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33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其包括设置于降水井的潜水泵、排水软管和疏水管组件;所述潜水泵设置于降水井,其与排水软管连接以将地下水向上抽吸;所述疏水管组件包括主管路、竖管和排水管,所述主管路埋设于基坑地表以下,所述竖管竖直设置于所述主管路,竖管的顶端高出基坑地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所述排水软管插接于所述竖管并由固定组件连接以防止排水软管与竖管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基坑地表的软管对施工作业的影响,保证基坑周边的作业环境,实现了深基坑的降水。实现了深基坑的降水。实现了深基坑的降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000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深基坑降排水的重要性凸显,降排水的安全进行影响到工程的顺利推进。
[0004]现阶段通常采用止水帷幕阻断地下水向基坑内的渗流,但仍需要管井降水来控制基坑下地下水水位。目前深基坑降、排水通常采用潜水泵连接软管,将管井中的水进行提升至地面,进行回灌或者集中处理。这种方法需要将软管铺设在基坑周边,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降效明显,且安全可靠性低,易发生水处理事故,导致基坑泡槽现象时有发生。
[0005]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基坑地表的软管对施工作业的影响,保证基坑周边的作业环境,实现了深基坑的降水。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其包括设置于降水井的潜水泵、排水软管和疏水管组件;所述潜水泵设置于降水井,其与排水软管连接以将地下水向上抽吸;所述疏水管组件包括主管路、竖管和排水管,所述主管路埋设于基坑地表以下,所述竖管竖直设置于所述主管路,竖管的顶端高出基坑地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所述排水软管插接于所述竖管并由固定组件连接以防止排水软管与竖管脱离。
[0008]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坑地表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设置于基坑的外周侧,所述主管路埋设于所述沟槽中。
[000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沟槽距离基坑的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
[001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主管路的外形为U形结构,所述竖管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主管路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竖管沿所述主管路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0012]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竖管之间的距离为15m。
[00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箍、固定件和连接钢丝,所述卡箍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水软管,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竖管,所述连接钢丝设置于固定件与所述卡箍之间。
[00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件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的外端配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配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钢丝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0015]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U形架的开口端配置有连接孔,U形架卡接于所述竖管并由螺栓固定。
[0016]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竖管高出基坑地表至少0.5m,其上端配置有锥形段。
[0017]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基坑地表的软管对施工作业的影响,保证基坑周边的作业环境,实现了深基坑的降水。
附图说明
[0019]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对应的疏水管组件与排水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所述排水软管通过固定组件连接于竖管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所述疏水管组件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所述固定件的示意图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6]10.潜水泵;
[0027]20.排水软管;
[0028]30.疏水管组件;
[0029]31.主管路;
[0030]32.竖管;32a.锥形段;
[0031]33.排水管;
[0032]40.固定组件;
[0033]41.卡箍;
[0034]42.固定件;42a.U形架;42b.连接板;42c.安装孔;42d.连接孔;
[0035]43.连接钢丝;
[0036]50.降水井;
[0037]60.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9]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40]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
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41]本技术所述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深基坑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降水井50的潜水泵10、排水软管20和疏水管组件30;所述潜水泵10设置于降水井50,其与排水软管20连接以将地下水向上抽吸。
[0042]进一步地,疏水管组件30包括主管路31、竖管32和排水管33,如图4所示,所述主管路31埋设于基坑地表以下,所述竖管32竖直设置于所述主管路31,竖管32的顶端高出基坑地表,所述排水管33与所述主管路31相连通;所述排水软管20插接于所述竖管32并由固定组件40连接以防止排水软管20与竖管32脱离。
[004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坑地表设置有沟槽60,如图1所示,所述沟槽设置于基坑的外周侧,所述主管路31埋设于所述沟槽60中。进一步地,所述沟槽60距离基坑的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
[004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管路31的外形为U形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竖管32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主管路31的长度方向设置。
[004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竖管32沿所述主管路3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优选地,所述竖管32之间的距离为15m。
[0046]进一步地,所述竖管32高出基坑地表至少0.5m,其上端配置有锥形段32a。锥形段32的设置,有利于排水软管20安装的快捷性。
[0047]本技术中,地表上仅有间隔的竖管,对施工现场车辆行驶无影响,解决了排水软管就地铺设影响施工的问题。同时,基坑降水安全性高,不易发生水处理事故,避免了基坑泡槽,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降水井的潜水泵、排水软管和疏水管组件;所述潜水泵设置于降水井,其与排水软管连接以将地下水向上抽吸;所述疏水管组件包括主管路、竖管和排水管,所述主管路埋设于基坑地表以下,所述竖管竖直设置于所述主管路,竖管的顶端高出基坑地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所述排水软管插接于所述竖管并由固定组件连接以防止排水软管与竖管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地表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设置于基坑的外周侧,所述主管路埋设于所述沟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距离基坑的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的外形为U形结构,所述竖管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主管路的长度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韦皓郭志光张凡吕柏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