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以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48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块以及包括该背光模块的键盘。该背光模块包括导光元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导光元件具有孔洞,可用以容纳指向杆模块。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可导向导光元件中。至少有一个发光元件设置在指向杆模块邻近处或指向杆模块的表面上,以提供指向杆模块邻近区域的光源,可避免因孔洞部分造成指向杆模块附近区域相较于其他区域发光不均匀的现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包括该背光模块的键盘,并且特别 地,本技术关于一种设置有指向杆的键盘及其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许多使用者可能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携带型信息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使用者可能看不清楚键盘按键上所 标示的数字以及文字,造成操作困难,严重者甚至可能因勉强辨识按键标 示而让视力受损。因此,发光键盘的推出能改善于光线不足处使用键盘的 不便。更进一步,借由不同的发光配置,可令使用发光键盘的信息装置看 起来较美观进而增加其销路。发光键盘是一种非自发光性装置,其使用背光模块当作光源。背光模 块依据其发光源位置,包括侧光式结构、直下型结构以及中空型结构。 其中,侧光式结构具有轻量化、薄型化以及低耗电的特点,适用于移动电 话、个人数字助理或者是笔记本电脑等中小型尺寸电子产品的背光模块。另一方面,携带型信息装置为了携带方便,通常会以触控板(touchpad) 或指向杆(pointstick)取代鼠标来控制屏幕上的指标移动。其中,指向杆位于 键盘中央,由于其体积相当小并且操控方便,成为相当受欢迎的指标控制 装置。然而,当具有指向杆的键盘结合发光功能时,为了设置指向杆模块, 背光模块的导光板势必要在指向杆模块所在位置设置一孔洞以容纳指向杆 模块。因此,导光板孔洞部分将会造成光源传递的问题,将会造成键盘其 指向杆附近区域相较于键盘其他区域发光不均匀的现象产生,进而影响发 光键盘整体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用于一具有指向杆 模块键盘该键盘具有指向杆模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用于一《建盘, 该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孔洞容纳一指向杆模块;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可将发出的光线导向该导光元件中;其中该等发光元件中的至 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邻近处,或设置在该指向杆模 块的一表面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键盘,包括一背光模块,并且该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孔洞容纳一指向杆模块;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可将发 出的光线导向该导光元件中;其中该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第 一发光元件 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邻近处,或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表面上。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背光模块包括导光元件以及多个发 光元件。导光元件具有孔洞,可用以容纳指向杆(pointstick)模块。发光元件 所发出的光可导向导光元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发光元件 设置在指向杆模块邻近处或指向杆模块的表面上,以提供指向杆模块邻近 区域的光源。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背光模块具有一接线模块,可用 以电性连接指向杆模块以及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位于指向杆模块邻近处的发 光元件到印刷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 PCB)。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指向杆 模块以及邻近的发光元件借由该组接线模块可与印刷电路板沟通。本技术的另一范畴在于提供一种键盘,使用一种背光模块,其背 光模块包括导光元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导光元件具有孔洞,可用以容纳 指向杆模块。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可导向导光元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至少有 一个发光元件设置在指向杆模块邻近处或指向杆模块的表面上,以 提供指向杆模块邻近区域的光源。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键盘所使用的背光模块,其具有 一接线模块,可用以电性连接指向杆模块以及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位于指向 杆模块邻近处的发光元件到印刷电路板。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指向杆模块 以及邻近的发光元件借由该组接线模块可与印刷电路板沟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的背光模块以 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键盘,在该导光元件的指向杆模块附近增设发光元件,致使导光元件不因其孔洞部分造成背光模块或键盘其指向杆附近区域相较 于其他区域发光不均匀的现象产生。此外,本技术的背光模块进一步 将指向杆模块以及发光元件以接线模块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使背光模块更 具有整体性。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技术详述及附图得 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才莫块的部分侧视图图1B示出图1A中的第一发光元件位于其他位置的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2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2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2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2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键盘的部分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30:背光模块 12、 302:孔洞 16、 306:发光元件 18、 308:接线模块 1800:第一元件连接端 1820:第二元件连接端 184:力o强々反 3:键盘10、 300:导光元件 14、 304:指向杆模块 17、 307:第一发光元件 180:第一接线组 1802:第一电路板连接端 1822:第二电路板连接端 2:印刷电路板 32:按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图1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 l的部分侧视图。背光模块l可用于,但不受限于,发光键盘中作为光源。 如图1A所示,背光模块1包括导光元件10、孔洞12、指向杆模块14、发 光元件16以及接线模块1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6包括第一发光元件n,第一发光元件17所发出的光可导入导光元件io,致使背光模块1的指向杆模块14邻近区域的光源亮度,不因导光元件10所形成的孔 洞12而较背光模块1的其他区域微弱。接线模块18连接指向杆模块14以 及第一发光元件17到印刷电路板2,致使印刷电路板能与指向杆模块14以 及第一发光元件17沟通。此外,在实际上,接线模块18除了连接指向杆 模块14以及第一发光元件17到印刷电路板外,也可进一步连接其他的发 光元件16到印刷电路板。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7位于指向杆模块14的表面。然 而,在实际上,第一发光元件17可设置在指向杆模块14附近。请参阅图 1B,图1B示出图1A中的第一发光元件17位于其他位置的示意图。如图 1B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7设置在邻近指向杆模块14的导光元件10中。当 然,在实际上,第一发光元件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孔洞12内的导光 元件10的表面,而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请参阅图2A,图2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 块18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接线模块18—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发光元 件17以及指向杆模块14,另一端则电性连接印刷电路板2。借此,印刷电 路板2可借由接线模块18与第一发光元件17以及指向杆模块14沟通。请参阅图2B,图2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接线模 块18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接线模块18电性连接指向杆模块14以及 第一发光元件17到印刷电路板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接线模块18进一步 包括第一接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用于一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孔洞容纳一指向杆模块;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可将发出的光线导向该导光元件中;    其中该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邻近处,或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用于一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孔洞容纳一指向杆模块;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可将发出的光线导向该导光元件中;其中该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邻近处,或设置在该指向杆模块的一表面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接线模块,用以电性连接该指向杆模块以及该至少一第 一发光元件至一印刷电路板。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线模块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接线组,包括一第一元件连接端以及一第一电^板连接端,其 中该第一元件连接端电性连接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并且该第一电路板 连接端电性连接该印刷电路板;以及一第二接线组,包括一第二元件连接端以及一第二电路板连接端,其 中该第二元件连接端电性连接该指向杆模块,并且该第二电路板连接端电 性连接该印刷电路板。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连接端 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连接端借由 一加强板连结,并且该第 一 电路板连接端以 及该第二电路板连接端在该加强板上互相靠拢。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连接端 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连接端借由一加强板连结,并且该第 一电路板连接端以 及该第二电路板连接端之间具有 一 空隙。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线模块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接线组,包括一第一元件连接端以及一第一电路板连接端,其 中该第 一元件连接端电性连接该至少一第 一发光元件;以及一第二接线组,包括一第二元件连接端以及一第二电路板连接端,其 中该第二元件连接端电性连接该指向杆模块;其中该第 一 电路板连接端通过该第二接线组电性连接该印刷电路板,并且该第二电路板连接端直接电性连接该印刷电路板。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连接端借由 一热压方式或一焊接方式电性连接该第二接线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治湘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