存等方面适当调整配比,近年来为众多铸造企业所看好。
[0003]现有方案的覆膜砂射芯机采用的都是单工位设计或是增设一个往复移动机构实现双工位。由于覆膜砂成型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在向模具内注入覆膜砂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导致了覆膜砂射芯机的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覆膜砂成型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在向模具内注入覆膜砂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导致了覆膜砂射芯机的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
[0007]包括管道、模具组件、驱动所述模具组件开合的驱动机构和开闭覆膜砂源的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围绕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所述模具组件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加热管;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连通所述管道;所述加热管分别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内和所述第二模板内。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模腔的一端设置有模件;所述模件上所述管道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道通过充气管连通气源;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开闭所述充气管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连通所述管道的一端。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一齿轮、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一连杆和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齿轮旋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
连杆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啮合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模板或所述第二模板相互靠近。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底盘、旋转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顶盘和驱动所述顶盘旋转的第二动力装置;围绕所述底盘开设有若干第一连通孔;所述顶盘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管道;所述第二连通孔分别连通所述覆膜砂源和任一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顶盘。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覆膜砂源设置有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包括第三动力装置、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第一杆体和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筒体出口连通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第二筒体进口连通所述覆膜砂源;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杆体旋转,所述第二杆体带动所述第一杆体旋转。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杆体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筒体通过第三筒体连通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筒体进口和所述第二筒体出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通过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沿导轨滑动,使得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可以平稳滑动,提高了轮坯砂模成型的质量;(2)通过管道连通充气管,使得气体可以将覆膜砂快速吹入模腔内,提高了轮坯砂模成型的效率,同时气体压力可以将模腔内覆膜砂压实,提高了轮坯砂模成型的质量;(3)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完成模具组件的开模和合模,提高了轮坯砂模成型的效率;(4)通过控制机构使得可以不间断的给多个模具组件进行供料,提高了轮坯砂模成型的工作效率;(5)通过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传动,使得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处于联动状态,只需要一台第三动力装置就可以完成驱动,降低了轮坯砂模成型的生产成本;(6)通过第二杆体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再通过第一杆体的定量输送,保证了轮坯砂模成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底盘的俯视结构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顶盘的俯视结构图。
[0022]附图中标记:1、模具组件;11、第一模板;12、第二模板;13、加热管;14、模腔;15、模件;16、导轨;2、驱动机构;21、底座;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一齿轮;25、第一动力装置;26、第一齿条;27、第二齿条;3、控制机构;31、底盘;32、顶盘;33、第二动力装置;34、第一连通孔;35、第二连通孔;36、第二齿轮;4、管道;5、充气管;51、控制阀;6、输料装置;61、第
一筒体;62、第二筒体;63、第一杆体;64、第二杆体;65、第三动力装置;66、第三齿轮;67、第四齿轮;68、第三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4]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底盘的俯视结构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顶盘的俯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模具组件、驱动所述模具组件开合的驱动机构和开闭覆膜砂源的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围绕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所述模具组件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加热管;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连通所述管道;所述加热管分别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内和所述第二模板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模腔的一端设置有模件;所述模件上所述管道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通过充气管连通气源;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开闭所述充气管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连通所述管道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坯砂模成型的覆膜砂射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一齿轮、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一连杆和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齿轮旋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啮合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模板或所述第二模板相互靠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