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79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该行李舱包括舱主体和承载所述舱主体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舱主体的底端外侧,所述舱主体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所述舱主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承重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舱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集成有顶灯。该行李舱的结构设置可以将行李存放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避免行车过程发生掉落等意外事故,还集成有照明灯,可有效利用内部空间。可有效利用内部空间。可有效利用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内部结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轨道车辆采用的行李架结构简单,只是单纯具有承载行李的功能,占用车内较多的空间,但是功能单一,而随着车辆的发展,对其内装结构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单纯承载行李的行李架以无法满足车辆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该行李舱的结构设置可以将行李存放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避免行车过程发生掉落等意外事故,还集成有照明灯,可节约内部空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包括舱主体和承载所述舱主体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舱主体的底端外侧,所述舱主体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所述舱主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承重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舱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集成有顶灯。
[0005]该技术提供的行李舱将其设为相对密闭结构,通过舱门启闭行李舱,以便于行李的取放,行李置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避免行车过程中因车身晃动或者行李摆放不佳导致的掉落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设置盖板将承载舱主体的承重部遮盖,并在盖板上集成有顶灯,将乘客区的照明功能的灯具设置在行李舱上,可以节省空间,同时盖板的设置有利于车内装饰的美观性,能够提升乘客乘车的舒适体验。
[0006]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呈折弯结构,以形成所述腔室的顶壁部和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以承载所述行李;所述舱门与所述底板铰接以在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位置之间切换。
[0007]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还包括沿所述腔室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内侧框柱,所述内侧框柱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壁部之间,所述舱门位于两个所述内侧框柱之间。
[0008]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门与所述内侧框柱之间设有气动撑杆,所述舱门在所述气动撑杆的作用下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气动撑杆具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舱门在开启位和关闭位的相对位置。
[0009]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还包括端部支撑杆,所述端部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内侧框柱的连接处连接。
[0010]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底板为透明板;所述底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
装饰灯,和/或,所述底板具有装饰图案。
[0011]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腔室内设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摄像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
[0012]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还设有用于照亮所述腔室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在靠近所述腔室顶部内侧端的位置。
[0013]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盖板上还集成有扬声器、wifi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中的一者或几者或全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信息显示面板,所述信息显示面板用以显示座位号,和/或,网络信息,和/或,天气信息。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内部的行李舱,所述行李舱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通过安装座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盖板、所述舱主体和所述车体围合形成有容纳承重部的腔体。
[0015]由于上述行李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行李舱的轨道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轨道车辆的行李舱的剖面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车体10,舱主体21,背板211,顶壁部2111,外侧壁部2112,底板212,舱门213,内侧框柱214,端部支撑杆215,气动撑杆216,承重部22,盖板23,顶灯24,装饰灯25,照明灯26,信息显示面板27,安装座28,摄像机2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0021]本文中涉及的方位词内、外均是以轨道车辆为基准,靠近轨道车辆的车内方向为内,相应地,相对远离车内方向的方位为外。
[0022]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轨道车辆的行李舱的剖面示意图。
[0023]该实施例提供的行李舱设于轨道车辆的车体10的靠近车顶的位置,方便乘客放置行李。
[0024]该实施例中,行李舱包括舱主体21和承载舱主体21的承重部22,承重部22设于舱主体21的底端外侧,如图1所示,以行李舱的剖面视图看,承重部22位于舱主体21的外端斜下方,承重部22的下端与车体10连接,上端与舱主体21连接,以承受舱主体21的大部分重量。
[0025]舱主体21还通过安装座28与车体10连接,舱主体21和安装座28之间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参考现有设计。
[0026]通常,轨道车辆的车体10在靠近车顶的位置呈曲面形状,设于该位置的行李舱的舱主体21随车体10的形状设置,以尽量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0027]舱主体21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舱主体21包括舱门213,舱门213用于开启或关闭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承重部22的盖板23,盖板23与舱主体21可拆卸连接,盖板23上集成有顶灯24。
[0028]如图1所示,盖板23的下端与车体10连接,上端与舱主体21连接,这样,在盖板23、车体10和舱主体21之间形成腔体,以容纳承重部22,避免承重部23外露。盖板23与舱主体21设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打开盖板23,对前述腔体内部的相关部件进行检修。
[0029]如上,该行李舱为相对密闭结构,通过舱门213启闭行李舱,以便于行李的取放,行李置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避免行车过程中因车身晃动或者行李摆放不佳导致的掉落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设置盖板23将承载舱主体21的承重部22遮盖,并在盖板23上集成有顶灯24,将乘客区的照明功能的灯具设置在行李舱上,可以节省空间,同时盖板23的设置有利于车内装饰的美观性,能够提升乘客乘车的舒适体验。
[0030]具体的方案中,舱主体21包括形成行李舱的主体框架结构,以提高行李舱的结构强度,还包括背板211和底板212,其中,背板211呈折弯结构,以形成腔室的顶壁部2111和外侧壁部2112,外侧壁部2112与底板212连接,底板212用以承载行李;舱门213与底板212铰接以在打开开口的位置和关闭开口的位置之间切换。
[0031]如前所述,背板211的折弯形状可以与对应位置的车体10形状随型,当然,实际中也可根据应用需求来设置。
[0032]舱主体21的主体框架结构包括沿腔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主体和承载所述舱主体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舱主体的底端外侧,所述舱主体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所述舱主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承重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舱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集成有顶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呈折弯结构,以形成所述腔室的顶壁部和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以承载所述行李;所述舱门与所述底板铰接以在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位置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还包括沿所述腔室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内侧框柱,所述内侧框柱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壁部之间,所述舱门位于两个所述内侧框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与所述内侧框柱之间设有气动撑杆,所述舱门在所述气动撑杆的作用下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气动撑杆具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舱门在开启位和关闭位的相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还包括端部支撑杆,所述端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芹凤牟少弟张玉萍潘振国东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